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錢,錢 [2008/03]
清明節快到了,在比較迷信的媽媽的建議下,我向老公建議給他國內家裡匯一點燒香錢,一部份給他媽,一小部分給他老家的親戚,用作上墳時買香,買錢紙的錢吧。老公採納了我的建議。但匯多少呢?老公說200人民幣給老家,1000人民幣給他媽。(現聲明一下:我們小家庭並不富裕,原來兩人都讀書,老公一年前才找到工作,我邊帶小孩邊經營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生意。)我覺得他說的少了一點,建議他老家給500 (他老家屬邊遠山區,生活水準低),他媽給2000。老公又採納了我的建議。於是給他家打電話,叫提供銀行帳號。
電話里,我聽我小姑子問匯多少,老公說給媽2000,老家給500。小姑子驚呼「那麼少啊!」她的話可暈死我了!上香錢這麼多還嫌少,以前老公讀書期間小姑子給老家寄錢時也是200或300這樣的。這次他哥給500總比她給的數強些吧。
為什麼嫌低呢?可能認為我們在國外,「錢就像從樹上摘下來一樣吧」(引用我原同事的話。)他們可不知道我們在國外自己都是多麼省的。
晚上又給我媽打個電話問好。我媽電話里問我能不能再寄幾瓶那種高級護膚品給我妹(聖誕節前寄了三瓶,好貴的護膚品呀,我自己都捨不得用的,我原來也告訴我媽這是高質量很貴的東西),她說我妹用了覺得很好。我聽了就暈了。我說,媽,那種護膚品很貴呀。一年一度買一些送妹妹還行,長期供應我經濟就承受不了了,畢竟我們收入不高,還要養家養小孩的。我媽聽了直說:「也是,也是。」 我又對我媽說,以前我在國內收入比較高,妹妹上學我接濟她,還有畢業後為了她好找工作,花6600給她做激光治療近視手術,我都認了,可現在我收入不高,還有小孩要養,領高薪的妹妹要理解一下我才行。忽然回想起去年回國時,這位領高薪的妹妹也沒買什麼讓我小孩高興高興,有種虧虧的感覺。
國內的人情風真讓我有點受不了,我有個姐姐在外企,工資較高,也還靠貸款在大都市供房的。可春節回家,就像大款樣的給封包,買高檔禮品送人(可我去年回國時沒得她什麼,她沒送給我或我小孩,我也不想要,怕增加她負擔)。
另一位親戚呢,98年在我出國前便宜買下我一套房,20萬的房賣10萬給她,她當時給了5萬,說有錢時給另外5萬。這5萬一欠就是十年啊,而期間她自己又另外買了一套按揭房供著。弄得我都不想賣這套房了,她聽到風聲,前幾天趕緊付了2萬拖著。
唉,人在國外,大家都以為我好有錢來著,都想來沾沾光。現在忽然有點恨自己給老公提的那個寄錢買香的建議-----早知這樣,跟本不要跟他們提寄錢的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