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什麼是低氧運動?低氧運動有什麼特點?低氧運動有哪些鍛煉方法?為什麼生命在於低氧呢?
什麼是低氧運動?
如果說有有氧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即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那麼,低氧運動就是指通過體育鍛煉減少氧氣對人體的供應,即在鍛煉過程中,人體減少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
簡單說,低氧運動的目的,是通過躺著鍛煉深呼吸,進入超極低氧狀態,減緩各種生理機能的運行。那麼,什麼是超極低氧呢?簡單說,呼吸頻率很低,低到十幾分鐘至幾十分鐘呼吸一次,就是超極低氧狀態。進入超極低氧狀態后,不但呼吸頻率會明顯下降,體溫,脈搏,血氧飽合度也會明顯下降。
這裡的低氧運動,並不是指在高原、低氧室、或戴阻氧面罩5等等,在低氧環境中運動。在低氧環境中運動本質上還是有氧運動。這裡的低氧運動,是指以躺著鍛煉深呼吸為主,輔之以其它鍛煉方法,逐漸主動降低人體對氧氣的需求。可降低到正常耗氧量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記住,低氧不是缺氧。低氧是夠了不需要,缺氧是需要得不到。通過低氧運動,雖然極大減少了對氧氣的攝入,生理處於低血氧狀態,但低血氧對應低需求,人體也並不缺氧,依舊保持生理上的動態平衡,沒有不適感。
掙得多花的多,掙得少花的少。人體能處於低氧狀態而無不適感,是因為通過內向性體育鍛煉,關停減緩了某些生理機能的運行,處於待機狀態,休養生息,減少了對氧氣的需求所致。
記住,低氧不是無氧。人必須依靠氧氣生存,無氧人就死了。低氧就是低氧,即使低到正常耗氧量的幾百倍,也還是有氧氣的持續攝入與最低存在,繼續保持生機潛伏。
記住,低氧不是閉氣。呼吸頻率幾十分鐘一次,不是閉息幾十分鐘,不是每隔幾十分鐘呼吸一次。而是氣若遊絲,若斷若續,用幾十分鐘持續完成一次呼吸的過程。
低氧運動的目的,就是要進入超極低氧狀態,把呼吸頻率降低到十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呼吸一次,甚至更久時間,以主動減少人體對氧氣的需求。進入超極低氧狀態時,呼吸頻率明顯降低,相應的血氧飽和度、新陳代謝、體溫、脈搏、也會隨之降低。
當人從超極低氧狀態中脫離后,隨著運動量增加,各生理機能恢復正常運行,耗氧量也會明顯上升,血氧飽和度、新陳代謝、體溫、脈搏、也會恢復正常狀態。
經常在超級低氧狀態中浸淫,人體的攝氧能力,與人體的降氧能力,運動水平,精神狀態,智力水平,都會明顯得到提升。
成年人靜息時,每分鐘呼吸12--20次。以平均靜息頻率每分鐘16次計算,一天24小時,要呼吸2.3萬次。考慮到每天還要活動,不只靜息,所以每天呼吸大約3萬次左右。鍛煉有素的低氧運動者,當能進入超低氧狀態,可以做到30分鐘呼吸一次,如果持續鍛煉一天24小時,只需要呼吸48次。耗氧量可降到原來的幾百倍,甚至上千倍。
低氧運動與有氧運動,兩者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是一組良性循環,而且轉化效果非常好。低氧運動能讓身體放鬆到極限,有氧運動能讓身體收緊到極限。經常做有氧運動身體素質好的人,若進行低氧運動鍛煉,會比身體素質差的人更容易進入超低氧狀態。只進行低氧運動鍛煉,也會進入超低氧狀態,但進度會慢一些。經常進入超低氧狀態,會明顯提升有氧運動水平。
當有氧運動水平卡在某個瓶頸,很難寸進時,不妨練練低氧運動,肯定會有意外驚喜。特別是競技運動員更值得一試,相信我,沒錯的。經常進入超低氧狀態,對運動員的明傷暗疾也會有特殊康復作用。
既能動的起來,又能靜的下去,陰陽互補,兩條腿走路,有氧運動與低氧運動雙管齊下,是健身養生的最好方式。
低氧運動有什麼特點?
