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象察:薄谷開來、張曉軍涉嫌故意殺人一案旁聽實錄》(下稱《旁聽實
錄》)報告:
谷首先與王立軍預謀,欲誣陷尼爾從事販毒活動(此時尼爾在北京),將其誘
至重慶,再借抓捕販毒拒捕為借口,將尼爾當場擊斃,藉此除掉尼爾。王立軍
事先參與預謀,但后可能因為害怕風險等原因,不願意繼續參與除掉尼爾的行
動。谷便轉念由自己親自下手,便通過重慶的黑道人物,借口自己做實驗,弄
到了毒殺尼爾的「三步倒」毒狗葯。——尼爾即尼爾·伍德和尼爾·海伍德,
下同。
2011年11月13日下午,谷開來將自己預謀毒殺尼爾之事與王立軍商
議。商議具體內容不詳。
◆《在法律的天平上——王立軍案件庭審及案情始末》(下稱《王案始末》)
報告:2011年11月12日,經與薄谷開來等人商議,王立軍以尼爾·伍
德涉嫌毒品犯罪為由,安排對其實施監控。
以上證據說明:
一,王立軍於2011年11月12日參與薄谷開來謀殺尼爾·伍德的密謀(
下稱「陷害謀殺尼爾·伍德案」),既有《旁聽實錄》的指控,又有《王案始
末》的披露,故王立軍和薄谷開來一起策劃「陷害謀殺尼爾·伍德案」不是薄
谷開來的栽贓,而是實有其事。如果「陷害謀殺尼爾·伍德案」的謀殺計劃沒
有實施的原因是王立軍「害怕風險等原因,不願意繼續參與除掉尼爾的行
動」,王立軍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下稱《刑法》)第二十四條規定
(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
中止)的故意殺人中止犯。如果「陷害謀殺尼爾·伍德案」的謀殺計劃沒有實
施的原因是薄谷開來對謀殺計劃的放棄,王立軍就是《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
(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
遂)的故意殺人未遂犯。王立軍在「陷害謀殺尼爾·伍德案」中究竟是故意殺
人中止犯還是故意殺人未遂犯,尚需公檢法的進一步調查。
二,「2011年11月13日下午,谷開來將自己預謀毒殺尼爾之事與王立
軍商議」是趙象察參加「薄谷開來、張曉軍涉嫌故意殺人一案庭審」的旁聽實
錄,因而不知是薄谷開來的自述、供述還是起訴書的指控。若是薄谷開來的自
述或供述,則有可能是薄谷開來對王立軍的誣陷;若是起訴書的指控,則表示
王立軍涉嫌參與了薄谷開來毒殺尼爾·伍德的密謀。因薄谷開來靠「2011
年11月13日下午,谷開來將自己預謀毒殺尼爾之事與王立軍商議」的毒殺
方案毒殺了尼爾·伍德,故王立軍是涉嫌毒殺尼爾·伍德的既遂犯,是涉嫌毒
殺尼爾·伍德的參謀級既遂犯。
三,王立軍既是涉嫌「陷害謀殺尼爾·伍德案」中的故意殺人中止犯或故意殺
人未遂犯,又是涉嫌毒殺尼爾·伍德案的參謀級既遂犯,是薄谷開來、張曉軍
故意殺害尼爾·伍德的共犯。因薄谷開來既是毒殺尼爾·伍德的主謀又是親手
毒殺尼爾·伍德的主凶,故薄谷開來是毒殺尼爾·伍德的第一首犯;因王立軍
是涉嫌參與密謀毒殺尼爾·伍德的參謀級共犯,故王立軍是涉嫌謀殺尼爾·伍
德的第二首犯;因張曉軍只是協助薄谷開來毒殺尼爾·伍德的協助犯,故張曉
軍是毒殺尼爾·伍德的從犯,薄谷開來、張曉軍毒殺尼爾·伍德的故意殺人案
應稱薄谷開來、王立軍、張曉軍故意殺人案。
王立軍是重慶市公安局長,是負有在重慶市境內保護自由和不自由的公民和外
國人的生命安全、禁止他人犯罪、終止他人犯罪、抓捕既遂犯和現行犯諸職責
的公安局長,因此,㈠王立軍兩次參與薄谷開來謀殺尼爾·伍德的機會都是王
立軍阻止薄谷開來犯殺人罪的機會;㈡王立軍具有在薄谷開來第二次找他商議
毒殺尼爾·伍德的計劃后,通知住進了重慶市南岸區南山麗景度假酒店的尼爾
·伍德警惕薄谷開來下毒的機會,並暗中布置警察對薄谷開來進行跟蹤、監
視,在薄谷開來進入尼爾·伍德房間后抓現行——搜查薄谷開來和張曉軍,搜
出毒藥和毒品,逮捕薄谷開來和張曉軍。如是,薄谷開來便毒殺不成尼爾·伍
德,也只構成故意殺人未遂罪。但王立軍在薄谷開來把毒殺尼爾·伍德的計劃
與他商議后毫無制止毒殺計劃的行動,表示王立軍是明知自己的不作為會發生
毒殺尼爾·伍德的結果卻希望或者放任薄谷開來毒殺尼爾·伍德的結果發生的
