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二題:你眼中的自然與現實中的自然是如何形成你作品中的自然風景? --薛明德

作者:samxue  於 2014-7-4 05: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視覺藝術|通用分類:詩詞書畫

關鍵詞:風景, 如何

            --  ( 美麗的死亡)
第二題:你眼中的自然與現實中的自然是如何形成你作品中的自然風景?

 
                                                --薛明德
   人的眼是造物主的傑作,與此相連接的器官組合成了人體,人體有物質性的和精神性的,物質性的歸生物學,精神性的歸社會學。社會學里的政治,經濟,法學,與美學不是并行,而是常常讓美學處在襤堪的境地。就其屬性,只因美學的藝術特點相較於政治,經濟,法學,更突顯出審美的非功利性!
   人的視覺器官――眼,以及看到的物質形態比如:雲、樹、草地、河流、山丘、天空和大海,統稱為自然物,也叫做現實中的自然物。


   自然物的眼去看自然物的樹,這種構成的關係只適用於植物學家。
   社會物化的眼去看自然物的樹,這種構成的關係適用於所有人。
   只是藝術家的眼中看到的樹,被賦予了靈氣,而張顯了人格魅力!
   這樣,在我的作品中的自然風景,早期是畫看到的好象、逼真;逐漸是畫激情中的印象;之後是畫自然風景意味的形式;再後來就脫離了自然風景,比如這棵具象的樹,實體樹的風景,我面對的已不在這裡了,因其觸動我內心想象引發的情感,在這裡重新構成有樹的風景,這幅有樹的風景成為了藝術的原創,表現為意志的抽象!成為純粹的形式感,而不是植物學家去還原風景中的那一棵樹。
   自然這個詞語用在不同的地方其含意各不相同。小學課本里叫自然課程、稱呼風景為自然,時兒會加一個大字,就叫做大自然;還有自然而然、順其自然、這個自然主義就與自然課程大相徑庭。
   我在使用自然這個名詞時常慎用,不然會發生含義混淆之嫌,為了簡便起見,現在把自然說成是一棵樹,一棵百年老橡樹。
   我曾經畫過很多樹,當我畫這一棵百年老橡樹時,賦予了特別的含意,取名<<美麗的死亡>>。
   這是一棵百年老橡樹,生長在樹的大家庭里,這裡人跡罕至,雜草叢生,開放著淡紫色、粉紅、黃色的野花,小鳥在林間嘻鬧,不時有灰黃色毛的兔,還有梅花鹿穿梭其間。
   一個陽光明麗的日子,夏秋之交令人陶醉的季節,我拎著畫箱站立在一處斜坡上,迎面看見躺卧著,欄腰折斷的老橡樹,她的四周散落著枯枝、枯葉,彷彿是一次莊重的儀式,在向我講述老橡樹百年的風風雨雨,也曾有過的輝煌。
   四周靜悄悄,我透過死亡的樹榦,看見了無數的小樹苗,正生機勃勃茁壯挺撥,枝葉茂盛,在西斜的陽光中閃著綠光。
   我打開畫箱,支起腳架,此時,我發現畫箱里沒有畫筆,沒有畫刀,我隨手在草叢裡拾起了一根枯枝,折成了3節,權當畫筆,3小時過去了,<<美麗的死亡>>完成了。
   這一次的我眼中的自然與現實中的自然是如何形成我作品中的自然風景?我以這裡的故事作答,應該不唐突吧!
(2014/05/13 發表)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6: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