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貼講到西藏。意猶未盡.
我在西藏對達賴六世特別感興趣,因為布宮裡唯獨沒有的就是六世達賴的靈塔。
先聽達賴六世的一首詩,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不錯吧?
1682年,五世達賴圓寂,其私生子獨攬大權,秘不發喪。直到1696年,康熙皇帝御駕親征平定準噶爾丹的叛亂時才知道五世達賴早已往西,此時距五世去世已有14年之久。懾於清廷的威力,私生子不得不將情況如實上報,這樣達賴六世繼位時已經14歲。他已有了自己的初戀。因為體驗了愛情的美好和芬芳,達賴六世無法忍受布達拉宮裡枯燥乏味的宗教生活。縹緲的來世,單調的誦經禮佛,沒有權力的虛位,這一切怎能約束一顆飛翔的少年的心?他試圖在宗教和愛情之間找到平衡,然而戒規森嚴的黃教根本沒有愛情的容身之地。於是達賴六世選擇了作一個宗教叛逆者的角色,他只服從自己內心的召喚,他要作一個浪子,一個愛情的歌者。對於這一點,達賴六世毫不隱瞞。他在情歌中寫道:
在那東方山頂/ 升起皎潔月亮/ 年輕姑娘面容/ 漸漸浮現心上
黃昏去會情人/ 黎明大雪飛揚/ 莫說瞞與不瞞/ 腳印已留雪上
守門的狗兒/ 你比人還機靈/ 別說我黃昏出去/ 別說我拂曉才歸
人家說我的閑話/ 自以說得不差/ 少年我輕盈步履/ 曾走過女店主家
常想活佛面孔/ 從不展現眼前/ 沒想情人容顏/ 時時映在心中
住在布達拉宮/ 我是持明倉央嘉措/ 住在山下拉薩/ 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宕桑汪波是達賴六世在拉薩城裡活動時用的化名,他經常出入於茶樓酒肆幽會情人。開始時,達賴六世還小心翼翼,但秘密還是被人發現了。有一天早晨,待從看見一行腳印通到達賴六世的門口,最初還以為有刺客,推門進去卻只有達賴六世一個在睡在屋裡。待從順著腳印走回去,卻到了一個賣酒的女人家裡。待從恍然大悟,於是這個秘密就在布達拉宮裡傳開了。當五世達賴私生子來規勸他時,達賴六世拿出刀子、繩子,表示如不能如願他就自殺,五世達賴私生子毫無辦法,只好聽其自然。到了1701年,清朝皇帝、拉藏汗、以及蒙古部落首領等決定製裁達賴六世,同時宣布不承認他是真達賴。面對這種嚴厲制裁,達賴六世絲毫沒有屈服,而是進一步徹底反抗。他跑到日喀則,找到為他剃髮受戒的師傅五世班禪,跪在札什倫布寺門前,呼天叫地,大聲地明確宣布:你給我的袈裟我還給你,你加在我身上的教戒(比丘戒共253條)我也還給你,黃教的教主我不當了,讓我過普通人的生活吧!班禪亦毫無辦法,只得聽之任之,這樣達賴六世措又在日喀則浪蕩了一段時間。回到拉薩后,達賴六世就更加公開地過他的放浪形骸的生活。然而,達賴六世的這種生活並沒有過多久,並最終隨著五世達賴私生子和蒙古汗的矛盾激化而宣告結束。1705年,五世達賴私生子集結衛藏兵民準備武裝驅逐蒙古汗,因為謀事倉促反而被蒙古汗所俘並處死。五世達賴私生子死後,蒙古汗上疏清廷曆數達賴六世的種種罪狀,請予廢黜。康熙皇帝看了后,降旨要求將達賴六世執獻京師。至此,達賴六世結束了他作為達賴喇嘛的生活,但關於他的下落卻聚訟紛紜,至今沒有定論。
清朝官方的資料說,他在被押解至北京途中病死,時年僅25歲。藏人自撰的歷史書上稱其被蒙古汗派人害死於青海湖邊。民間傳說又有幾種,一說他在途中用神力掙脫枷鎖,不知所終;一說他被康熙皇帝囚於五台山,並死在那裡;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他自棄名位,決然遁去,周遊印度、尼泊爾、康、藏、甘、青、蒙古等處,宏法利生,事業無邊,最後到達蒙古的阿拉夏寺,隱居不出,至到離開人世,年壽六十有餘。
你願意信哪一種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