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iningsnow [2008/02]
- 第一步 [2008/02]
- 創造新生活 [2008/03]
自從創造了古代文明后,現代的中國人還在不斷地為人類創造著新的生活。
三月的加拿大雖然是寒風凜冽,冰雪覆蓋,可在房地產市場卻是一片火熱的沸騰。已經醞釀了數年之久的地產項目---- 學院花園豪華公寓即將開盤了。
三月六日是開始發放樓花的預售號碼的日子,當那些房產代理人躊躇滿志,興緻盎然地來到發售地點時,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一條由上百房產代理人組成的長龍早已排在辦公室的門外。
無論是本地出生的,或者是剛剛步入地產界的,所有的代理們都是驚愕,然後是拿起電話,不管講什麼語言,都能聽到一個熟悉英語發音CHINESE。
再接著到來的新聞媒體,由CBC, CTV, CITYTV 和眾多的中文報刊雜誌,在攝像機,照相機的閃爍燈光中,一張張的面孔幾乎全是黃皮膚。顯然,在這個樓盤的第一天發售中,亞裔房產代理們已成為焦點。
在當天的午間新聞中,上鏡的就是一個華裔房產代理,世界日報,明報等報刊也先後採訪了華裔和韓國的經紀人。據估計,排在前六十名內的華裔經紀人佔40%,韓國經紀人30%。
整個加拿大的房地產市場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經歷了一個高點后,就一路下滑,萎靡不振。在香港的歸屬成為全球的焦點后,一批一批的香港人開始把業務從亞洲轉向北美后,才使得加拿大的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在香港回歸前,位於西海岸的溫哥華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走出了困境,開始了新的一輪攀升。
從上世紀末開始,隨著加拿大移民政策的轉變,中國大陸的移民潮又一次開始衝擊這個原始而又已經發達的國家時,這裡的房地產市場出現了一個長期的上漲浪。由此而產生了與之相關的新事物------- 排隊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一個新的職業,排隊出現在近兩年。準確地講是房地產經紀人為了取得炒樓花的優先權,而在樓盤開盤前組織人力,在樓花即將發售的地點,採用僱用人員蹲點,排隊,監督和組織等形式的活動。
這種排隊看似十分簡單,也不需要過多的知識和技能。然而,就是在去年的一次樓花搶購中,幾個華裔房產經紀人就因一時的疏忽而輸給了對手。其實在這其中又有著很多不可言喻的秘籍和商機,同時又需要極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通過對排隊的深入觀察和摸底,在此作一簡單介紹:
首先是選擇時機,迅速出擊,快速成型隊伍。在了解了開發商的發售時間后,對樓盤的整體市場定位進行分析,估計購房者的意願,因為加拿大的房市不像中國,搞不好時有可能粘在手上的。在樓花開售前的適當時間,搶佔制高點,最好是在前十名內把自己的隊伍建立起來,而且能招來較多的經紀人同時來排隊。排隊的時間過早會增加排隊的成本,稍晚一點有可能丟失最好的位置。
在這次樓花炒作中,幾個華裔經紀人出其不意地在一個周末的下午建起了隊伍,當時在街頭的幾個人看到后,不問三七二十一,緊跟著就排了上來,並且搶到了很前面的名次。當開發商發現后就詢問情況,才知道這些人並沒有接受任何委託,只是街頭的流浪漢。遂給了他們一些「煙酒」費,也算讓他們退出了隊伍。可誰知第二天又有了更多的流浪漢們一下子湧來,又佔據了前二十名的位子,這回他們變得聰明了,賣位子,凡想排在他們位子的人須付出兩百元的費用。
其次是隊伍成型后的維持和管理。為了保持隊列的有效性和公平性,這個隊伍需要選出一些人來管理,監督。有的人只在哪裡放把椅子,然後就等著拿號了。可後來的人是不認可椅子作為隊列的成員,這就要求隊列的定期點名。起初是一天兩次點名,隨著人數的增加,點名的次數就要不斷增加,直到一天有六次。而到了發號的前一天,點名的頻度會更高,從每小時一次,變成每半小時一次。凡是一次點名不到者即可就被從名單中刪除,而且監督的人員會更多。
在以往的樓花發售時,就有因點名的制度有漏洞,結果到發號的前一天夜間,已經排了五天的隊伍被另外幾個房產經紀人給衝散,而這幾個人火中取栗,得到了最前面的位置,結果在一次的交易中猛賺了十多萬元。
據說這種排隊的職業最早在加拿大的興起是在哥倫比亞省,由於當地的工業相對欠發達,很多的華人都在從事與銷售有關的行業,而樓盤的銷售又是一個很有挑戰的產品。為了能夠將樓盤銷出個好價錢,開發商就利用房產經紀人來進行炒作,直到最後把樓花的炒作變成了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的新職業。
很多在加拿大從業多年的老牌房產經紀人說,這樣的炒作樓花是前所未有的,在網路經濟已經成形的今天,這樣的炒作是不可思議的。
而那些華裔的經紀人認為,為了客戶的需求,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為了自己的利益,我們要做別人沒做過的,沒做到的。
但有的經紀人承認,有些費用的增加是對購房者的不合理支出,但他們也讓出了部分的個人利益。
而這些排隊的從業者則明白:有時候「羊毛是會長在牛身上的!」。
更多的本地人認為:這也是華人給西方電子商務時代下的新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