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高盛集團及其副總裁托爾雷(fabrice tourre)提出證券欺詐的民事訴訟,稱該公司在向投資者推銷一款與次級信貸有關的金融產品時隱去關鍵事實,誤導投資者。美國證監會指控托爾雷對這起欺詐案負主要責任。高盛在當天回應,否認所有指控並表示要積極抗辯,維護公司聲譽。。
這起欺詐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
主人公其實是保爾森基金公司的總裁保爾森(john paulson),他是金融危機以來最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保爾森過去幾年間僅個人獲益就達60億美元。在做空cdo一項上整個基金收益在40億美元。
2005年,保爾森預感到美國經濟將會下滑,房地產業存在泡沫,房價在總體上永遠不會跌落或是聯邦政府將降低利息以維護市場的論調,使其更相信美國的房地產市場正面臨極大的危機。要在這場危機中降低投資風險,並從中獲利,做空次級房貸是最好的選擇。
保爾森2006年開始看空次級房屋抵押貸款債券,2006年7月,保爾森籌集1.5億美元,建倉做空次級債。不同於其他人的研究模式,他不依靠評級機構的排名,而是親自帶領團隊,逐個分析所能獲取到的個人貸款的具體情況,從中發行問題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尋求辦法做空這種債券。在嘗試過若干家銀行沒有成功之後,他找到了高盛而且一拍即合。2007年以前,高盛已經設計參與了一系列複合型cdo的交易。高盛在2007年初,也已經完全意識到房市隨時可能崩潰,不會再有這樣的cdo交易出現。
根據經驗,高盛知道如果沒有一個第三方獨立的機構參與挑選房屋抵押貸款債券,特別是在房市顯示出疲軟的時候,市場上就沒有人願意成為買方。所以高盛找到了aca公司。aca是一家專門負責挑選 cdo投資組合的公司,其品牌擔保使得投資者有信心購買這種複合型cdo。
保爾森配合aca全程參與了涉訴投資組合的挑選。因為保爾森的目的是做空,所以他自然希望挑選那些最容易出問題的次級房屋抵押貸款債券加入投資組合。但是高盛非但沒有向aca披露保爾森其實是做空的目的,甚至誤導aca以為保爾森是做多這一cdo,並準備購買風險最大的那部分cdo。高盛在該cdo的銷售書中也只是強調aca參與了投資組合的挑選,沒有提及任何有關保爾森的參與。
果真如上所述的話,則表明高盛和保爾森一起設計好了一個圈套等著投資者,同時他們還找來aca做了很好的演示。
這種金融產品是新的且複雜,但其中的欺詐和利益衝突卻是簡單和老舊的。高盛錯誤地允許一名能深刻影響其投資組合中抵押貸款證券的客戶對抵押貸款市場做空,還向其他投資者提供了虛假陳述:該證券的投資內容由一家獨立客觀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選擇。
為這項交易,保爾森基金公司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約1500萬美元的設計和營銷費用,但這筆交易給其帶來高達10億美元的收益,而這全部是由這一 cdo的投資者埋單的。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被控欺詐事件震動了華爾街。普遍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加強金融監管的序曲.
註:CDO 全寫是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即債務抵押債券。
CDO是指證券商以次按或其他債務包裝成證券出售,一般由不同成熟程度和信貸風險的債券資產組成。假如同組別的債券出現欠債,風險最大和回報最高的債券組別,將會首當其衝,其後的虧損則轉由下一組別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