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長篇小說 《一天就夠》11-15集

作者:我是虔謙  於 2010-10-27 10: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一天就夠|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

劉坤雲和石子英,畢業后一起志願到偏遠山村當小學教師。在那個美麗的桐鄉,有位美麗善良的竹排姑娘紫屏。艱苦的條件里,紫屏幫了他們許多的忙。大哥坤雲和小弟子英幾乎同時愛上了這位姑娘。
小學處境維艱,有一天,山村裡來了位大腕陸先生。這位陸先生貪婪上紫屏的年輕貌美,威脅利誘,終於迫使紫屏跟著他走。接下來的日子裡,紫屏受盡他的蹂躪,逃了出來。就在她重新奔向自己所愛的人的懷抱時,意外發生了 ……
紫屏將會怎樣?小學和桐鄉將會怎樣?愛情和正義善良,能否再度迎來它的曙光?

美麗的桐鄉,痛徹的愛情,夢斷青河,魂隨萬里 ......小說 《一天就夠》 卷一  如歌行板

十 水土不合

下個星期就開學了,子英卻鬧起了肚子,一天到晚捂著肚子頻頻往茅房去。
「你到底吃了什麼了?」坤雲問。
「沒有啊,就那玉米和土豆,你也吃了呀。」子英說。「一直以為我胃腸很好,所以這次也沒有帶胃腸便藥來,只能等暑假回城了。」
坤雲皺著眉頭。「不會是玉米的問題。倒是那土豆,我感覺那土豆味道和我們那邊的不大同。我看,你別吃土豆了,試試看。」

那天天陰,坤雲和子英去學校的路上,碰見了卜村長。他正領著兩個小夥子準備上山幹活兒。一見他們,卜村長好象恍然想起來什麼,就對身邊的小夥子說:「今天早些回來,幫這兩位新來的老師補一下房頂。他們那房子漏雨。」
「謝謝村長了。」子英說,「那學校里的兩間課室也需要修補。」
「這樣啊。」卜村長的表情開始現出幾分遲緩。
「我們自己也可以修補,只是需要多點人幫忙,也需要點工具。」坤雲說。
「好說,好說。明天我過去一下。」卜慶木應承道。

從他們挨家挨戶訪問的情況看,這學期應該有三十個學生。坤雲他們的課本倒是備足了,就是練習本還缺一點。那個周六,子英跟村裡兩個小夥子一起去修補教室的牆壁,坤雲自己走了好幾里路進了趟小城。除了去備練習本和其他文具外,他特意跑了趟藥店。在那裡他看見一位年輕人,背著個紅十字醫藥包。原來他是這一帶山鄉的赤腳醫生,常在村裡和城鎮間跑,給村民們診病送葯,大家都叫他小醫。大概因為同是年輕人,同在山鄉服務,坤雲見了他很親切。他把子英的情況告訴了小醫。小醫說是水土的問題,桐鄉太濕,子英不是頭一個,過一陣就會適應的。
「土豆少吃,能吃米就吃米,養養胃。」小醫說著,從柜子里拿出了一瓶胃腸平。「備著吧。」
坤雲接過瓶子,如獲至寶。

傍晚回到家裡,坤雲走到床前,把葯遞給了子英。
「累了吧?快吃兩粒。」
「有葯啦?」子英從床上坐了起來。
「碰見這裡的赤腳醫生了,他說就是水土不符,慢慢會好的。」
「有醫生,那就是更放心啦。」子英說著,把葯送進口裡。
「是啊。他告訴我,這一帶有句話:小醫比太醫。」

坤雲說著,把買來的東西放置好,就動手燒火做米飯。「這一陣你還是多吃米,醫生說的。」
子英走到爐前,看著坤雲把洗好的米放爐子上,又往爐中放乾柴。大哥,你比我親的還親。他心裡想著,卻沒有說出來。見坤雲頭髮上有根乾草,就用手輕輕把它撥了下來。
「等忙過開學這一陣,我們也自己種點菜和瓜什麼的。」坤雲邊起火邊說道。


