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貞觀年間的息美人(大唐聊齋之九)

作者:紀洞天  於 2012-3-26 05: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小說|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貞觀年間的息美人

 

息媯是春秋時的四大美女之一(其她三人是:西施、文姜、夏姬),因為她面若桃花,還被人們稱為桃花夫人。楚文王滅了息國后,霸佔息媯。息媯倒是個剛烈的女子,她雖然迫不得已與楚文王生了熊艱、熊惲兩個兒子,但就是不開口說話。唐朝詩人王維有詩讚嘆: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唐朝的貞觀年間也出了個息美人,只不過她比息媯更聰明更靈活也更有智慧,而且她還成功地為死去的丈夫和一兒一女翻了案,她就是齊王李元吉的妃子楊氏。楊氏名叫楊珪媚,她原本是長安教坊的一名舞伎,體態風流,冰雪聰明,齊王李元吉立她為妃子,生了一兒一女。沒想到玄武門之變,李元吉成了李世民的刀下鬼,同時,牽連到她的一兒一女也為此無辜地斷送了性命,二十三歲的楊珪媚真是欲哭無淚。更讓她難於接受的是唐太宗見她美艷驚人還硬要納她為妃,她選擇了順從因為她不能死,她還肩負著歷史使命要完成。楊珪媚的父親是文人,母親是大家閨秀,因而她知書識字,還能吟詩作賦,息美人的故事她當然是知道的。她不想學息美人不開口說話,她不但要說話,還要讓唐太宗按她說的話去辦理。楊珪媚對唐太宗百般殷勤,一天比一天博取了唐太宗的歡心。玄武門事件過去九年了,一天,楊珪媚與唐太宗雲雨一番之後,她見唐太宗心情很好,便對他說:陛下,李元吉和李建成都死去快十年了,難道你就不能恢復李元吉的爵位和李建成的封號嗎?唐太宗一聽,大驚失色,說:你這不是要朕當著眾人的面打自已的耳光嗎?楊珪媚說:此一時,彼一時,那時你殺了他們是迫不得已,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在給他們平反,是順乎民心民意,理所當然。如今都天下太平了,民富國強,縱使還有幾個李建成的死黨又怎能翻得起大浪?他們都死了又不能復活,你不過是給他們幾個空名份而已。再說,李元吉與你有仇,我的兒女可是與你無冤無仇的,他們死得太冤枉了,與情與理你說怎麼也該給他們平反呀。你給了他們名份,天下人只會稱頌陛下寬宏大量的,追念兄弟的骨肉之情,何樂而不為呢?唐太宗想想也是,便同意了。貞觀十年(636年)楊珪媚為唐太宗生下了一子,取名李明,唐太宗立楊珪媚為貴妃。楊貴妃聰明地將李明過繼到前夫李元吉的名下,徹底斷絕了他當太子的機會,指望他能一生平安。唐太宗死後,楊珪媚被放出宮,出家為尼。楊珪媚完成了別人辦不到的事,她的餘生可以死而無憾了,那就讓青卷黃燈晨鐘暮鼓來伴隨她所剩不多的歲月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