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淮左中原
就在新莊園的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的時候,左江帶著左納前往鹽城,去找孫掌子介紹的人:謝南豐。
路上左納問夫親這私鹽是怎麼回事?左江答說:就是私人自己製作食鹽,運往各地去賣。食鹽生意都是官府在做,禁止私人做。
左納不安地問:「那您還做?」
左江轉過頭來看了看左納,「兒子,別怕。就像淮安的孫掌子說的,眼下天下大亂,官府管不了這麼多。再說,我們剛到這裡,沒有農莊作坊,不做點生意,怎麼活。」
左納也看了看父親,不說話了。
左江轉過頭去,自言自語也似地說:「你娘走了,我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了。」
謝南豐的住宅倒是不怎麼起眼,在一條窄巷的盡頭,房子也沒有林鄉龍的那麼大。謝南豐四十歲不到,中等偏矮的個子,胖瘦均衡,一撮山羊鬍子,一對炯炯有神的眼睛。左江到了,呈上了孫掌子的信。他仔細讀了信后,便告訴左江說:「現在做鹽業,需要幾分膽量。雖然晉朝在北方時禁止私煮,但是眼下中原紛亂,南方未定,無人顧及鹽事。我在這一帶有煮鹽的場子,鍋和灶等設施。眼下的計劃是,鹽在這裡製成了,便通過淮河運往皖地淮南。從淮南往西北走汝南;往西南走新息,通過新息再運往襄樊等地。謝某現在財力有限,左莊主若有意趁此機興作此業,又能籌集資金,我們即刻開始作業。」
左江還在來的路上就思量過,現在一邊仔細地聽謝南豐的解說,一邊思忖。以前他聽說私自做鹽是可能被殺頭的,從謝南豐的話中,他也聽出來這一點。然而誠如謝南豐所指,眼下朝廷還不知建在哪裡,又哪裡有心思管鹽政的事?再想,離開左梁后,左家沒有了莊園,等同一貧如洗,很愛擔驚受怕的玉容也走了,他還有什麼可以懼怕的?何況左莊園新到江南,沒有根基,沒有農田作坊。要草創這些,都需要不少的錢,也不知道效果如何。而賣一趟鹽,順利的話即刻就會有大筆的錢回來。想了又想,盤算了又盤算。他覺得此舉可行,至少值得一試。左江當即答應謝南豐,表示願意出一部分人力財力。
謝南豐臉露欣喜:「前晤幾位,皆首鼠兩端。左莊主果然是果決之人。謝某佩服!如是,我們便可商討細節。」他又叮囑道:「新朝尚未正式南遷,當今鹽政仍承襲曹魏,官營官賣,禁止私營。故而此事須得隱秘,不足外傳。」
左江點頭應承:「謝兄放心,左某非好張揚之人。」
左江和左納剛從鹽城回來,就見騎著馬、威風凜凜的左民回家來了。左江一見,喜出望外。「左民,這麼巧!怎麼回來的?」左民看上去黑了,瘦了,不用說,準是和左家的隊伍一樣,南遷時給折騰的。不過,他看上去精神卻很好。左江一邊問長問短,一邊讓婉心去準備點清淡爽口的招待兩個多月沒見的兒子。次子左民的到來,無疑給左家增添了陣勢和力道,也安撫了左江和左納受傷的心。
左民和祖逖南下的隊伍,靠的是兩條腿,不過走的是近得多的東路短線。雖然後發,還是比左園的隊伍先行到達江南地域。左民告訴父親,他們到達淮陰后很忙亂,忙了一大陣,任務完成了他就想到該回家了。
「好,太好了!左家剛到江南,難哪,爹的身邊正需要人……」左江說到這裡,突然百感交集,咳嗽了起來。左民一見,趕忙扶左江坐下。「父親,你怎麼了?是累的吧?走了那麼多路,路上怎麼樣?」
左江邊咳嗽邊靠著案幾坐下,卻不言語。
碗心端上來蓮子枸杞湯。左民接過碗來,看了看四周,問道:「母親呢?」
這一問,左江和左納都低頭不語。左民覺得不對,便轉向婉心。婉心只好說實話:「姐姐她,沒能捱到江南。過淮水的時候,得了傷寒症走了……」說完便難過地低下頭來。
左民一聽,如晴天響雷。他雙膝一屈,跪倒在地。「父親,左民不孝,未能守在母親身邊,給她送終……」
左江摸了摸左民的頭,「兒子,你能有這個心,也不枉玉容從小疼你養你,她地下有知,會寬慰的。」
左民坐起,見一邊的左納臉色陰鬱,才注意到三弟一直沉默寡語。「三弟,你怎麼樣?怎麼也不聽你講一句話?」左民問道。
左江嘆了一口氣,代左納問答:「這次南遷,本來打算一到廣陵,就準備你大哥和小蝶的婚事。誰能料到,從淮安出來,過大息弔橋時,遭到歹徒襲擊,曾家全家遭難!」
這下左民徹底驚呆。「這是真的?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他轉頭看看身邊的弟弟,左納這時候心裡正翻江倒海的難受。左民看出來了,他明白此時左納的心境,於是強壓自己的悲哀,安慰弟弟說:「三弟,事情已經這樣了,難過也於事無補。日子還得過。你要放寬心。」嘴上這麼說,心裡卻在叫苦:「假如我跟左家一起走,小蝶肯定不會死,肯定不會!」後悔的葯,真難咽啊!
當天晚上,經歷了兩個多月傷心勞苦后,左家一家人總算可以在一起吃一頓安穩的團圓飯。左江心裡既不平也有一絲安慰,就倒了杯酒喝。左民和左納也陪父親喝了起來。喝著喝著,左江問起了祖逖將軍的事。
左民說:「祖將軍挺好。在泗口的時候,琅琊王司馬景文命他為徐州刺史。有了這個官位,今後北伐就更有保證了。」
左江又是一口酒下肚,「如此甚好。看來,我們要回去,全靠祖將軍了。」
左民問:「父親,我來時看到外頭正在修建,房子建得可順?」
左江說:「左宅修建挺快。另外,我計劃和淮安客棧的孫掌子及鹽城的謝南豐一起營作私鹽。從鹽城這邊購得食鹽,運到淮右那頭去銷售。」
左民一聽,就關切地說:「我知道現在許多地方缺鹽,論銷售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按前朝規矩,私人是不準經營鹽業的。」
「我當然知道,」左江說,「但是現在天下無序,我們正可趁此機會試水弄潮,積一筆財富。有了積累,左家在江南才能有根基。」
左民明白,艱難時世,左家只能走非常之路,遂告訴父親:如果需要,他可以幫忙跑路,護送鹽到淮南。
左江稱好,說左民常自己外出闖蕩,由他來護鹽,他很放心。
第二天,左民換上一身便裝,到工地上幫助請來的師傅和工匠建造左家新宅院。四弟左健好像很適應江南的氣候,這會兒也在外面幫忙。正好林鄉龍來訪,一見這架勢,就對身邊的人說:「左江身邊有虎子,左家實力,不可小覷!」
小說《又見洛陽》二部 25 四十貫銅錢
僑報最新: http://ny2.uschinapress.com/category/5410-7-11-2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