十一 早春二月

早春二月,油菜花開始吐黃,桐鄉小學重新開張了。 那一天一早,紫屏的竹排上站滿了人,全是去上學的孩子們和家長。有的家長滿心歡喜,有的則是心存憂慮,他們見過桐鄉小學先前是怎麼關張的;有的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有的是隨大流。

人群都到齊了,卜村長也來了。子英驚奇地發現,今天他沒帶著他那把不離身的扇。他很起勁地鼓勵家長們大力支持配合兩位新老師的工作。
「劉老師和石老師都是大學生,是打大老遠的北方下來義務教我們的孩子們的。」他說。
「打大城市來的?那能呆多久啊?」人群里有人竊竊私語。
「我們會久久呆下來,先把孩子們送上城裡的初中和高中,桐鄉會出大學生的。」坤雲站到一個高高的土丘上去對鄉親們說。他自己覺得底氣不是特別足,挪了挪腳步,卻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個突出來的大樹的根須。

紫屏把弟弟紫順領到了坤雲跟前,「紫順,你不是一直等著開學嗎,謝謝劉老師、石老師從那麼大老遠的到咱們這兒來,好好跟老師學,記住了?」
紫順點點頭:「姐姐,我記住了。」

紫順的書包,是三年前紫屏給縫的。那時候,書包蓋到了小順的臀部,這時候,只到腰間了。
坤雲拍了拍紫順的肩膀,「好樣兒的!字寫得很漂亮啊!」
「劉老師,還沒上課呢,您怎麼知道我寫的字漂不漂亮?」紫順不解,很認真的問。
「我是從邵老師的桌上看到你的作業本的。」
「邵老師,不在了。」紫順的聲調降了下來。
「好孩子,我們接著學,將來學出點東西來給你姐姐看。」坤雲給他鼓勁。

兩個老師向孩子們解釋了幾句,便開始了點名,坤雲叫一個名字,底下就有孩子喊「到」。點到「一冬」的時候,坤雲看著那位站起來的清秀男孩,看了足足五秒鐘。
一冬的臉紅了,以為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一冬,你喜歡邵老師嗎?」坤雲問。
「喜歡。可是那時候我總,總曠課。聽說他,他再也不會來了。」一冬眼神非常的憂鬱。
「好孩子,今天你沒有曠課,你可以坐下來了。」坤雲的聲音溫柔得像個慈父。

窗外的紫屏,聆聽著,眼波在坤雲和孩子們之間來流動。

點名的結果,預期的三十個孩子中,來了二十八個。子英把課本和作業本一一發到了他們的座位,接著又教他們怎麼削鉛筆。
「你們要好好愛護你們的課本、作業本和鉛筆。」站在黑板前的坤雲說,「每人只有一套,壞了,丟了,就再也沒有了。所以要好好看管,好不好?」
底下沒聲音。
「回答我,能不能做到?」坤雲大聲問。
「能。」底下終於響起了不齊整的回答。
「現在,在作業本的封面上寫上你們的名字。」坤雲繼續髮指令。

在底下視察的子英發現,儘管字體有歪歪斜斜,儘管有筆劃錯誤,孩子們大致都會寫自己的名字。他跟上面的坤雲打了個大拇指的手勢。看來,要感謝邵老師的努力。坤雲暗自想道。

第一堂課是老師和同學的自我介紹。坤雲發現孩子們對他和子英很是好奇,當他們作自我介紹時,課堂上安靜極了。接下來是孩子們的自我介紹。剛開始孩子們有些靦腆,很快便活潑了起來,教室里不時響起笑聲。
「我叫蘇紫順。我,我沒有爸爸媽媽。我有哥哥和姐姐。我姐姐叫蘇紫屏,她划竹排,種菜和土豆南瓜,養雞鴨。我哥哥叫蘇紫建,他在江蘇做,做工作。我,我想上學念書,將來想,想,先在青河上蓋座橋。」

