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中國邊境爭議問題很多,光靠韜光養晦是解決不了的。必須發展武備,調整部署,強化軍力。武力不到,不會收復南疆失島; 仁慈友好, 不會換來領土回歸; 韜光養晦,不能等同無所作為; 富鄰政策,必須謹防養虎貽患; 威懾台獨,不能耽擱東海南海; 發展武備,不能忘記"槍桿裡面出主權"。
掃帚不到,灰塵照例, 不會自己跑掉。
(吳鉤轉貼 3-24-2009)
----------------------------------------------------------------------------
強悍! 中國可能出手6大絕招準備南海大動作
南海問題,面對菲越馬來印尼不斷往南海島礁移民墾殖、抓緊海空軍建設、引入外來勢力干涉的情況下,必須加緊準備解決,快速發展海空實力。
筆者有必要提出:仁慈友好,不會換來領土回歸;韜光養晦,不能等同無所作為; 富鄰政策,必須謹防養虎貽患; 威懾台獨,不能耽擱東海南海;發展武備,不能忘記"槍桿裡面出主權"。茲就收復海疆應該加快發展的有關武備,包括武器和軍事設施,提出確立南海空中絕對優勢的6步棋、6個方面。
第一、對比"環南海六國"的空中力量,中國要全面收復南沙非建航母不可.
目前與我有爭議的環南沙五小國的"正三代"機,合計86架。南海方面的空中力量對比,六國的五對對比情況顯示,馬來西亞和越南是南沙勁敵、主要敵手,具體的空軍力量對比,按照"空中作戰難度"排序則是:
1、"空中作戰難度"排序第一:馬來西亞同中國(廣空+海航)PK,中國有優勢,但非絕對。中方對於航母的依賴凸顯。
馬來西亞合計42架三代機,是"環南海五小國"中的、三代機最多的國家。包括:2002年訂購的18架蘇-30MKM多用途戰鬥機、還擁有8架F/A-18D和16架米格-29N戰鬥機在役。而且馬來西亞離開南沙群島很近,在竊據的彈丸礁有前進機場。而中國廣空、海航離開上述島礁很遠。
即便從永興島起飛計算,還有大約800公里。如果從海南島起飛計算,則距離大約1000公里。如果從廣東遂溪起飛計算,則距離大約1500公里左右。滯空能力和時間,空中持久戰能力,完全不一樣。
如果要解決馬來西亞竊據的南沙島礁的問題,筆者認為:必須發展航空母艦,非發展航母不可。否則,不但有鞭長莫及之虞,而且即便打敗馬來西亞空軍、佔領了彈丸礁等島礁,由於馬來西亞佔據地利,要長期駐守也有難處。馬來西亞占我彈丸礁等至少5個島礁。也有報道稱馬來西亞占我南沙5座島礁。
2、"空中作戰難度"排序第二:中國(廣空+海航)PK越南空軍,目前僅佔據優勢,但是未必是絕對優勢,因為越南佔據南沙島嶼28個以上,廣空、海航還要承擔台海任務,分心,有壓力。
越南擁有的空軍力量是目前南海方面最強制空及對海攻擊力量的之一,超視距戰機大約60架左右(含Su27系列、米格-23M鞭撻者),正三代機16架Su27系列。
越南空軍擁有1995年和1997年從俄羅斯採購的12架蘇一27SK/UBK殲擊/強擊機、2003年年底訂購的4架蘇-30MK多用途戰鬥機,越南藉助石油收入,其他Su系列還需續購中。另有升級的124架"米格-21比斯",40架"米格-23M",對地對海攻擊機包括70架"蘇-22",含2005年在烏克蘭改進04年從捷克購買的數架蘇-22串列雙座對地攻擊機10架(也有稱4架)。
越南空軍的精華是第370航空師,駐防在藩朗空軍基地,是蘇-27和蘇-30戰鬥機主要部署地,其下轄的第937團共有11架蘇-27戰鬥機(其中教練機3架),35架蘇-22M4戰鬥機(其中教練機4架)由370航空師統一負責指揮。
越南至少佔我28個南沙島礁。越南佔據我南沙島礁數目最多,南沙之爭,按照數目來說,首先是中越之爭。要全面奪回,缺少航母與有航母比較起來,也完全不一樣。
3、"空中作戰難度"排序第三的印尼。
中國(廣空+海航)PK印尼空軍,有較大優勢,但是也有地利不便。印尼空軍三代機合計28架。並有16架F-5E/F"虎"式戰鬥機,若干架A-4E"天鷹"攻擊機等老舊二代機、三代機則有12架F-16A/BBlock15OCU戰鬥機,新訂購的6架美國最新一代的F-16型戰鬥機。俄制蘇-27系列戰鬥機數量達到10架。印尼占我南沙島礁至少2個。
