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又見洛陽》讀者評論

作者:我是虔謙  於 2018-5-27 12: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長篇小說《又見洛陽》|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這裡所說的」讀者「,包括專家在內。敬愛的讀者們,感謝您們的評論。這些點贊,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和鼓舞!我為有如此知音、伯樂而萬分感恩。

一口氣讀到第8章 有些欲罷不能的感覺。看來寫的是西晉衣冠南渡與永嘉之亂時候的故事。寫得有血有肉,使乾枯的歷史栩栩如生起來。 在西晉士族中沒記得有左姓人家,是我記錯了,還是左家是創作中的人物? 寫得波瀾壯闊,既有歷史的縱深,又如歷歷在目,堪比白鹿原。(讀者)

你選魏晉南北朝這一時期來寫,很有眼力。羅貫中總結中國歷史為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大多數人著力寫盛世。其實真正的歷史蘊藏於紛爭的亂世中,亂世出英雄與新思想,是對舊世的否定與新世的奠基。挖掘起來,更有內容。 文如其人,從你樸質柔密的行文中,可以看出你心中有一雲中白鶴在高高飛翔,堅韌不拔而立意高遠。(讀者)

真實而富有歷史質感。就像把久遠的歷史又帶到我們的身邊一樣,使我們能觸摸它,感受它。 這個故事遲早要搬上銀幕的,讓這段歷史更加生動地展現出來,讓更多人能了解它,並從中更深刻地體會我們文化的精神,從文化層面上理解盛唐的由來,具有現實意義。(讀者)


虔謙懷著濃厚的家族歷史情結,披肝瀝膽多年,終於完成了這部從永嘉之亂到大隋統一278年大動亂大遷徙大征戰的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左氏家族史,講述了左江、左納、左民、左戰英等上十代左氏英豪大愛大恨、大悲大喜、大智大勇的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這也是海外華文文學史上的一個壯舉。(陳公仲,作者系南昌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副會長,中國小說學會名譽副會長,江西當代文學學會會長。)

虔謙的文學夢穿越到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魏晉南北朝,飛回中華大地的南北山水。長篇小說《又見洛陽》,以新穎的視角,厚重的思想含量,展現出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令人耳目一新。這是一部弘揚中華多民族文化,蘊含正能量,極具當代價值與藝術魅力的歷史長篇佳作,標誌著她的創作攀上了新的文學高峰,進入一個新的文學境界。(江少川,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理事)


這裡說虔謙的歷史小說具有史詩品格,不是指象《伊利亞特》、《奧德賽》那樣人類「童年」時代「原始的書」,那時民族的歷史還只是傳說而已。巴爾扎克評價英國歷史小說家司各脫時,認為他的小說之所以具有史詩性,是因為「具備史詩的兩種元素——奇妙和真實」。巴爾扎克所言的「真實」,也即歷史,而所說的「傳奇故事」、「奇妙」,顯然就是故事傳奇了。虔謙的歷史小說就具有「歷史」和「傳奇」的史詩性。這裡所說的史詩品格,是指《又見洛陽》具有一種歷史真實、史詩精神、史詩結構和氣勢。(江少川)
 

附:我的回復:


我太受鼓舞了!感謝你!激情下的嘔心瀝血…… 左家人物是虛設的,但是魏晉南北朝所有歷史事件都是真實的。我就是想重現這悲壯的一幕。

是的,首先感動我的中國歷史有兩段,西漢和兩晉南北朝。唐宋很輝煌,但是我反而覺得平淡。後來我看了夏商周以及楚國的歷史,也很感震撼。我寫過系列的歷史散文,除了楚一直寫不出來(相當難寫),其他的都寫出來了。

完成了《又見洛陽》后,我才知道當年從長江到閩越的路叢林密布,非常不好走。這個在後來的《大隋流星雨》里,我把它寫出來了。希望以後能夠回去把《又見洛陽》的有關部分重新考慮一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8: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