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在流行減肥的年代聊往事

作者:秋天的雲  於 2012-11-1 09: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52評論

關鍵詞:減肥, 流行

                                      在流行減肥的年代聊往事

    今天有興趣寫出來的一件前塵往事,似乎很不合眼下時興減肥、節食,拒絕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時宜。

    可是,每當我看見小輩們,嘴裡叫著好餓喲,但是端起碗來吃飯之前,絕對不會忘記把腰帶收緊一扣,吃一小點,然後又時時記得跑去站在電子稱上量體重,不斷念叨著:又長了半磅了~~的時候。俺總是感概不已,為啥現在的人好像喝涼水都要長膘?而俺當年從不忌口,啥都興吃飽喝足的,咋就從沒有為體重擔心憂慮過呢?

    俺有點衝動,想講講那「神州」大地,大家都營養不良時候的一件往事。

    這是我自己的親歷。

         1976年,我是川中一家三線企業里的新學工。那時候的生活清苦啊!第一年的學工生活費18.5元,口糧工人32斤,機關人員28斤,菜油每月2兩,豬肉半斤(當時0.68/斤)。學工都是單身,吃工廠大食堂。咱每月用於伙食費10元,餘下的買衛生用品等,每月還要攢5元下來買衣服穿。省下5斤糧票給上學的弟弟用。

    可以想象平日里吃的都是什麼?有沒有可能多餘的油水讓你長贅肉?在四川咱還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每月補充一下嚴重的營養不良。可是俺在初夏的時候,和7位師兄師姐妹們一起被派到陝西寶雞市XX同一系統的工廠學習,那日子就難過了。

    陝西人的飲食習慣和咱四川人不一樣,咱們吃米飯為主,好歹頓頓還有個少油的炒菜,及抄完菜后,刷鍋水做的清湯,湊巧和食堂炊事員的家人女兒們熟悉的話,在打飯菜的時候,師傅們還能勺中生花,好飯好菜多打一些給你。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關中平原邊緣,工廠食堂里天天頓頓的一個饅頭,一碗包心菜湯沒油死咸,日子一長,大家都覺得該在什麼地方,有大肥肉什麼的改善一下生活。可是那時候,什麼都是靠供應,街上也沒什麼餐館賣肉。就是有,學工們也大多沒錢去奢侈一下。女生還能忍耐,男生們可就受不了了,天天聽他們在討論到什麼地方搞點豬羊牛雞蛋的來煮煮吃。

    終於男生們受不了清湯寡水的煎熬,慫恿領隊向培訓我們的師傅求救,請他們想辦法幫我們到當地開後門買點肉,啥肉都行。

    半個月後,有位師傅幫我們實習隊買來15斤豬肉,(那時候,肉是足稱的,沒有打水的,不帶激素的)據說是他托當地一位軍人親戚搞來的。多少錢?怎麼買來的?我們通不管,只管在師傅家煮好了吃就是了。

    至今我還記得,那天因為晚上有肉飽餐,用四川土話來表達叫要打「牙祭」了,全天整個實習隊的人籠罩在喜氣洋洋之中,大家心情好像過年一樣的愉悅,有人還一直不停的唱著歌來著。

    到了晚餐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來到師傅的家,團團圍住師傅的那張小小矮矮的餐桌,沒有一個人多講一句額外的客套話,埋頭就大吃起來。

    豬肉是豬背上俗稱寶肋肉那地方的肉,基本上三分之二的大肥肉,只有三分之一的瘦肉。本來在四川,做著名的回鍋肉就是用這種肉。先把他煮個8成熟,然後切片放置鍋里煎致肉片自然捲成一個燈盞窩狀,再加上甜麵醬和郫縣豆瓣再煎炒,最後放進一些生薑薄片、甜紅辣椒、青蒜苗炒至熟,(也可放一些永川豆食)起鍋上桌。這樣做出來的回鍋肉非常的香,其香味飄散到周圍幾十米遠的地方沒問題,口感也很好,不會感覺油膩。

    那次,我們的師傅他不會做川菜,簡單的小家也無法煮出多的品種花樣的菜式來。幫我們做的是大塊肉燉白蘿蔔。照說一般情況下俺是吃不下去那麼肥的大肉,喝不下去那麼厚厚一層豬油的肉湯的,可是也許是缺油水時間太長了,短短的半個小時內,只聽見吃肉喝湯啃饅頭的聲音,沒有一個人發出和吃飯聲不一樣的任何聲音。在場的全體人員共計10人,實習隊8人加師傅夫妻兩,我們一口氣連湯帶水的吃乾淨了15斤肉,20斤白蘿蔔,一大筐饅頭。

    饅頭到底有多少我不太確定,反正不是現在的袖珍小饅頭,是得付二兩餐劵才能買到的大饅頭,每人應該有兩個半,因為後來我們每人湊了半斤餐劵給師傅嘛。在吃的過程中,我注意到每個男生都自然而然的鬆了兩扣腰帶扣的。

