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一個民族的搖籃:周原

作者:我是虔謙  於 2018-2-10 10: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散文|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僑報》文學時代 2018年2月8日  


青銅古色,綠禾依依 —— 一個民族的搖籃:周原


    先說和漢人有關的兩件事。第一件事,漢人奉炎黃為祖,許多少數民族也一樣。就是說,中華民族本來就是許多兄弟民族的總體。本文寫漢人,其他同期的兄弟民族亦在其中,如影隨形。

        第二件事,人之初,性本野。人跡初起,大致都走過茹毛飲血、刀耕火種、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時期,漢人也不例外。只是,從混沌初開到懵懵懂懂朝文明而去的路,不同的民族,腳下的起伏曲直、乃至走出的路徑會有不同。

從血緣和文化上說,漢民族主要的一支直接源頭當是周人。周人原先居住於西北的豳這個地方(今陝西旬邑一帶,此地西接甘肅),本與「戎狄」(中國古代西北邊游牧諸民)雜居。上溯炎黃或者更早,周人與戎狄應該說本就有共同的祖先,只是分支為不同的部落而已。後來,因受不了戎狄部族的逼迫和騷擾,在古公亶父的率領下,周人舉族遷徙,渡過漆、沮二水,翻過梁山,來到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一個叫周原的地方。這裡依山傍水,極適合農耕。

 說到周與農耕的關係,更早時,周人的始祖棄(后稷)就是一位農耕開拓者和高手。「周」字在甲骨文里就像是一片長滿了莊稼的田原。在後稷的影響下,還在南遷之前的周人,肯定就已經實踐並善於農耕。

后稷的事迹帶著點神話的成分:相傳姜嫄踩巨人腳印因而懷孕生了他。而古公亶父的事迹卻是有比較真實的文字記載。《詩經·魯頌·閟宮》載:「后稷之孫,實維大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 《大雅·緜》更是一部早期周人發跡的史詩,裡面兩次提到「古公亶父」,記敘他和族人在西北黃土地上開挖窯洞,簡樸生活;后率族人逃難跋涉,終於來到岐山之南……詩中又欣喜讚美一個水豐土沃的周原,苦菜種下去,也能長得像糖一樣甜!詩歌接著生動描述古公亶父如何帶領族人在周原這個新地建屋立業,墾土開渠,建置美好家園的情形。

離開豳地時,周人沒有往北去而是往南奔,是古公亶父的一念之差還是深思熟慮?我想象古公亶父率領他的族人,站在高高的黃土山坡上,環顧四周。北望,是熟悉的黃色丘陵起伏,一望無際;南望,卻是幾分秀色掩映幾分神奇。既然要離開,那就找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去吧,興許還能碰上友好一些的鄰居。

就這樣,周人沒有北上追逐水草,而是南下與農耕親密。必然和偶然常常難以扯清,但是,至少,從周人對周原農田的由衷讚美來看,我更願意認為周人南下走上農耕之路是必然的。大約在南遷前後,周人就已經使用青銅器製作農具,掌握了相當先進的農業生產力。2001年,一些植物考古專家從周原早期的土層中發現了大量碳化的農作物種子。經過研究,發現那時的周人已經掌握了先進的灌溉技術,因而能夠成功地大面積種植小麥。此外,粟和黍(兩種不同的小米)和大豆等也已經被廣泛種植。

今天看來,兩件事情徹底改變了周人的生活方式、觀念和視野,一句話,徹底改變了周人的命運,也改變了後來被稱作「漢」的那一大群人的命運。第一件事就是古公亶父帶領周人離開西北,進入岐山之南積極務農;第二件事就是武王克商。周朝先賢及奠基者周公旦的一系列思想言行,都是在這兩件大事的基礎上思考、總結、成形的。