低氧運動的唯一目的,是進入超極低氧狀態,低氧運動的主要方式,是躺在床上鍛煉深呼吸。低氧運動的養生功效,能保高壽得長生突破人體壽限。低氧運動有如下特點:1,簡單安全,普適性強。2,自動發生,一勞久逸。3,過量有益,晝夜鍛煉。4,舒適愉悅,越來越閑。
1,簡單安全,普適性強。
有氧運動是一把雙刃劍,在獲得養生效果的同時,也會帶來各種運動損傷,年齡越大越要小心。比如膝關節損傷,八九成與都運動過度有關。但躺在床上鍛煉深呼吸,不傷腿不傷膝,沒有運動損傷,不憂劫色劫財,不慮風吹日晒,簡單易學,安全方便,經濟節省。低氧運動不但養生效果最好,普適性也最強,是適合全民推廣的健身養生運動。
男女老少,強弱病殘,哪怕腦癱卧床不起,截肢拄拐坐輪椅,都人人可練,人人可以。只要有正常呼吸,只要能堅持練習,任何人都可以進入超低氧狀態,但身體素質好的人會快一些,身體素質差的人會慢一些。
進入過超低氧狀態后,與行走坐立間都隨時可以進入微呼微吸狀態,持續鍛煉養生。坐在辦公桌前,對著電腦一邊打字思考,構圖編程,一邊就可以做微呼微吸,就算同事老闆對面盯著看,也看不出任何異常。
總之,只要不開口說話,肢體活動幅度不大,不做劇烈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微呼微吸。比如敲打鍵盤,思考問題,看攤賣菜,開會上課,等車坐車,緩步行走,聽歌看書看視頻,刨幺鬥地主下象棋玩電子遊戲,都不妨礙做微呼微吸。我說的這些,我都體驗過。
所以,無論販夫走卒,明星白領,各色人等,低氧運動都是養生最適宜的方法。
2,一勞久逸,自動健身。
養生要收穫良好功效,必須做到持之以恆,任何方法都不能例外。低氧運動可以通過前期的一勞,養成生理習慣,做到後期的久逸,在夜裡睡眠時自動進入超低氧狀態,滿足持之以恆養生的要求。所有養生方法中,唯超低氧現象能養成生理習慣,自動發生,自動養生。所以,採用低氧運動養生,不但養生效果最好,而且成本最底,效益最高。
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有氧運動要做到持之以恆,每天都要靠自律來提醒強迫自己,常有掙扎抵觸心理,只是在疾病死亡更大的威脅下,兩害相權取其輕,才不得已而運動。有氧運動,通常是在白天進行,還會與工作學習爭時。所以,受主觀心理情緒和客觀生活需要干擾,有氧運動要做到持之以恆較困難。有氧運動水平再好,鍛煉的時間再久,每天也都要靠心理驅動才能持之以恆,無法養成生理習慣自動發生
低氧運動要做到持之以恆,相對容易很多。首先,低氧氧運動主要以躺著鍛煉深呼吸為主,通常在睡前醒後進行,時間充裕,鍛煉方便,醒了就練,不用特意準備。其次,呼吸無時不在,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鍛煉,且並不影響任何工作。雖然超低氧狀態只有在卧姿時才可以進入,但行走坐立時也可以鍛煉深呼吸奠定堅實基礎。當能進入超低氧狀態后,再鍛煉深呼吸就能經常進入微呼微吸狀態,持續養生。此為低氧運動做到持之以恆先天便利條件之一。
