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中,有無數的巨人。
他們或創建偉大王朝之帝王,或縱橫疆場,戰無不勝之統帥;
他們或治國安邦輔佐盛世之賢臣,或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於即倒之猛士;
他們或開宗立派,創建學說之宗師,或俠肝義膽,豪氣衝天之俠客。。。。
然而,有那麼幾個人,也就只有那麼幾個人:他們不是帝王,不是將軍,他們沒有用刀劍征服過半寸土地,但卻佔領了無數人的心田;他們不是最智慧的宗師,也沒有一顆激烈澎湃的心,但他們的智慧卻直指人們的心靈,並告訴人們如何使心靈變得平靜而強大;他們在當世並不顯赫,甚至很卑微,然而,在他們的身後,透過深邃的歷史風煙,他們的身影卻越來越清晰,越來越高大,以至於超越了一切帝王將相和蓋世英豪,成為巨人中的巨人!
孔子,就是這麼幾個人中的一個!
在他身後兩千多年的今天,他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這個星球上,你也許不知道秦始皇,你也許不知道奧古斯都;你可以不知道諸葛亮,你可以不知道阿基米德;但只要你不是文盲,你就一定會知道孔子,就如同你一定會知道耶穌一樣。
可是,為什麼是孔子,憑什麼是孔子,擁有如此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聖人地位呢?這是中國文明史中的一個重大命題。就如同研究宗教對於研究西方歷史的重要性一樣,我們只有回答了這個問題,才有可能明白,在孔子之後的兩千多年裡,中國發生的那麼多故事是怎麼回事。
我們都知道,宗教活動貫穿了整個西方史,中國沒有宗教!然而在中國,有一樣東西的地位相當於宗教,那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儒家思想和宗教必然有某種共同之處。那是什麼呢?
宗教的重大功用是什麼?是讓苦難中的人們擁有信仰,從而找到一個心靈的庇護所和終極歸宿:你篤信上帝,則有上帝保佑;你潛心修佛,則可脫離苦海。。。
那麼儒家思想呢?儒家思想中的哪一條具有這樣的功用呢?
對,是「仁」,那個儒家思想中超越「禮」之上的真正核心。
我知道,一提起孔子的這些仁啊,義啊,禮啊,現代的很多人就不感冒。那些用現代科學武裝起來的頭腦,對這些陳腐的東西從來是不屑一顧的。其實這很正常,人類現在所處的階段正是如同人之所處於之青春期:健壯,反叛,自以為是!科學技術帶給人類的種種好處,早已使我們的心靈因為過多的物質雜草而迷失。人們往往以為,現代科學既然能滿足我們對物質的需求,也同樣可以滿足我們對精神的需求。
可事實是:五光十色的霓虹燈下,金碧輝煌的尋歡場所,我們看到的是一張張疲憊的面孔;虛幻的網路空間,幽暗的熒屏面前,掙扎著多少萎靡和空虛的靈魂;人們變換著花樣地快樂,人們變換著花樣地痛苦。如此而已!這就是現代科學帶給人類的。科學可以解決人們物質的需要,但不能解決人們精神的安寧。科學戰勝了宗教,只是科學崇拜者們的錯覺和一廂情願!
所以,我們還是要談仁,談義,談禮!只要人們還貪婪,軟弱,自私!
最近,讀了郭沫若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著的《十批判書》,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孔子的思想,很受啟發。
作為業餘愛好者,很想把現在的理解和感受記錄下來,以供未來增加笑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