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重力》認為:地球在作勻速圓周運動的自轉,地球萬物與地球一
起作圓周運動,作圓周運動的物體必定受到離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向心力指
向地軸,向心力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萬有引力的另一個分力是地球重力,
地球重力是虛擬力。重力是矢量,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但豎直向下的重
力不被理解為指向地心,而是被理解為「垂直相對參照系靜止的水平面」。因
重力的方向就是重力線指向,重力線不一定指向地心,而指向地心的矢線垂直
向下,不指向地心的重力線不是垂直向下而是豎直向下,故《百度百科·重
力》認為,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注意是豎直,不是垂直)。
古迷在《給閣下補習一點中學物理:重力是萬有引力的分力》中指出:地球和
地球萬物間存在萬有引力,對地球上任一物體而言,它產生的萬有引力分解為
該物體的重力和向心力,或者說,它產生的萬有引力由它的重力和向心力合
成,向心力指向地軸,重力與地面垂直,方向向下。或者說,重力是整個地球
與地球上某物間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是使該物垂直向地球下墜(而非一定傾
向地心)的一種力。
《百度百科·重力》對重力性質、屬性、成因、方向的說法應該就是科學界的
說法,古迷對重力性質、屬性、成因、方向的說法應是用他語言表達的科學界
說法。
然而,重力不是科學家虛擬的力,而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不是萬有引力的
分力,而是獨立的力種;重力線指向不是不明,而是實實在在的指向地心。證
明如下:
一,萬有引力公式告訴,萬有引力是萬無引力,萬有引力定理是萬無引力定
理:
該式子告訴:M1對M2的引力和M2對M1的引力都是F。若稱M1對M2
的引力為F1,稱M2對M1的引力是F2,F1和F2就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的兩個力,即F1=—F2或者F2=一F1,M1拉不動M2,M2拉
不動M1,不管M1M2的質量懸殊多大,哪怕懸殊到月球對大氣微粒,結果
都是相等的引力,對頂的引力、誰也沒拉動誰,萬物之間保持定距,萬物之間
根本不存在「加速靠近的趨勢」(《百度百科·重力》),根本沒有「在超距
上萬有引力仍然具有較大吸引力的作用」(《百度百科·重力》)——其實,
「在超距上萬有引力仍然具有較大吸引力的作用」的說法本身就嚴重違反萬有
引力公式和定理,因為萬有引力公式和定理給出的兩個物體間的萬有引力大小
與該兩個物體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兩物體的距離越大,相互的引力就越小。
萬有引力公式是萬有引力定理的數學表達式,故萬有引力定理的數學表達式告
訴:萬有引力定理是企圖將宇宙萬物固定在萬有引力網中動彈不得的定理,事
實卻是地球天地萬物不受萬有引力定理控制,都在自由運動。因此,萬有引力
是算起來有,實際不存在的引力,萬有引力是萬無引力,萬有引力定理是萬無
引力定理。換言之,萬有引力是牛頓虛構的又不反映事實的虛構力,萬有引力
定理是牛頓虛擬的又不反映事實的虛似定理。
二,地球重力不是科學家虛擬的力,而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不是萬有引力
的分力,而是獨立的力種。因為,㈠萬有引力公式告訴:兩個物體相互吸引的
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誰也沒拉動誰、兩個物體保持定距,萬有引力是科學
家虛擬的力;但地球重力是地球對地球萬物的吸引力,體現於地球天地的萬物
都有墜向地心的傾向,體現於地球萬物的重力線指向地心,地球對地球萬物吸
引力的大小體現於物體重量的大小。㈡萬有引力是指宇宙萬物之間的相互引
力,宇宙萬物中的每個物都有吸引宇宙萬物的萬向引力,但地球重力只有單向
引力,即只有地球吸引地球萬物的力,沒有地球萬物吸引地球的力;㈢萬有引
力是比電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強相互作用力更微弱的力,是「萬有
引力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構成的四大基本相互作
用力中最微弱的力(《百度百科·重力》),物理學所稱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
力從強到弱的順序是:強相互作用力>電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萬有
引力作用力。弱相互作用是基本粒子之間一種特殊作用,人類根本感覺不到,
比弱相互作用力更微弱的萬有引力自然無法為人類所感覺。但地球重力是在重
力正常時空中拘禁地球萬物於地球重力場內的力,是在重力正常時空中最大又
最顯著的力,是把跳離地表時的人類立即拉回地表的力,是需要產生每秒7.
