倍可親

頭號酒徒第一詩人最初隱士(大唐聊齋之十八)

作者:紀洞天  於 2012-3-26 06: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1評論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頭號酒徒第一詩人最初隱士

 

    王績這人挺有意思的,不論做什麼事,總能鬧出個第一來。

    王績是個酒徒,嗜酒如命。唐朝有五位詩人喝酒是出了名的,他們是:李白、王績、杜甫、賀知章、杜牧。論飲酒,名列第二的王績當然不如李白飄逸天真,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如此酒仙誰人能比,但就對酒的專註而言,王績卻堪稱魁首。王績對喝酒是刻骨銘心的酷愛,在隋朝當縣丞時,他就是整天喝酒,不理正事,結果被辭退了。入唐后,他到門下省當待詔。他的七弟王靜問他做待詔快樂不快樂,王績的回答是,待詔就這麼丁點俸祿,倒是每天三升好酒是值得留戀的。他的頂頭上司江國公陳叔達知道后,說:三升好酒怎能醉倒王先生,於是下令給他特別的待遇,一天一斗酒。王績當時就被人們稱為斗酒學士。其實斗酒算什麼,王績寫了一篇《五斗先生傳》,文中的五斗先生就是他本人的真實寫照,可是唐朝有哪個機構能日供五斗酒呢?王績還是嫌一斗酒喝不過癮,辭職不幹了。貞觀中期,他重返長安做官,當時朝廷當權的大員如房玄齡、魏徵等人都是他老哥王通的學生,出於對老師的尊敬,他們讓王績自己挑官做。王績選來選去,卻到無職無權的太樂署當太丞。為啥?因為沖著太樂署里有個當史的部下叫焦革的,極善釀酒,他家的酒在長安可是有價無市。沒想到王績任職才幾個月,焦革卻一命嗚呼了。焦革死後,他的夫人袁氏知道王大人喜歡喝他家的酒,還不時送些酒來,一年以後,連袁氏也仙逝了。王績只能是仰天長嘆了,老天爺不讓我喝夠美酒啊!沒有酒喝,王績連官也不想當了,乾脆掛冠歸隱。王績太會喝了,每次能飲五斗不醉。他不但著有《祭杜康新廟文》、《醉鄉記》、《獨酌》、《醉后》等與酒有關的詩文多篇,還撰寫了《酒經》、《酒譜》二書,總結了前人釀酒的經驗,李淳風看了之後對他說:你簡直就是為酒作傳的太史啊!他甚至在自己的家鄉東皋為酒聖杜康建造祠堂,把曾經供應他好酒的焦革也順便擺在祠堂里供著,真是壺裡乾坤大,酒中日月長。
        
中國是個詩歌大國,唐朝則是詩歌的鼎盛時期。人們談起唐詩,大多從初唐四傑(王勃、楊、盧鄰照、駱賓王)說起,而元代人辛文房所著的《唐才子傳》,卻把王績作為唐朝的第一位詩人,如今很多學者也大都認同這種說法,許多唐詩選本也是從王績開始的。風起於青萍之末,唐詩的健康之風就是從王績的詩開始的。他的詩清新樸素,意境高古,氣格遒健,一掃初唐的排偶板滯之習,令人耳目一新。 不妨欣賞欣賞王績的名詩《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的確的,讀這首詩頓感一股清風撲面而來,痛快!

   王績還是唐朝的最初的隱士。不要以為住到鄉下你就能當隱士了,隱士這頂高帽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戴得上去的,當官難當隱士也不容易。一要棄官去職,遠離江湖;二要薄錢尚德,心近自然;三要高風勝情,獨立特行,三者缺一不可。王績就是三者完美的結合。

    王績一直把陶淵明作為自己的偶像,王績在仕途上的失意也使他和陶淵明一樣,走上了隱居的道路。王績家有良田十多頃,當隱士還是有資本的。回鄉后,他認識了一位名叫仲長子光的隱士,倆人結結交為友,後來王績乾脆與他結廬為鄰,朝夕相處。他自己為自己撰寫了墓誌銘,曰:王績者,有父母,無朋友,自為之字曰無功焉。為什麼王績要字無功呢?

《莊子·逍遙遊》中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王績對自已隱居的生活似乎是滿意的,無官一身輕嘛,表面上多才多藝的王績平日飲酒作詩,彈琴算卦,過的是神仙般快活的日子。王績自己也坦言,當年他曾經是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但最終還是由進而退,辭官歸隱,風燭殘年的他只能是有道於己,無功於時,是個不折不扣的王無功了,他也只能是苦中作樂罷了。

     王績本人名氣雖大,但他有個名聲比他大得多的侄子:王勃。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Cateye 2012-3-26 06:45
中國歷史上的好詩人大都是不滿朝廷的文人,憤怒出詩人。飲酒用來麻痹自己的不滿情緒,放在今天,個個都是癮君子。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0: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