紫屏在窗外聽著弟弟一板一眼的介紹,不由得會心一笑。


十二 煤山男孩


下課的時候到了,坤雲和子英才意識到他們什麼都想到了,就是沒有想到下課的時候讓孩子們做些什麼,有什麼娛樂。
桐鄉孩子,很純樸,也很安靜,下課了,他們還原位坐著不動。有幾個要出去的,也是默默的往外走。

「這些孩子比我們那時候乖。」子英對坤雲說。
「是,我們小時候還打架,我看他們,打不起架來。」
「你還想他們打架?」
「那倒不是,就是希望他們活潑些。」
「我倒有個主意。」子英說。
「說出來聽聽。」
「很簡單,」子英指指門外的空地,「就在這兒安裝一個籃球架。」
「這麼好的主意,當初邵老師怎麼沒想到。」坤雲對子英的建議含蓄嘲笑。
「大哥你別瞧不起,」子英不服氣,「我擔保你邵老師他真的沒想到。」
「那行,這個周末你來負責安裝那個籃球架。」坤雲說。
「大哥你,」子英真有些來氣了。
「回頭再想怎麼整那個籃球架吧。」坤雲一擺手,「吹哨,該上第二堂課了。」

課上到第二節的中間,紫屏帶進來一個遲到的孩子。男孩看上去十歲上下,小小的個頭。
「他叫桐生。」紫屏告訴坤雲。
「你好呀桐生!」坤雲迎了過去。「點名簿上頭一個就是你呢,怎麼晚了呢?」
「我媽才告訴我。」男孩子說,嘴巴微撅。
「他背著這書包,在岸邊等了我好久。」紫屏說。

坤雲摸摸男孩的頭:「好孩子,你看,前面都已經坐滿了。你先往後坐,明天我們重新給你安排位置。」
桐生點了點頭,往後走去。孩子們靜靜地看著他,看著石子英領他坐了下來,給了他書和本子。
兩個老師沒有耽誤時間,很快黑板上就出現了A O E I U V。


一天下來,坤雲他們發現這二十九個學生的語文程度還是差別很大。有的整篇課文差不多能都讀下來,有的連拼音都還不熟悉。 坤雲和子英當天就決定,把學生們分為兩個班,兩人一人全科負責一個班。 坤雲負責高班,子英負責低班。

放學了,兩個老師護送著孩子們搭上紫屏的竹筏回了家。然後他們就到了首日就曠課的學生劉德威的家。
還沒進門,就聽裡頭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孩子還小,你怎麼能讓他去做那個啊!你心真硬啊!」
「你心不硬,你多變出幾個錢來!」一個男聲。

坤雲和子英對視了一下,就敲了敲門。
裡面的對話聲頓時停止了。 接著,門輕輕開了,一個女人 ------ 德威的媽媽 ------ 開了門。
德威的媽媽一見坤雲,本來皺著的眉頭和因此整個皺著的、顯得暗淡的臉一下子光亮了起來。
「老師您來啦,快進來!」

坤雲和子英進了屋,見德威在牆角,就坐著那地上,額頭一抹黑。德威的爸爸坐在他身邊的凳子上。見他們進來,就站了起來,緊繃著的臉皮微微放鬆。
「大哥大嫂好!」坤雲打招呼。「我們是來了解一下德威為什麼沒去上課的,今天是開學第一天。」
「老師您來好。」德威的媽媽說,「還是讓他爸爸給您說說吧。」她轉過頭去看著德威的爸爸。

德威的爸爸臉色有些尷尬,「沒什麼,她說,她說。」
「他爸爸呀,今天讓德威一大早跟幾個小夥子到煤山底下去背煤!」德威的媽媽說到這裡,話帶哭腔。「你說孩子這麼小,他怎麼能幹這個呀!」

坤雲和子英驚愕。「煤山?煤山在哪裡?」子英問。
「十里開外。走到那裡,孩子都累垮了,還要再背煤!一天下來,就掙那幾塊錢,你說他爸……」德威的媽媽說不下去了。
「沒走那麼遠,那兒有摩托車接他送他。」德威的爸爸回了一句。
「那也夠吃力的,這麼小的孩子。」坤雲說著走到德威跟前,俯下身來問:「德威,背煤累嗎?」

