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下面這樣一條電郵:
——————————————————————————————Forwarding an interesting comments on the election:
* 比較奧巴馬與馬侃竟選口號和個人背境:
奧氏: 竟選口號「change !」-- 要改變:往哪變?
志在把美國變成徹頭徹尾的「福利」國, 大夥少工作, 少交稅, 齊來吃「大戶」---》年入五,六萬以上的都是共產對象;吃大鍋飯-- 》一起將美國變成「人民公社「。 把中國1958年的鬧劇搬到美國來上演, 哈哈! 可愛的奧巴馬從小吃福利吃過癮了。
個人背境(protection):根據他競選時的自述, 印尼養父從小教他要 「protect himself」。他說「他刻骨銘心記住養父的教導, 並影響他一生直到現在"。諸位, 弱殘匱乏貧賤才需要使出渾身解數來「保護」自己所擁有的絲毫利益,其心胸絕對容忍不了有他人往自己碗里兜里分點好處。這是從娘胎,遺傳及從小的家教中造就的心理,性格,信念和文化背景。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咱中國土話「龍生龍, 鳳生鳳, 老鼠生兒鑽地洞」可是不無道理的。
馬氏:竟選口號「Country First」—國家利益第一。
馬先生至少想到大家, 願意為國捐軀。
個人背境(Love and share): 當了二十年的兵,在越戰中為國效勞, 出生入死。他家庭富有,是他先祖的造化,也是自己生財有道。 人家不貪不搶不受賄,財富來路清白,何罪之有?只有宵小之輩才心中憤憤不平,以為劫富濟貧才是英雄。啥心態?咱中國大部分移民到此地,不就是要想多賺錢嗎?
從小在「Love and share --- 愛與分享」這種家庭與社會信仰環境下長大,樂於施而非受,崇尚事奉而非自衛。 這信仰理念亦是「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
話說到此就打住。 請有選舉權的諸位自行選擇我們下一任的總統。
【忍不住說幾句的大媽】
——————————————————————————————
回「大媽」的話:
就算馬先生真有您老誇得那麼好,他老人家畢竟已經七十有二。當然人家為了咱小民這「咸吃蘿蔔淡操心」的顧慮,專門從茫茫人海中千挑萬撿出個美女裴琳。可選總統畢竟不是選美!萬一「一樹梨花」的馬老四年中健康有個閃失,裴琳那付「美人肩」可是三軍總司令之大任所託?
大事兒不歸咱管,還是扯扯眼面前的雞毛蒜皮吧:大媽您孩子都成人了,俺可沒那福分,家裡兩個「少年維特」輪番兒地讓俺操心,真有點兒「按下葫蘆起來瓢」般難以應付。
話說開學頭天晚上,俺問兒子有什麼讓為娘簽字畫押的,沒承想遞過來的頭一份便是關於高中生免費索取避孕套的家長認可書。心中暗笑這校方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專挑俺的軟肋戳。當著兒子的面,卻不假思索地在選擇「NO"的同時,擲地有聲地拋出一句「Not an option(不是選項)!"喜出望外、卻未敢稍露聲色的是,兒子接了句:「I know".
前幾天裴琳在共和黨大會上的發言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俺坦率地告訴孩子俺對這位公眾人物身為母親的表現與價值觀不敢恭維。雖為她家私事,卻反映出其在社會責任方面的行為標準。
其一,裴琳「家中有女初長成」,十七歲未婚先孕、珠胎明結。就算這事兒全是伊甸園中蘋果的錯兒,未及成年、仍在家長監護下的孩子還是應該遵奉、領命於家長的決斷力啊,不然還讓家長給孩子簽什麼字、畫什麼押啊?且不說身為人母的裴琳在子女覬覦、初嘗禁果時是否曾經不厭其煩地耳提面命,孩子未婚先孕,莫非只有奉子成婚此路一條?過來人都知道,十七歲情竇初開的孩子,感情雖然純真,卻涉世未深、對後果之嚴重缺乏足夠的了解。尚無安身立命技能、自身尚屬被撫養人的兩位少年,如何擔當為人父母的職責?兩位學生少年產下的孩子,如非裴琳夫婦承擔養育費用,便會成為納稅人的公眾負擔。
再者,裴琳夫婦今年產下了第五個孩子。早在懷孕期間,裴琳夫婦就已然知曉孩子是唐氏症患兒。以裴琳夫婦高齡產子推斷,父母斷不能陪伴、照料這個患兒終生。沒有中止這次妊娠,或許為裴琳夫婦帶來尊重生命、仁者愛人的美譽。但對這個從出生便註定不健康的生命實則不公,尚且不論這個孩子將來又極可能成為社會公眾負擔的後備人選。負責乎?自私乎?
美女固然養眼,可是國璽、權杖所託之可靠人選?
"九斤宜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