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聯大的兩個笑星

作者:qxw66  於 2025-9-27 03: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小澤在聯合國發言太有喜感了---1. 沒有中國支持,俄羅斯什麼都不是 2. 莫斯科懼怕美國 3. 美國有能力讓中國迫使俄羅斯停戰。
1. 「沒有中國支持,俄羅斯什麼都不是」
  • 話語功能:削弱俄羅斯的戰略自主性,把其描繪成「中國的附庸」。

  • 潛台詞:如果中國撤回支持,俄羅斯將失去戰爭能力——這是一種戰略綁架式話語

  • 喜感來源:把一個核大國簡化為「靠中國續命」,像是把地緣政治變成了「充值遊戲」。

2. 「莫斯科懼怕美國」
  • 話語功能:強化美國的威懾力,暗示俄羅斯的戰略行為是「恐懼驅動」。

  • 潛台詞:俄羅斯不是主動進攻者,而是被動反應者,缺乏戰略自信。

  • 喜感來源:把複雜的安全博弈簡化為「心理劇」,像是在演《紙牌屋》的情緒片段。

3. 「美國有能力讓中國迫使俄羅斯停戰」
  • 話語功能:構建一種地緣槓桿幻想:美國→中國→俄羅斯,彷彿國際關係是齒輪傳動。

  • 潛台詞:美國可以通過中國間接控制俄烏戰局——這是一種戰略投射的幻想性語言

  • 喜感來源:把三邊關係變成「領導批示—下級執行」的官場劇,像是聯合國成了「地緣政治辦公室」。

    總結:這不是分析,這是表演

    澤連斯基的發言不是為了說服聯合國代表,而是為了製造國際輿論節奏,讓烏克蘭繼續佔據道義高地。他的語言風格融合了:

    • 喜劇演員的節奏感:抖包袱、斷句、誇張。

    • 政治家的戰略意圖:動員、挑釁、綁定。

    • 話語藝術家的情緒調度:製造共鳴、引發反應、搶佔敘事權。

    當政治人物用舞台語言重塑地緣認知,外交場合就變成了情緒劇場。

  • ================

  • 特朗普在聯大嘲笑俄羅斯---一個星期可以結束的戰爭你們打了三年

  • 1. 歷史對照的諷刺性
    • 越南戰爭持續近20年,美國投入數百萬兵力、數千億美元,最終卻以撤軍告終。

    • 你用「一個星期也沒打下越南」來回應「俄羅斯三年沒結束戰爭」,本質上是揭示:戰爭從來不是效率問題,而是結構問題。

    2. 話語邏輯的反轉
    • 特朗普用「一個星期就能結束」來羞辱俄羅斯,試圖展示美國的戰略優越。

    • 你則用越南戰爭提醒他:美國自己也曾陷入泥潭,何來資格嘲諷他國?

    3. 情緒節奏的對沖

    • 特朗普的語氣是「嘲諷+優越」,你的回應是「冷靜+諷刺」,形成語言上的「情緒反擊波」。

    • 這不是爭論,而是話語節奏的對沖藝術

  • 阿富汗:美國戰爭話語的最大反諷

  • 1. 戰爭時間:2001–2021,整整20年
    • 比俄羅斯打烏克蘭還多了17年。

    • 而且是全球最強軍事力量對一個貧窮國家的塔利班,結果卻是「撤退+政權崩潰」。

    2. 戰略目標模糊,戰術節奏混亂
    • 從「反恐」到「建國」再到「撤軍」,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目標不斷漂移。

    • 最終塔利班在美軍撤退後不到兩周就重新掌權,堪稱「戰略幻滅」。

    3. 話語失效與認知斷裂
    • 當特朗普在聯合國嘲諷俄羅斯「戰爭拖太久」,他忘了美國自己在阿富汗的戰爭不僅拖得更久,而且結果更尷尬。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7 03: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