德威抬起乾燥的、疲憊的眼睛 ------ 他的眼睛已經回答了坤雲的問題 ------ 點了點頭。坤雲見他鼻樑上還有一道血痕,就從兜里掏出來手絹 ------ 那還是來桐鄉時特意帶來的 ------ 輕輕替他揩了揩血跡。

坤雲心裡疼,他走到德威的爸爸跟前,對他說:「劉大哥,我要說得不在情理您可以不採。孩子,最重要的是他的一輩子,他的身心健康和他的知識技術。其他的,不能往孩子身上壓啊!」
德威的爸爸說:「去年收成不好,我也是心裡急啊!這不是春播還沒開始嗎,就想先出去掙點錢。」
「那你自己去啊,拉孩子去幹什麼呢。」德威的媽媽說。
「劉大哥,這人一急就容易辦錯事。下煤礦,對大人來講都吃力,何況是孩子。今年春播,您家要忙不過來,我們來幫幫您的忙。」坤雲說。
「不不不,」德威的爸爸連聲說道:「哪有這個道理。你們是老師,你們這麼忙,怎麼能拖累你們!不行不行。」德威的爸爸一急就語無倫次。

「老師呀,他爸爸就是性子急,您一說他就明白的。明天我們德威一定去上學。」德威的媽媽了解丈夫,這時候就出來圓場。

 

十三 假如你嫉妒

那一個星期里,坤雲和子英每天都在課後輔導學生輔導到傍晚。

除了語文和算數,他們還教常識。有時候,他們還會穿插一點繪畫和唱歌。當初剛工作時學來的外國童謠《拍手歌》,經過坤雲改頭換面,這時就用上了:

假如感到高興
你就拍拍手
假如感到高興
你就拍拍手
感到高興感到高興
你就拍拍手
桐鄉孩子一起拍拍手

假如感到生氣
你就跺跺腳
假如感到生氣
你就跺跺腳
感到生氣感到生氣
你就跺跺腳
跺腳過後你就又會高興

假如感到難過
你就哭一哭
假如感到難過
你就哭一哭
感到難過感到難過
你就哭一哭
哭哭過後你就又會高興

假如累了困了
你就睡睡覺
假如累了困了
你就睡睡覺
累了困了累了困了
你就睡睡覺
睡覺過後你就又會高興

……

「大哥,不瞞你說,你這歌詞也編得太沒有詩意了,還是我來試試吧。」子英說。
「不要。你的東西那麼小資,怎麼適合桐鄉的孩子們?」坤雲說著,拿出來一根煙。
「還提桐鄉孩子們呢,」不服氣的子英說,「為了桐鄉孩子們,我建議你從今天開始戒煙。」
「慢慢來吧。」嘴上這麼說,坤雲當下就把煙熄了。


周末,劉、石兩位老師訪遍了學生的家,向家長彙報第一周的情形。
「我們家一冬,都能寫這麼多字啦?」一冬的老奶奶一看一冬練習本上密密麻麻的字,歡喜的那臉上的條紋一絲一縷的跳動。
「一冬這禮拜真的變了很多。」一冬的媽媽寧嫂告訴坤雲和子英。「回來先幫著奶奶做飯,然後就扒桌上寫字。」
「寫完字就唱那個什麼拍手跺腳的歌給我聽。」一冬奶奶樂呵呵地說。
「這孩子心思比較重一點。」坤雲說。「能唱唱歌對孩子好。」

從一冬家出來,離得最近的是紫順家。
「大哥,紫順家你自己去吧。」子英說。
「你什麼毛病呢?」坤雲眉頭皺了皺。
子英沒回答。不知為什麼,他見了紫屏心會莫名其妙地跳起來。糟糕的是,他似乎感覺到,那姑娘見了坤雲的時候,也會如此反映。
「一起去。」坤雲不由分說。