然而,一勞永逸,自動健身,才是低氧運動最為特異之處。低氧運動的目的是進入超低氧狀態。超低氧狀態能養成生理習慣,在睡眠時自動進入,持之以恆養生健身。低氧運動初期鍛煉時,進入超低氧狀態比較困難,偶爾才能進入一次。但隨著鍛煉水平的提高,進入的頻率會越來越頻繁。這個時候,會出現一種特異的生理現象,即不必主動追求,刻意鍛煉,人在睡眠時也常會自動進入超低氧狀態。
因為,人在睡眠時,都是淺呼吸,但長期進行低氧運動,躺著鍛煉深呼吸有素,能養成下意識深呼吸習慣,在睡眠時也會不知不覺進行深呼吸。無論任何人,只要能在睡眠時做深呼吸,就一定能自動進入超低氧狀態。但是,只有經過低氧運動鍛煉的人,才能在睡眠時進行深呼吸,未經鍛煉的人是做不到的。
3,過量有益,越過越有。
食補、葯補、有氧運動、按摩針灸、理療光電,養生的方法千樣萬樣,各有不同,但有一樣是相同的,就是都不能過量。適量有益,過量成害,除了低氧運動,任何養生方法過量都會損害健康。
有氧運動對身體有益,但不能過量,美食對身體有益,但不能過量,保健品對身體有益,但不能過量……。所有對身體有益的養生事物,無論食物、藥物、還是有氧運動等等,都要適可而止,都不能過量,過量就有害,——除了低氧運動。
種地割稻、搬磚扛水泥等各種體力勞動,養生效果之所以不如,跑步游泳,打球廣場舞等各種體育運動,原因無它,——只在於運動量不同。體育運動是為了健身,量可以適可而止,體力勞動是為了生活,過量也要堅持。勞動要能適量,健身效果與運動一樣,運動要是過量,和體力勞動沒啥區別。
各種勞動或運動,雖然動作各異,但都是朝三暮四的變化,養生效果上沒有高低之分,只在於運動量多少。只要都能做到運動適量,瑜伽不比搬磚高明,廣場舞與扛水泥一樣,要是累了就能收工,種地也上養生榜。適可而止,不能過量,是各種有氧運動必須共同遵守的養生原則。
越低氧越長壽,越過量越有益。超低氧狀態持續幾天幾夜,不但不會對身體有害,而且越久越有益,有氧運動持續幾天幾夜,只會要了人的性命,所以要適可而止。與有氧運動截然不同,低氧運動不但允許過量,也追求過量,也能過量,越過量對身體越有益,越低氧壽命越長。
生命在於低氧一節里對此有具體論證。
4,愉悅舒適,愜意悠然。
有氧累低氧閑,冰火兩重天。有氧運動越來越累,運動時心跳加速,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運動后肌肉酸痛,口乾舌燥。低氧運動越來越閑,進入超低氧狀態時,保持時間越久,越愉悅舒適,愜意悠然,闊淡輕安。脫離超低氧狀態后,津液滋生,精力充沛,雀躍欲動,渾身充滿無窮活力。
結構決定行為,所有的能量都沿著最小阻力之路進行。健身要做到持之以恆,需要想盡一切辦法,減小自律路上的阻力。人的天性好逸惡勞,有氧運動會導致人體乏累酸痛,產生厭惡抗拒心理,加大自律的阻力難度,所以做到持之以恆很難。低氧運動主要是躺在床上鍛煉深呼吸,輕鬆簡單不乏不累。當進入超低氧狀態后,更是愉悅舒適,飄飄若仙,所以做到持之以恆要容易很多。
有氧運動乏累苦痛,養生錦上添花,效果非常有限。低氧運動輕鬆愉悅,養生雪中送炭,效果妙不可言。優勝劣敗,低氧運動必將超越有氧運動,成為養生的主流方法。
省時省力成本低,養生第一回報高。效果最好,性價比最高的養生方法,是低氧運動。
低氧運動有哪些鍛煉方法?