故意殺人犯。因王立軍負有制止薄谷開來毒殺尼爾·伍德的法定義務,故負有
制止薄谷開來毒殺尼爾·伍德的法定義務又沒履行這項法定義務的王立軍所負
罪行,不能被看作普通人參與參謀級謀殺的謀殺罪行,即在量刑上,王立軍應
比薄谷開來更重。
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下稱《刑事訴訟法》)沒有明文規定共
同犯罪的罪犯必須同案審理,但《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的「共同
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併處理」和最高
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
規定的「一人犯數罪、共同犯罪和其他需要合併審理的案件,只要其中一人或
者一罪屬於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全案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規定表明,共
同犯罪的被告都應同案審理、同案判決,都要求各審法院將共同犯罪的被告列
為共同被告並作同案審理、同案判決,因同案審理、同案判決共同犯罪案件,
一可節約訴訟資源,二可通過被告的相互質證查明全案事實、各被告在共同犯
罪中的地位、作用,三有利於對共同被告的統一量刑標準,故《刑事訴訟法》
實行以來的訴訟情況是,凡在短期內全部抓獲共同犯罪的被告的案件都以同案
審理、同案判決的程序完成刑事訴訟程序的。因此,王立軍依法應成為合肥市
公檢法同案偵辦、同案起訴、同案審理、同案判決薄谷開來故意殺害尼爾·伍
德案的第二被告。
然而,王立軍卻沒有成為合肥市公檢法偵辦、起訴、審理、判決薄谷開來故意
殺害尼爾·伍德案的被告,王立軍參與謀殺尼爾·伍德的罪行也沒有成為成都
市中級法院審理判決王立軍的罪行。
顯然,合肥市公檢法「剝奪」了王立軍在合肥法庭的被告席,成都市公檢法庇
掉了王立軍兩次參與謀殺尼爾·伍德的罪行。
然而,合肥市公檢法和成都市公檢法都是奉旨辦案,他們所奉之旨來自公安
部、最高檢察院和最高法院的指定,公安部、最高檢察院和最高法院對合肥市
公檢法和成都市公檢法的指定意旨又來自中共中央,因為薄谷開來案和王立軍
案都是中共中央專案組辦的案件。因此,是中共中央、公安部、最高檢察院、
最高法、合肥市公檢法共同「剝奪」了王立軍在合肥法庭的被告席,是中共中
央、公安部、最高檢察院、最高法院、成都市公檢法共同庇掉了王立軍兩次參
與謀殺尼爾·伍德的罪行。
因共同犯罪依法應同案偵辦、同案起訴、同案審理、同案判決,審判薄谷開來
毒殺尼爾·伍德案的合肥法院又缺審了共同犯罪的第二被告王立軍,共同犯罪
的第二被告的缺席又表示法院審定的案情嚴重不清,因此,合肥市法院對薄谷
開來毒殺尼爾·伍德案的審判既嚴重違反刑事訴訟程序,又犯了認定事實的嚴
重錯誤。因合肥市法院對薄谷開來毒殺尼爾·伍德案的判決已經生效,故薄谷
開來毒殺尼爾·伍德案是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必須再審的大
錯案。
因中共中央、公安部、最高檢察院、最高法院、合肥市公檢法共同「剝奪」了
王立軍在合肥法庭的被告席,中共中央、公安部、最高檢察院、最高法院、成
都市公檢法共同庇掉了王立軍兩次參與謀殺尼爾·伍德的罪行,歸根結底是中
共中央通過分案起訴和審理薄谷開來和王立軍的方式庇掉了王立軍兩次參與謀
殺尼爾·伍德的罪行,故中共中央、公安部、最高檢察院、最高法院、合肥市
公檢法、成都市公檢法參與指令、指定、偵辦、起訴、審理薄谷開來毒殺尼爾
·伍德案和王立軍罪案的人員都犯了包庇王立軍故意殺危害尼爾·伍德之罪的
包庇罪,以依法辦案為職責的公安部、最高檢察院、最高法院應早日把包庇王
立軍故意殺危害尼爾·伍德之罪的包庇罪犯送上被告席,渴望司法機關依法辦
案的廣大民眾都在翹首以待公安部、最高檢察院、最高法院早日作出把包庇王
立軍故意殺危害尼爾·伍德之罪的包庇罪犯送上被告席的壯舉。
明月牌收音機呂柏林
201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