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把子」練就飛翔的翅膀
「人到中年憶童趣」系列之一
宜修
星期天晚上,底蘊說要去公園跑步。為了和她步調一致,我推出許久未碰的自行車來,一併進了公園。
好久沒騎車了。飛身上車,就勢下坡……突然間感覺自己彷彿插上了翅膀,精神也隨之抖擻起來!
底蘊攆上來:「媽媽,從後面看,你很會騎車呢!」
「開玩笑!騎車可是我們這一代中國人的看家本事!不會騎車,倒讓人家懷疑是不是真從中國來的呢!」
「我是說,你看起來騎得非常skillful呢!你幾歲開始騎車的啊?」底蘊這句誇獎,讓為娘得意地打開了話匣子。
天啊!從大約九歲開始學騎車,俺的「騎齡」可著實不短了呢!記得母親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感慨:「我們那時候,整天忙工作。你們兄妹三人,什麼時候學的、用誰家的車學會的騎車,我可是一點兒都不知道!」
母親說得沒錯。我開始學騎車的時候,父親遠在幹校,母親帶著學生們在北京郊區農村「開門辦學」,一個月才回來一次。休息的那一天,她連處理自己的事都忙不完,哪兒有心思留意我們孩子們在院子里玩兒什麼啊?
正因為大人們顧不上孩子,放學后做完作業,院子里便是孩子們的天堂!邊玩兒,邊期盼著……不管是哪一家的大人騎車回家了,也不管是個什麼型號的自行車,我們便蜂擁而上地「劫」車。然後,依序輪流地圍著樓騎車轉圈兒,那份興奮毫不亞於初學走路的寶寶。這種興奮,來自於開始發現了另一個、能讓我們彷彿插上了翅膀飛翔的天地……
開始學騎車的小朋友,屁股後面總要跟著一個雙手按住後座、跟著車子屁顛兒屁顛兒地跑快跑慢,幫助騎車人找准平衡的人……每個人都被小夥伴兒這樣幫過,也都責無旁貸地幫助過其他小夥伴兒。回首琢磨:原來發小兒們之間的團結互助精神,是通過這樣的遊戲,相濡以沫地建立併發揚起來的。
那個年代,孩子們學騎車的最經典的形象,便是因為個頭兒小,不得不「掏著襠」騎----即將右腿穿過男車大梁下方的三角區,才能夠到右側的腳蹬。為此,學車的孩子必須整個身體向左側歪著、佝僂著,才能保證右腳「掏過襠」踩在右腳蹬上。「掏著襠」的騎法,兩腳只能一前一後的來回蹬,不能正常轉圈蹬。而左右手還得如常地扶在車把上。正因為如此,從車子前方平視:孩子們的頭部,只有眼睛以上,才稍稍露出一點兒在車把上方……而初學者的速度,則絲毫不在熟練騎手之下,那不僅僅是因為我們還沒掌握好速度與平衡的關係,更因為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跌份兒、掉價……
可就是這樣的「歪把子」騎法,卻成就了「自行車王國」幾億中國人日後熟練的車技。當年浩浩蕩蕩「自行車大軍」里的你,在海外這與自行車的接觸日漸疏遠的今天,曾記否:當年,你也曾有過這般「歪把子」的童趣!
自行車,我的愛。是你,讓我們插上了最早飛翔的翅膀!
二零一一年八月九日
錄於曼哈坦夏日周六為自行車開放的日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