4、至於廣空和海航相對於菲律賓。中方肯定佔據絕對優勢,菲律賓只有5架二代殲擊機,三代機數目為零。完全不是廣空或者海航的對手。技術上看,菲佔中國島嶼是最容易收復的,可以優先收復的。我在《3架J11可全殲菲空軍》一文裡面有敘述。菲律賓占我南沙7島礁,中沙1個黃岩島與我有爭議。至於環南海五小國中的汶萊,其空軍戰力可以忽略不計。占我1個島礁。
第二、確立南海空中絕對優勢,必須走7步棋、涉及7方面
在廣空、海航還要承擔台海任務的背景下,必須大力發展海空軍,才能完全收復南沙,否則最多只夠收復菲律賓佔據的8島。就此筆者提出7步棋。
(一)、殲擊機攻擊機方面,海南島部署J8只能表明我們在南海取守勢、沒有進取心,應加快生產三代半的J11B和JH7A、轟油六和引進烏克蘭等國的伊爾加油機部署到海南島或永興島,J11B的作戰半徑為1500公里左右,JH7A作戰半徑為1650公里,目前是除轟六之外航程最長的作戰飛機。能完全有效覆蓋海南島各個爭議海域並保留有效的滯空能力和時間。輔之以加油機,則滯空時間、作戰半徑更長。而目前海南島陵水等機場的戰機是J8,天生航程短、滯空時間短,不加油作戰半徑僅僅在700公里左右。
即便加油,在滿負載狀態下航程也有限。J8系列較之于越南、馬來西亞、印尼配備的Su27系列、F16系列等戰機,根本不能有效確立我方在南海的絕對優勢。僅僅較之於菲律賓構成絕對優勢而已。這一局面,必須作為當務之急,儘快改變。否則,繼續部署J8的話,不但不足以抗衡越南等國的Su27/Su30戰機,而只能表明我們在南海取守勢。
按照目前大陸一年能夠生產J11系列17架(漢和數據)、JH7系列24架(網友按西飛國際年報推算)、J10系列24~54架(按兩條生產線推算)的生產能力,建議:1、將新增產的J11B或JH7優先南向部署、配置到海南島乃至永興島。2、有必要的話,將廣東遂溪基地的Su27系列戰機南調海南島或者永興島,而廣東遂溪則換裝新生產的J10系列戰機例如可能的、眾所期盼的J10B。
從南海的"三代機空中力量的對比"來說,如果我們海南島或永興島部署的Su27系列戰機超過30架,則足夠同越南空軍的三代機Su27/Su30/米格29等打平。
如果達到50架Su系列戰機部署海南島或永興島,則可以打平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等四國的三代機之和(菲律賓目前沒有三代機)。如果南海方面部署50~100架的三代機,加上加油機、預警機的使用,則可以確保南海上空尤其是南沙上空的、中國對於"爭議四國"的壓倒優勢。
(二)、空戰指管系統方面,有必要增產和進駐預警機到海南島
目前中方的預警機,主要部署南空的無錫碩放等針對台海的區域。但是,南海方面的部署,應該隨著預警機的增產,而部署南空或者海軍南海艦隊。1、目前越南、馬來西亞、印尼都沒有空軍的系統對抗能力(更不談最弱的菲律賓),我們可以在系統對抗方面,通過部署預警機例如KJ2000,取得空戰的系統對抗的優勢。
1、希望部署至少兩架KJ2000到海南。至於預警機的伊爾載機,鑒於俄羅斯漫天要價、拖延漲價的一貫的無賴式做法,可以從烏克蘭引進。我們的准盟國巴基斯坦已經從烏克蘭引進伊爾系列的加油機、運輸機。現有的空警系列預警機,可以以演習等方式南進,熟悉環境。
2、部署到南海方面的J11B等戰機,針對越南、馬來西亞、印尼配備的Su27系列戰機要形成單機優勢,則建議我南海艦隊及廣空的戰機"三代半化",也就是:換裝或者加裝無錫所已經於2008年度開發、完成驗證試飛的相控陣雷達。在雷達搜索範圍、反應能力、制空能力上勝過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的SU27/SU30系列戰機。進一步確保我們的優勢。
(三)、前出基地方面,繼續加快增建永興島機場適應Su30/J11B/JH7的強化型機堡,使戰機增加至少200~600公里的作戰半徑.