9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力才能讓地球物體脫離地球重力場從而把地球物體送
往太空的力。可見,地球重力不是科學家虛擬的力,而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
在;不是萬有引力的分力,而是獨立的力種,蘋果落地現象是具有墜向地心傾
向的蘋果脫樹后墜向地心、落到地上的表現,是地心引力單向吸引蘋果的結
果,不是萬有引力引落蘋果的表現。蘋果落地現象根本給不出萬有引力定理和
公式。
重力正常時空是對重力異常時空而言的,重力異常時空是指「車往坡上滑,水
往坡上流」的怪坡、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柯斯鎮西郊的既改變物體重心
又改變重力大小、重力方向的神秘地帶(見《神奇空間違反重力定律,美國小
鎮動植物一邊倒》)等時空。
三,「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做出結論」(達爾文語),從事實
中發現的科學規律必然反映事實,必然經得起客觀事實的反覆檢驗。因此,科
學定理、定律必須反映客觀事實,必須經得起客觀事實的反覆檢驗。如果萬有
引力定理反映事實,人類就應看到或感覺到地球萬物相引的客觀事實,但客觀
的事實卻是,人類看不到也感覺不到「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
的」的萬有引力,而在地球重力正常區,人類能看到和感覺到的控制地球天地
萬物的唯一力是重力。蘋果落地現象只能給出重力,根本給不出萬有引力定理
和公式。
四,雖然無法理解科學界如何用萬有引力定理推出「太陽引力吸引地球繞日公
轉,地球引力吸引月球繞地公轉」的說法,但該說法告訴,科學界表述的萬有
引力特徵是大吸小。因此,大吸小也應表現於地球萬物,走近一座高山的過程
應是感受到大山的引力越來越大的過程,走近一幢摩天大樓的過程應是感受到
摩天大樓的引力越來越大的過程,走近航空母艦的過程應是感受到航空母艦的
引力越來越大的過程,但均無人有此感受。如果說大山和摩天大樓已和地球連
體而不能算作獨立物體,航空母艦則是獨立物體,按照萬有引力定理,航空母
艦應對走近它的人產生越來越大的引力,事實卻是無人有此感受。如果說人體
太重,航空母艦無法讓走近它的人感覺到越來越大的引力,航空母艦是否吸引
過樹葉、羽毛呢?沒有。如果說萬有引力公式是說引力與兩物體的質量成正
比,人類因人體質量太小而在走近航空母艦的過程中感覺不到航空母艦的引
力,航空母艦之間、航空母艦對其它大型艦船的引力就應該可觀,但無人看到
停泊在港口的航空母艦之間相互吸引的情況,無人看過到停泊在港口的航空母
艦吸引過它旁邊的其它艦船的情況。名為四洋的海洋是水體相連的「地中
海」,「地中海」的水體是地殼上的獨立水體,它和航空母艦相互吸引的引力
應該可觀,應該是航空母艦行進過程中的巨大阻力,可是,科學家從未把「地
中海」和航空母艦之間的引力當作航空母艦行進過程的阻力。這就說明,航空
母艦對大小物體都無引力,說明航空母艦對萬物都無引力,說明萬物對萬物均
無引力。萬有引力定理和公式完全是牛頓幻想而成的不反映客觀事實的定理和
公式。
以上情況說明,萬有引力是萬無引力,萬有引力定理是萬無引力定理,萬有引
力定理和公式是牛頓幻想而成的定理和公式,是無處可檢驗的科幻定理和科幻
公式,是無中生有又不能檢驗的科幻定理和科幻公式,是毫無意義的科幻定理
和科幻公式。
五,地球天地的宏觀形象是「天包地如卵里黃」,地球天地局部的宏觀形象是
「天如覆蓋,地如覆盆,地中高而四隤」(《宋書·志第十三》):「天如覆
蓋」的天蓋形象是橢球球缺形象,「地如覆盆」的地盆形象也是橢球球缺形
象,橢球球缺的形象又是「中高而四隤」的形象。因此,地表任一平地的真實
形象都是「中高而四隤」的覆盆形象,直立在地表任一平地的任一點上都是直
立於「中高而四隤」的覆盆盆頂。懸於覆盆盆頂的鉛垂線↓就是直立於覆盆盆
頂的人的身體重力線,↓的延長是覆盆盆頂處的法線,覆盆盆頂處的法線指向
地心。因此,直立於覆盆盆頂的人的身體重力線都指向地心,直立的每個人的
腳都指向地心,地表萬物的重力線都指向地心,地球天地萬物的重力線都指向
地心,地球萬物的重力線是向心型重力線,地球重力場是向心型重力場。
向心型的地球萬物重力是東轉不息中的地球萬物的重力,故向心型的地球萬物
重力是動態中的地球萬物重力,但動態中的地球萬物重力卻和想象中的靜態中
的地球萬物重力無異。
因地球萬物的重力都指向地心,故地球重力指向地心的說法是四種重力定義中
的一種說法,並被《百度百科·重力》列為第一種說法。
可見,重力不是科學家虛擬的力,而是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不是萬有引力的
分力,而是獨立的力種;重力線指向不是不明,而是實實在在的指向地心。
明月牌收音機呂柏林
2013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