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很可能在信用泡沫還沒有完全破滅前就見證1萬億美元的消失。Charles Morris在他的新書《The Trillion Dollar Meltdown: Easy Money, High Rollers, and the Great Credit Crash》中闡述了這種觀點。他說,「不幸的是,次貸僅僅是資產減記的前奏,而資產減記的消息將在2008年頻繁出現。」
Nouriel Roubini在今年2月份就提出了1萬億美元的預期。隨後,瑞銀(UBS)的喬治-瑪格納斯(George Magnus),《金融時報》的副主編和首席經濟評論員的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和高盛也做出了同樣的預期。
Nouriel Roubini還引用了某銀行高層的分析結果來計算損失。結果表明,違約和減記的損失將分攤給債務人,金融機構和投資者。
1. 債務人的損失
債務人的損失主要來自於房價的下跌和隨之而來的強制拍賣,以及房建商和其他相關公司的破產。特別是強制拍賣造成的損失是無法恢復的。
2. 金融機構的損失
金融機構的損失包括房貸銀行和交易商的破產以及資產減記。
3. 投資者的損失
投資者的損失是從持有的房貸證券的違約和持有破產的房建和房貸公司的股票所產生的。
到現在為止,資產減記的損失約為2,320億,這些損失在經濟衰退還沒有開始就產生了。到經濟衰退結束時,所有以上3類損失的總和可能達到1萬億。而這是很可能發生的,特別是如果此次衰退的程度與1973-1975或者1980-1985年相同。
此外,以上的計算中還沒有包括那些非房貸的損失。如:商業地產的貸款損失、消費信貸(車貸、信用卡、學生貸款)的損失、槓桿貸款(leveraged loans)的損失,市政債券的違約或損耗的損失、商業和行業貸款的損失、公司債券違約的損失以及與之相關的信用違約掉期(CDS)的損失。這些損失會減少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資產,限制他們借貸的能力,從而造成信用緊縮,最終變成GDP(產出、生產和收入)的降低。
不管怎麼看,我們都處於剛剛開始發現和減記各種損失的階段,而我們必將面對自大蕭條以來20年中最嚴重的衰退。因此,最近股票市場在Bear Stearns后的部分反彈只是一種錯覺,信用市場和貨幣市場的情況依然非常緊張,對疲軟的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重擊還沒有到達最強烈的時候,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