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騙子
都說國內騙子多,沒見過還真沒長見識。
那天和同學們吃飯,正熱鬧,突然手機響了,一個陌生的號碼。
拿起電話,「你好!」,國外養成的好習慣:禮貌。
「是不是阿游呀?」,叫我姓呢,顯得很熟。不太準的廣東話,有著東莞地區的口音。
「是,是,請問哪位呀?」心中疑惑,這號碼我完全不認識呀。
「沒聽出來?哎,真失望。好久沒見的老朋友,專程給你電話,你居然不記得了。」
「哦,哦,不好意思,我真沒想起」,腦中努力回憶著。
「唉,失望,失望,還沒想起來呀?」,對方帶著失望的口氣。
「你是否打錯了?你要找的是哪位?」,我要核對一下。
「你是遊民吧?沒錯吧?」
「是,是,是我」,名字沒錯,人家確實認識我。開始模糊搜索,沒有完全匹配的,就是象個7、8成也行,可千萬不能失禮了人家,傷了「老朋友」的心。
「就是咯,你看我都記得你,你卻忘了我了,真傷心呀。。。」,對方調侃著。
多年的商務生涯,養成了不能失禮的習慣,於是,從模糊搜索的結果中,選擇了一個最靠近的,「你是…傑…哥…吧?」,有點猶豫。
「誒。。。。。是咯。。。。。想起來了?」,對方口氣並不是很肯定。
「你不是用139的手機嗎?啥時換的?」,我也在驗證。
「早換了,現在用這個號碼了,你趕快把這個號碼存起來。我在東莞出差,明天回去,好久沒見面了,有沒有機會一塊吃飯?」對方熱情起來了。
「明天。。。有呀,中午吧」
「好,就中午,我明天回去了就給你電話,你記得要把這個號碼存起來呀!記得哦!」
「沒問題,記得。」心中升起更多的疑惑。
掛上電話,我沉思了一會兒,沒法平息心中的疑慮,於是開口問問幾個同學,誰知道他們一聽,立刻就異口同聲的斷定:這是個騙子。
我是很懷疑這個人一定有問題,第一他的號碼很陌生;第二我的好友里沒有東莞口音的;第三他完全沒提我回國的事情,好友們都知道的;第四從頭到尾不自報家門;第五非常在意我是否將他的手機保存起來。。。可是我不知道他的目的和手段。
於是同學們開始給我補課了,「你在國外,騙子見得少,現在人家是花樣百出的。」,虛心聽著:
原來,明天上午,我會收到這個「老朋友」的電話,說是在回廣州的路上出了車禍,撞了人,要私了,身上沒帶夠錢,希望我救急,打個萬兒八千的到他的卡上,回到廣州再還我。如果是深信不疑的「魚兒」就會上鉤了。
原來如此,豈有此理,我成「魚兒」了,還下了餌。好在我不是深信不疑。哈哈。
我開始盤算起明天如何對付這個「姜太公」。我的主意不錯:明天接到電話,我會告訴對方,我這就出門去存錢。但我當然不會有行動,完全不理會。等他等急了,會有第二個電話,問我存了沒有,我就告訴他,我去存錢的路上也出了車禍,也撞了人,錢也不夠了,請他先把手頭的錢給我存上,我擺平了這事就去幫他。哈哈,看看他如何應對。也許人家深信不疑,我還能賺點呢。對,就這麼辦。
可惜,那晚我玩得太晚,第二天上午完全在睡夢中,手機也是靜音狀態,中午起來看到有對方的兩個未接電話,人家按著劇本來了,俺錯過了男配角的機會。
我奇怪的是對方如何知道我的全名。後來想想也就不奇怪了,因為要得到我的名片不是難事。商務場合的信息很容易就流出到社會上。
所以各位看官,給你幾點建議:
1、手機里存號碼用全名,別用爸爸、媽媽、哥哥、老公等的稱呼。萬一丟了手機,人家很容易定位行騙。
2、網路上別到處留下真實的信息,人家也會用電腦。尤其注意網上的同學錄,那是騙子們得到最多信息的地方。有個朋友的遭遇,對方就是訪問了同學錄,能描述出很多的同學的交往的細節,令人很難不相信,所以比我的更驚險。
3、我對FACEBOOK可沒什麼好感,那絕對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