那紫屏見了坤雲和子英,臉上露出了明媚的笑。她站著望著坤雲,有那麼個片刻里她一動不動。
「小順,老師來了。」她終於想起來什麼,對一旁的弟弟說,自己就去準備喝的。
紫順正在桌上畫著什麼,一見了兩位老師,就站了起來。「劉老師好,石老師好。」他很親熱地叫著。
「紫順好!上個星期你的成績是滿分,好樣兒的!給你姐姐看看。」坤雲說著,把成績單遞給了紫順。紫順看著,滿心歡喜。
「畫什麼呢?」子英忍不住好奇問。
「畫座橋。」
「該不會是畫青河橋吧?」坤雲說。
「他就是畫的青河橋。他一回家,不是畫畫就是數數。」紫屏說著,端過來兩杯茶。
兩個杯子不一般大。紫屏把大的那杯給了子英,小的給了坤雲。
「還是把小杯給我吧,他是我大哥。」子英說。
「大哥才要讓小弟弟呢。」紫屏道,眼神有些神秘。

子英突然想起那《拍手歌》來。那《拍手歌》里好像沒有講到假如你嫉妒怎麼辦。記得有人和他講過,這世上沒有成人和孩子之分,只有大孩子和小孩子之分。

十四 委屈


訪問了一遭學生的家,第二周才開始,子英班的女學生白花就丟了練習本;坤雲班的男學生德威丟了課本。
下課後,兩名學生都被老師留下來問話。

「課本怎麼沒了呢?」坤雲問。
「不小心掉河裡去了。」德威說。坤雲注意到他的臉上還有點黑煤的痕迹。
「你沒有書包嗎?」坤雲又問。
德威搖搖頭。
「你的呢,白花,」子英問,「你的本子哪兒去了呢?」
「我的本子被我媽撕了包東西了。」白花說。

於是,放了學坤雲和子英分別到了德威和桂花的家,向他們解釋了這裡購置書本等教學用品的不容易。德威的媽媽當場就說會給孩子縫個包。

白花的媽媽說她沒有拿女兒的本子來包東西,不知道女兒的本子哪裡去了。白花和母親對問了起來,白花媽媽不耐煩了,就說:「既然你們是學校,就幫學生再買一本啊。」
子英和白花媽媽解釋說,學校找學生談,是希望培養學生愛惜東西和責任心。書和本子,和其他的東西一樣,是要辛苦換來的,來之不易。
「辛苦?哪有老師怕辛苦的!你們要是怕辛苦,就不要弄了。」白花媽媽說,「省得整天往我們家跑,你們累,我們也累啊。」


打從白花家出來后,子英就一直心裡沮喪。周末搭紫屏的船到對岸的集市去買東西,一見了紫屏,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在白花家的不愉快暫時都丟到了腦後。

「紫屏好啊,今天人好象少了些么。」他看船上就他一個人。
「一陣一陣的,我們再等等看。」紫屏說。「你上集市去啊?」
「是啊。坤雲大哥忙著改作業備課,家裡沒東西了,我就跑一趟。」 說完他瞟了紫屏一眼。一句話到了嘴邊。
「我看你們教書挺辛苦的,」紫屏沒讓他的話說出口,很快就把話題轉到了坤雲身上:「劉老師好嗎?」
「他挺好的。」子英不溫不熱地回答,心裡有些不悅紫屏這麼快就問起坤雲來。又一轉念,自責了起來:坤雲是自己的大哥加摯友,有個女孩子喜歡他關心他,自己本應高興才對。
「孩子們還聽話吧?」紫屏看他情緒不高,就問道。
「孩子們還挺聽話的。」子英說。


十五 簡單的心

沉默了片刻,紫屏又問:「你們這樣義務教書,要花錢的時候要怎麼辦呢?」
子英說錢是有點拮据。坤雲和他打算自己種點瓜果土豆,甚至想到去煤山幹活兒賺點錢來支持這裡的費用。

「我就知道你們會很艱苦。」紫屏低下了頭。「回頭我來幫你們種東西,至少有種,就有點吃的。」
想到還要自己幹活兒種地,子英心裡有些委屈。他看了看紫屏,忍不住說道:「就是這樣,還有家長不大滿意我們的工作。」
「誰不滿意呀?」紫屏問。
子英於是就把白花媽媽的事情告訴了紫屏。