永興島較之於廣東遂溪Su27基地,前出南海大約六百公里。較之於海南島的陵水機場,前出大約200公里以內。將Su30/J11B/JH7等部署到永興島,等於南沙方向的作戰半徑增加200~600公里。儘管2008年9月加拿大漢和等軍刊報道了永興島擴建的情況。稱可部署Su30等戰機、5千噸以上級驅逐艦等。但從衛星圖片看,目前永興島機場的機庫只有四座。
只夠Su30戰機4架停放。筆者希望進一步擴建永興島機場。建議沿著永興島機場跑道的內側,至少再興建強化機堡十到十二座左右。加上現有的四座。就基本達到或者超過半個團Su式的空軍編製。僅此就已經達到或者超過越南空軍全部的Su27/Su30飛機總數。越南空軍是南沙相關五國中,Su27系列戰機最多的國家。
同時增建永興島的物資補給、淡水補給設施。目前光靠軍艦運送淡水,不能滿足擴建之後人員增加的需求。必須考慮擴建蓄水、集水(收集雨水)、糧食水果蔬菜副食等生產供應和儲備等措施和設施。
(四)、作為遠期規劃的建議,必須加快071系列兩棲攻擊艦/塢登艦建設,加快航母建設。
071系列的兩棲攻擊艦,能夠攜載直升機進行"直升機機降登陸"。這是南海奪島戰鬥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071大型塢登艦才建成第一艘,要形成足夠戰力還需要時間。有必要進一步增建。
直升機機降登陸,用於攻取類似中業島這樣只有四五百人居住、一兩百人駐守的島嶼而言,是有效的。
同時,解決南海問題,必須大力發展航母。一艘中型航母載有三代機50架計算,就超過了環南沙五小國三代機的一半以上。
(五)、作為遠期規劃的建議,海巡機方面,增產、發展中國的反潛海巡機前置部署到海南島方面.
海洋巡邏機目前在東海等地有。但是,在中國,反潛機的發展是缺門,必須發展、前置海南島部署。估計永興島太小,部署不了足夠編成的海巡機、空中反潛機。
(六)作為遠期規劃的建議,增強監視能力,建設中國的"廣域海上監視"(BAMS)無人機系統用於東海和南海爭議區.
中國疆域遼闊,海疆漫長,光靠海監船和艦艇巡視海疆,速度慢,船隻少,效率低。而美國和澳大利亞,在2007年度即已經開始招標"廣域海上監視"(BAMS)無人機系統。美國在2008年4月22日發表了決定採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提出的設計方案----以空軍採用的RQ-4BBlock20"全球鷹"為基礎改良成海軍用的"RQ-4N"。海軍的"BAMS"無人機將來計劃用作具有對艦攻擊能力的波音公司P-8"海神"巡邏機的有力補充。
全球鷹翼展39.9米,全長14.5米,最大起飛重量14.6噸,可以在2萬米高空飛行,最長滯空36小時,最大航程超過25000千米。而中國現在也擁有了成飛發展的"中國鷹"。也就是翔龍戰略無人機。正常起飛重量近7.5噸,其中有效載荷為650千克。該機的長度為14.3米,翼展約25米,巡航速度為750千米/小時,實用升限18000米,最大航程7000千米,滯空時間9.33小時。
該機的測試將在2009年度完成。加裝成熟技術的動目標指示雷達、光電頭和衛星通訊天線,可以實時傳輸數據回到監控站處理。該機尤其適合特定目標、地點的應急監視,以及緊急情況下快速大範圍的監視。
建議組建"南海航空兵"。也就是:有必要的話,將廣空和南海艦隊空軍,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專門負責巴士海峽、台島南部的安全,以及戰時進攻台島,一部分、也就是南海航空兵師,專負責南沙的收復、以及台海戰時用於防範南海方向來襲的敵人。這一點估計有爭議,但是有利於突出南海問題。這裡僅提出來大家爭鳴。
綜合起來看,環中國邊境,爭議問題很多。光靠韜光養晦解決不了的。必須發展武備,調整部署,強化軍力。武力不到,不會收復南疆失島。
2009年03月23日 [新聞大雜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