坐著也能鍛煉深呼吸,站著也能鍛煉深呼吸,但唯有躺著鍛煉深呼吸才能進入超低氧狀態。所以,低氧運動的主要方式,是以躺著鍛煉深呼吸為主,以坐立鍛煉深呼吸為輔。低氧運動簡單易行,但如跑步一樣,技術要領也是有的。不按照技術要領操作,躺著鍛煉深呼吸再久,也還是有氧運動,也進入不了超低氧狀態。
關於低氧運動,目前最系統完善,能重複可驗證,最具有有實踐性的的技術總結,當屬氣夢低氧術。
坐立皆錯,唯有修卧。氣夢低氧術最先指出,唯有卧姿才能進入超低氧狀態。但凡採用坐立姿勢鍛煉的低氧方法,都是自誤誤人,都無法進入超低氧狀態,也無法長時間保持,是養生領域最大的坑。無論是哪種打坐站樁方法,養生效果都有,都比不鍛煉強,但養生效果也都普通無奇。
彼此不融,互為其根。氣夢低氧術最先指出,根據鍛煉的方式不同,超低氧狀態能衍變成兩種生理狀態。一種是調動真氣(生物電能量),一種是心息合一(超低氧狀態)。這兩種狀態可以互相促進,但絕不會同時發生。能經常進入超低氧狀態的人,也很容易做到調動真氣。但有人若說在冥想入定的時候,還可以神遊物外,那只有一個原因,他在撒謊。
作為一種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超低氧技術,氣夢低氧術顛覆了許多傳統的養生修行觀念。傳統裡面有精華,但真心不多,十有八九都是糟粕。不明白的,想想太極拳。
為什麼坐立姿鍛煉深呼吸進入不了超低氧狀態呢?
深呼吸鍛煉,是植物神經強壯健康的最好鍛煉方式。當植物神經強壯健康,又能徹底放鬆的時候,人就可以進入超低氧狀態,而這必須要採用卧姿。
坐立姿放鬆不如卧姿好,這練功者都知道。但讓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採用坐立姿放鬆,對於練功來講,絕非是好與差的問題,根本是成與敗的問題。坐立姿無法放鬆,根本不是靠勤修苦練就能解決的問題,任何方法也都解決不了。而只要躺下,採用卧姿修鍊,比任何放鬆方法都管用。
如果說人體是一部汽車,心臟就是發動機,氧氣血液是能量,植物神經就是身體里的檔位。卧姿是空擋,坐姿是一檔,立姿是二擋。只有處於空擋的卧姿,肌肉骨骼植物神經才能徹底放鬆下來,最大限度減少對氧氣的需求,進入超低氧狀態。
要想維持坐立姿,身體就不能徹底放鬆,總有部分肌肉群與植物神經處於做功的緊張狀態,需要維持相當的耗氧量,就不會進入超低氧狀態。人處於坐立姿時,會出現一種必有的生理現象,坐立不能安睡。
坐立不能安睡,沒有人可以在保持坐立姿的時候進入安睡狀態,只能是臨睡狀態。一旦由臨睡狀態轉入安睡狀態,就會保持不住坐立姿。不能安睡意味什麼?意味著肌肉骨骼植物神經處於緊張狀態,耗氧量增加。人只有採用卧姿才能安睡,因為肌肉骨骼植物神經得到了徹底放鬆,耗氧量也大大減少。
所有說打坐也能進入超低氧狀態的人,都是自欺欺人之談。這些人在保持坐立姿時都無法進入安睡狀態,而安睡還只是普通低氧狀態。人只有在卧姿才能安睡,所以,也只有在卧姿才能進入超低氧狀態。
為什麼坐立姿進入不了超低氧狀態?
原因如下:坐立不能放鬆,所以不能安睡,安睡唯有放鬆的卧姿。卧姿安睡還只是普通低氧。坐立姿連普通低氧都達不到,又如何能做到超極低氧。
2023「低氧與健康」科學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