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有趣。昨天看到那個華人家庭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幕:
一天,我給媽媽買了一個生日蛋糕,放在自行車筐里,後面帶著5歲的兒子回家給媽媽過生日。其實我媽媽不講究生日,另外那時大家收入都不多,但做兒女的時常惦念。兒子看著蛋糕忽然大哭起來,問我:為什麼有外婆的蛋糕沒有我的?我邊給他擦眼淚,邊給兒子講為什麼要孝敬父母。那以後兒子再也沒有出現過那種不滿的現象,反而懂得老人在家庭中如泰山般的地位。
那個華人家庭十幾歲的孩子看上去滿忠厚的,有點兒子的模樣,所以愣了神,試想兒子出生在美國,受兩種不同文化的熏陶,還要能在美國社會站住腳,適應美國的生活,確實不容易。
看到昨天朋友們的跟帖,可以說,大家都保持尊老愛幼的良好風俗。但在如何感化和教育孩子上,卻有難點。
對生活在美國正在打拚的家長來說,真有很大的難處。從西方社會的理念看,養育孩子天經地義,但不贍養父母同樣也是社會公認的事實。中國農村有不養父母而告法庭的,而美國老人則交給社會。都說西方國家是「兒童的天堂,老人的墳墓」不無道理。美國兒女不孝敬,幾年不回家,甚至不打電話似乎並不奇怪,但不養孩子卻會被剝奪做父母的權力。
身教重於言教。這是中國古人一直教誨我們的經典。可多少來美的父母工作壓力之大,關係全家性命生存,哪裡顧得上孩子的細膩教育。而且多年難得見到老父老母,那份孝心都埋藏在心裡,沒有時間向孩子們表述,可孩子卻一天天地長大,等明白的時候,一切都晚矣!
因此,從今天開始,把中國的良好風俗建立在家中吧。含辛茹苦,出錢出力,我們為什麼呢?呵呵!
人老了最怕孤獨,病了難過了失去老伴了,孩子是最好的交流和幫助對象,也是我們貼心的朋友。
中國人常說:孝敬父母的孩子也是最好的丈夫和老婆。他們定是社會的棟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