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看病,慎擇良醫

作者:三把刀  於 2009-1-30 01: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7評論

關鍵詞:

  美國看病,慎擇良醫 (轉)

那天晚上,有位做完開心手術不久的病人,血糖偏高,照顧他的護士先生說要打電話給醫生增加胰島素的劑量,當時的時間是晚上十點半,那位病人問護士先生,這個時間打電話給醫生M,他不會生氣嗎?護士先生笑了,說M醫生應該不會。病人也笑了,說,我相信M醫生不會像S醫生那樣對吧?如果是S醫生一定會罵人。這回輪到護士先生大為驚訝,說你認識他們?怎麼會這麼了解這兩位外科醫生脾氣性格?病人得意地說:做手術之前我花了150美元查詢這些胸外科醫生的背景資料,M醫生是這行里最好的,態度好,技術好。可是S醫生的評價就不太讓人放心了:S醫生是老式醫生,從來不對病人詳細解釋相關治療或者手術,脾氣惡劣,極易動怒,喜歡大喊大叫。。。。。。

美國醫生辦公室當中,徒使四壁生輝的多是某名校畢業,某專業證書,某項突出成就等等,滿牆的大鏡框晃的你頭暈,至於可能犯過的錯誤,病人的負面評價,被訴訟等等比較見不得人的一面,是一定要掩藏在陰暗的角落的,為了公眾的安全,醫生這類性命攸關的專業人員和性犯罪一樣,別想有所謂的「隱私」,美國近年的新法律規定,病人有權檢查醫生的背景資料。

病人除了可以直接找各類醫療執照,證書協會查詢以外,還有不少中間機構收取一定費用幫助病人了解更為翔實的醫生信譽和專業經驗。調查內容包括背景資料和保密資料。背景資料內容有醫生的畢業學校,實習醫院,指定工作醫院,醫生執照狀態等等。保密資料當中有同專業中醫生的對比,醫生執照是否被吊銷過,過去有無瀆職,被病人訴訟,有何不當的專業行為,特別突出的專業經驗,是否獲取過專業獎勵......總之好好壞壞一覽無餘。

精心選擇醫生決定了病人的一半性命。我想起了美國哈佛醫學院Dina and Raphael Recanati的主任Jerome Groopman醫生的一本書:原名「How Doctors Think」(醫生如何想)。應該說這位哈佛醫學院的主任對此書起名實在客氣了,通讀全書之後你會發現,%95以上寫的是美國各科醫生如何導致誤診。這些誤診原因並不全在於醫生的技術,而是醫生對病人的態度,這些「態度」包括醫生不耐心和病人交流,不認真傾聽病人的主訴,只按照自己的慣性思維考慮病例,使用不確定的概念搪塞病人等等。

我曾經寫過一篇在美國就醫的經歷《做一次美國病人》,有不少網友關心我最後是否選擇了骨科手術。

我母親當時探親在美國,她是那種典型的中國老太太思維,在選擇醫生方面堅信一個原則:「醫生約老越值錢」。也就是醫生的年齡越大,經驗越豐富,越讓人放心,為了不讓她在語言方面著急,先是找了一個上海來的老骨科專家,照我媽的話說,在中國醫院,和那樣超大量人群作戰,練手的機會那麼多,做手術就像殺豬一樣容易,在美國還有執照,(就像我前文說的,中國美國的光光鮮鮮掛滿了牆)肯定不差,這位醫生指著我的X光說:手術!我要是你,立刻手術!要不,你這胳膊就徹底殘了。他這麼一說,我立馬有種被廢了的感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我媽戰兢兢地問真的要開刀?人家老醫生說:別怕,簡單,這手術太簡單了,就在骨折的部位上釘個釘子就得了。。。。。我哼哼哈哈把我媽拉走了。簡單?再簡單我這胳膊也不是木條,定個釘子就沒事了?我經常在骨科幹活,那站著進來,定完釘子橫著出去的有的是。我開導我媽,這找醫生呀就像買東西,貨比三家不吃虧。

我找了個美國醫生,我媽一看這位非常年輕,嘴上沒毛,立刻嘀咕上了,特別是腳上一雙軟皮鞋,我媽說便宜不了,那意思就是,不務正業,蒙錢的江湖醫生。這位美國醫生也指著我的X光說:手術不手術兩可,手術的話,骨折部份結合比較緊密,癒合會比較好。如果不手術,可能會在骨折部份留下非常非常小的一個縫隙,到老了,更年期以後因為骨質疏鬆,可能會有些疼痛。我媽問我,他連你更年期的事都給算出來了?醫生繼續解釋說,再有,可能這條胳膊不能完全伸直,但是和正常比較,最壞情況應該只有15度左右彎曲,當然,還要取決於你平時鍛煉程度。。。。。。我媽更驚訝了,他連度數都能給你瞧出來?切,我得意地說,要不人家怎麼是骨科專科醫生呢?穿得起好皮鞋呢?

因此,我當然選擇不手術,到如今,我這條胳膊完全可以伸直,和正常一樣,因為還沒到更年期,就不知道剩下的預言准與不準了。

10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媽媽咪 2009-1-30 02:13
幸運啊。
回復 ww_719 2009-1-30 02:31
祝福你!
回復 野木耳 2009-1-30 03:19
找醫生就像買東西,貨比三家不吃虧
謝謝分享
回復 rtc4rtc 2009-1-30 05:25
三把刀原來也是醫生呀。昨天聽保險界的人說,加拿大的誤診率達21%,用錯葯的機會為60%多,天呀,可怕。
回復 千里之外 2009-1-30 06:47
找好醫生真不容易,我老公從入冬開始咳嗽,這冬天都過去一大半了,還沒好,看了N個醫生,一個都沒用
回復 rockysnow 2009-1-30 07:49
這裡的一般醫生連電子X光片都不會看。
回復 inor12 2009-1-30 09:15
自已有主見也挺重要哦.  筆者的骨科經驗沒白有.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三把刀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4 02: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