有了土地,農耕成了從個人到社會、國家的首要支撐。而農耕既要靠天吃飯,又講求季節和辛勤的勞作。粒粒皆辛苦,於是節儉和勤勞一起,成了社會的美德。而總結了商人覆滅的經驗后,敬天保民、勤勉自律,從善如流,也就成了先賢為周人立下的道德座右銘。儒家聖典《尚書》的《無逸》、《康誥》等篇,記載了周公對成王的諄諄教誨,其中包含勤勞、節儉、自律、勿貪圖安逸、積極務農等等內容,也包括了敬天保民的思想。這些,基本都是儒家思想的源頭。

農耕讓周人的生活相對安定。一邊是生活起居安定,一邊是殷鑒不遠,於是,周公居安思危,開始琢磨禮樂事宜。禮就是尊卑有分,等級有別,老幼有尊,上下有序;土地的分封,權益的分配,權位的繼承等,都要按照一定的禮儀法度來進行。作為禮的體現之一,周朝有青銅禮器,不同等級之人使用不同的禮器。原為炊具的鼎,後來成為最顯赫的禮器,「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這一獨特的「藏禮於器」的方式,把一個社會的等級和秩序具體生動地展示了出來。

單有禮,會顯得冷漠乏味,於是需要樂來調劑。周公的樂是配合舞蹈的,有「象」舞的樂,「酌」舞的樂等。不知道那些舞蹈是什麼樣子,配合舞蹈的歌曲又有著怎樣的旋律,我想象,應該是十分的雍容美妙:既有威儀,又有柔姿;變化有方,和諧有度。

周公親自實踐了自己的禮樂思想。攝政六年後,他就還政成王,謹守君臣之禮。周公吐脯,生動體現了他身居高位卻依然克謹克謙的品性。他所制定的禮樂典章制度和他的思想,奠定了以漢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觀念根基。農耕勞作和居安思危,塑造了了中華民族的性格。古老的農作物種子,年復一年地被播撒。土地和種子的靈與肉,也反過來沉澱於中華民族的DNA里。

儒家的「禮」雖有著它的種種局限性,也已經進入中國歷史的博物館,但是它作為護衛著幾千年中華民族整體和諧的力道之一,卻有它的歷史價值和功勛在。從這個角度說,假如當年的孔子沒有竭力推行「克己復禮」,恐怕也不配作為中華民族的「靈魂工程師」。周公的思想和實踐,被孔子和孟子所繼承發揚,最終形成了仁義禮忠恕等一整套儒家的思想和觀念,熏陶出了中國古代乃至近代無數家國英雄,仁人志士。

回望我們祖先的搖籃血跡之地——周原,如今她依然姣好,沉靜而莊嚴地處立在渭水之濱。她青銅古色,綠禾青蔥,龜陶累累,流水依依……即便是那僅存的夯土地基,也在無聲地敘說著一個民族的故事,展現著她的隱忍、智慧,膽識和勇氣,揭示著一個民族幾千年生生不息、海納百川、輝煌接燦爛的秘密。


相關:

夏朝,我來自你謎一樣的故事

如果商周真的掉了個個兒……

英雄匆匆,漢朝的偶然與神功

我眼中的司馬懿及其身後的西晉

從隋文帝上榜說起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8-2-10 10:47
作家寫歷史,情調就是不一樣。
回復 libuqing 2018-2-10 14:27
相比漢族,我還是比較喜歡稱為華夏民族。
一是因為華的起源來自華胥氏。相傳華胥氏生女媧伏羲,女媧伏羲有子少典,少典娶有蟜氏,生炎黃二帝。所以都成華族。
二是夏朝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邑也是華夏祖地中國的發源地。
三是中國四書五經,提到的都是華族,華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云:「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
四是漢族只是漢朝開始的稱呼,而在西漢版圖劃分中,今東北各省,青海、甘肅、陝西、雲南等都是蠻夷之敵。如果僅以漢族,並不利於民族團結。但如果用華夏來說,華夏民族具有包容性,本就包容多個部落誕生。古代漢族往海外移民時自稱華夏人,由此產生「華人」一詞。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23 12: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