    晚餐吃得淋漓至盡,痛痛快快。飯後,每個人都坐在原來的凳子上動彈不得,太撐了!也是大家都年輕,除了師傅和領隊,7個人都不超過20歲,消化力特強,坐了一陣子,還是都沒事的回招待所休息了!後來,據說還是把聽到傳說的人們嚇了一跳~~~~

    這是那個以階級鬥爭為綱,另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的年代,哪裡都可能發生的真事。可能比這還要厲害的情況都有。和現在飯前要特意緊一下腰帶扣相比較,常常我恍惚中都不敢相信曾經有過的缺吃少穿的日子,但不幸這是真的!我今天在這裡老調重彈,真的是希望沒有經歷過那種歲月的人們要相信我所講的故事,要慶幸趕上了現在豐衣足食的時代,要珍惜,要感恩,對生活要知足,別自尋煩惱,還要祈禱不要有那樣的惡夢重現。

    最後還有一句不太確定的話,現在的人成天注意節食、加強鍛煉減肥,選擇性的吃低熱量的低脂肪的食物,但是減肥不成功的人不少,我們那個時候有東西就死吃亂撐也沒見多有「三高」和長令人恐懼的贅肉啊。這是不是當初的食物都不帶激素,和現在的食物多少都帶生長素和激素有關呢?


高興
1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4

支持
20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2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2-11-1 09:11
如寶雞長嶺,原先是大三線軍工系列單位,都是在山裡(山脈屬秦嶺),算是保密廠,五十年代末開始從大城市內遷工廠和分配大量中專畢業的青年前往,很苦很苦。樓主那個年代算好的,最苦的那批還要早十多年。
回復 嘻哈:) 2012-11-1 09:13
要大家再回去吃憶苦飯,一個月二兩油,半斤肉,看有幾個「三高」的 。你們當年真能吃哈。
回復 總裁判 2012-11-1 09:15
主要還是油、糖和高脂肪高蛋白的作用,現在一星期的葷菜,過去一年都吃不到,怎麼不三高啊。
回復 靜齡 2012-11-1 09:21
好故事
回復 秋收冬藏 2012-11-1 09:38
我聽一陝北知青告訴我,他餓了,把房東的貓給吃了。那時他十五歲。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1 09:40
總裁判: 如寶雞長嶺,原先是大三線軍工系列單位,都是在山裡(山脈屬秦嶺),算是保密廠,五十年代末開始從大城市內遷工廠和分配大量中專畢業的青年前往,很苦很苦。樓主 ...
是當時的軍工企業,各個機部的都有。俺是在那時的四機部管轄的廠,去學習的廠代號48信箱,不是長嶺。
實話實說,因為是中央直屬的三線企業,工資比當地人高一些,日子比人家還算好點的。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1 09:42
嘻哈:): 要大家再回去吃憶苦飯,一個月二兩油,半斤肉,看有幾個「三高」的 。你們當年真能吃哈。
缺少油水,同時年輕長身體的時候嘛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1 09:47
總裁判: 主要還是油、糖和高脂肪高蛋白的作用,現在一星期的葷菜,過去一年都吃不到,怎麼不三高啊。
強烈建議把油、糖等高脂肪的食品控制起來,實行分配,免得人們減肥那麼難受的。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1 09:47
靜齡: 好故事
靜齡好!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1 10:03
秋收冬藏: 我聽一陝北知青告訴我,他餓了,把房東的貓給吃了。那時他十五歲。
有哦,這種事當年不少見。
回復 light12 2012-11-1 10:22
  
回復 yulinw 2012-11-1 10:31
   個人覺得和激素有關`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1 10:46
light12:   
為什麼愁眉苦臉?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1 10:49
yulinw:    個人覺得和激素有關`
我也是這樣懷疑的,咱從前真的不忌嘴的,沒見肥的不像樣。現在的年輕人食物吃一點點,就控制不住。
回復 翰山 2012-11-1 11:05
笑死我了,10個人,吃了15斤豬肉,20斤蘿蔔,外加一大筐饅頭,不算湯水,平均每人攝入至少4斤食物,真是笑死了。和你一篇,今天晚了,明天。
回復 秋天的雲 2012-11-1 11:31
翰山: 笑死我了,10個人,吃了15斤豬肉,20斤蘿蔔,外加一大筐饅頭,不算湯水,平均每人攝入至少4斤食物,真是笑死了。和你一篇,今天晚了,明天。 ...
   這事過後,當年我們自己都覺得好笑加不可思議,咱記憶深刻30多年,現在終於講出來了
明天看你的大作~~
回復 light12 2012-11-1 14:33
秋天的雲: 為什麼愁眉苦臉?
餓得
回復 小皮狗 2012-11-1 15:12
雲姐有沒有吃過憶苦思甜飯?那肚子里油水全刮空了,也許吃再多也不怕肥吧。。。   
回復 nierdaye 2012-11-1 15:29
你們太大膽了。文革期間,這個上綱上線,就可以批鬥了。
想象父母們,辛苦一生,到了老了,能生活好了,吃不了肉了。
回復 wo? 2012-11-1 19:21
    
123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7: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