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七個字道出宇宙的產生
紀洞天
宇宙是怎樣產生的?神有神的說法,科學家有科學家的說法。《聖經》的開篇是《創世記》,《創世記》的第一章第一節是:「起初神創造天地。」只有7個字,就將極其複雜的問題說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可別小瞧這七個字,她包含了物理學的三個基本量:時間(起初)、空間(天)、物質(地),同時,她也包括了宇宙起源的五大要素:時間、空間、物質、運動(創造)、能力(神)。
「起初」就是指時間,時間是神創造的。宇宙有起初嗎?科學家們原本認為宇宙是靜態存在的,不膨脹也不收縮,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就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為了證明這一觀點,他甚至違心地在那著名的公式里加了一個「宇宙常數」來抵銷重力的收縮,以求得到宇宙靜態的結果。假的就是假的,紙是包不住火的。十餘年後,天文科學家哈伯發現宇宙一直在膨脹,靜態的宇宙觀終於被推翻了。哈伯的發現說明宇宙是有起初的,在過去的某一時刻,自某一點爆脹開來,經過「大爆炸」或「大霹靂」產生了宇宙。哈伯是在二十世紀才發現有「起初」的,而摩西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明確地告訴世人了:「起初神創造天地」。
神就是火,《聖經》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這點。「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希伯來書》12:29)「因為耶和華你的神乃是烈火」(《申命記》4:24)「耶和華的榮耀在山頂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狀如烈火。」(《出埃及記》24:17)「看哪!耶和華.....,他的舌頭象吞滅的火。」(《以賽亞書》30:27-30)「當耶和華髮怒的日子,……他的憤怒如火。」(《西番雅書》1:18)
神不但是火,神還是光。「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約翰一書》1:5)
按照希伯來文的原意,神就是「大能者」,也就是一位有無窮能量的主宰。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同時提出了「天下第一公式」,即著名的質能互換公式:m=E/c²。公式中的m代表質量,E代表能量,c代表光速。實驗證明,質量確實可以變成能量(如核能發電),能量也能變成質量,雖然比較困難,但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已得到驗證了。《聖經》早就證明了神具有無窮的大能量,他是火,他是光,是他創造了宇宙萬物。「因為他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篇》33:9)神的話(大能量)是可以創造出物質的。
科學家的研究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證據,特別是「宇宙微波背景」(簡稱CMB)輻射,證實了宇宙的產生是從某個「奇異點」開始的,宇宙無中生有地由巨大的能量產生物質、星球、星系等等。有意思的是,《聖經》中的「創造」一詞希伯來文的原意就是「無中生有」,這不可能是偶然的巧合吧?
科學家在探索五維空間時發現了暗物質。物理學界普遍承認的說法是:暗物質發現證實意味著人類知識能力進入五維空間,是一個質變,比如,五維空間可能有助於獲得「反物質」能量。那能量有多厲害?科學家們介紹說,一個一分錢硬幣大小質量的「反物質」能量,其能量釋放可使現有特大宇航作業做60次往返,且十分接近光速。宇宙里到處都有暗物質,獲得反物質能量是「隨時隨地」的。
其實,《聖經》早就暗示了「暗物質」的存在。「起初神創造天地」,「天」在希伯來文中是複數的,《聖經》還使用了一個特別的詞:「諸天」,如果只有一層天,哪來的「諸天「?暗物質就是一種看不見,測不到,甚至不知為何物卻一定存在的物質。其數量遠超過我們所知的所看見的存在的物質(數量近6倍)。不仿設想由這些暗物質所構成的天再加上原來我們看得見的天不就是《聖經》上所說的「諸天」了嗎?
順便說一句,《聖經》中的地是單數的,沒有諸地,只有一個地球。
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