紫屏聽了,默不作聲。見沒人上來,她把竹筏撐離了岸。
紫屏把子英送上了岸。道過別後,她把竹排栓好,自己也上了岸。

沒過多久,紫屏回到了村裡。她去敲白花家的門。門還沒開,裡面倒是傳出了白花媽媽在罵小兒子的聲音。
「就會在家毀東西!明天你跟媽下地幹活兒去!」白花的弟弟寶樹今年八歲,平時常常跟著母親上山下地干農活。
紫屏等裡面平靜些了,才敲門。

門開了,白花媽媽表情怒中帶著尷尬。
「喲,是紫屏呀。有什麼事啊?」
「白姨,我給您捎來一條魚,新鮮的。」紫屏說著,提起了一條鮮魚。
「喲,哪來的魚呀,很貴的吧?」白花媽媽眼睛亮了起來。
「不貴,他們河那頭摸起來的。正好給我趕上了,就給您提過來了。」紫屏記得不久前白花媽媽病了,跟她叨叨說特別想吃魚。
「紫屏呀你真有心,這麼著,我該付你幾多錢呀?」
「送給您的。快,接著吧。」
「那,就多謝你啦。 怪不好意思的,屋裡亂,來,進來坐,進來坐!」

紫屏跟著進了房子,一眼就看到寶樹眼睛紅紅的,白花也在一旁撅著嘴。
「怎麼,塘子叔還沒回來呀?」紫屏問。白花的爸爸塘子到外地打工去了,常常是一拖好幾個月才回來一次。
「不提他了,不提他了,紫屏坐。白花,給你紫屏大姐姐端杯水過來。」
「不用了白姨。我在想,讓寶樹也上學去吧。」
「這,我哪供得起兩個孩子的費用呢?」白花媽媽說。
「白姨您還不知道呀,人家劉老師和石老師是義務為咱服務的,教孩子不收費,人家沒工資領的。」
「真的呀?我不知道,沒人告訴我呀。」
「他們是大學畢業后打工攢了些錢,到咱這裡來服務來了。象那些書本什麼的,他們要跑好遠的城裡自己掏錢給孩子們買的。要是弄丟了,他們又得跑遠路去再買,很麻煩也費錢的。」
白花媽媽聽了,一下子抓住了紫屏的手,「你這麼一說,我懂了。昨天委屈了那位石老師了。」

紫屏降低的嗓音說:「您可能也不知道,這兩年來,凡是桐鄉小學的學生老師,我都沒有收他們的過河費。就是覺得咱們小學挺不容易的。」
「哎呀紫順他姐呀,我慚愧呀!」白花的媽媽滿臉愧色。

兩天後,子英的班上多了一個學生:白花的弟弟寶樹。白花一進教室,就遞給子英一張五元的錢。
「給我這個幹什麼?」子英問。
「我媽媽說這是弟弟的和我的書費。」

子英接過那五塊錢,心頭彷彿觸到了什麼。使勁琢磨著,他明白了。他觸到了一顆簡單的心靈:桐鄉人簡單純樸的心靈,

傍晚回村種土豆兼撒菜籽,子英一邊挖坑一邊不住地感謝紫屏幫忙做家長的工作。紫屏說: 你們這麼不容易,我幫幫忙是應該的。接著,她便轉過去和坤雲聊:  「紫順可喜歡你了。」她說。
「我也很喜歡他。」坤雲回答。

兩人就在那裡一個往坑裡放切了口的土豆,一個細細培土,不時還說幾句紫順的事。子英看著他們聊天,突然特別希望和坤雲換班,他來教高班,紫順所在的那個班。
不過,即使紫順在自己班裡,紫屏會和自己更接近嗎?子英問自己。 (謝絕轉載)

長篇小說 《一天就夠》1-10集

即景:生米已成軟粥的老夫老妻

命難更好,何怨何悔?

血熱水醒:有感於龍應台女士的北大演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21: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