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書里看,這些科技的進展其實是50個人的努力成果,絕不是斯萬特一個人的功勞,但斯萬特的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是成功的一個關鍵,不可替代。所以得獎名至實歸。
書寫得很好,風趣。。。一個人,一本書,風趣也算一種最高褒獎了。。。翻譯的特別好,令人吃驚。仔細一看,翻譯者是高級專業人士。。。難怪,但翻譯是一種再創作,他作為專業人士,文筆不次於專業作家。
書名是為了抓眼球,但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但如果老老實實,《我的古人類基因研究生涯》,應該就沒人讀了。
從照片看,斯萬特可謂其貌不揚。。。也難怪老婆上來沒看上他,不過還算聰明,和別人生了兩個小孩后,再回頭是岸。。。斯萬特書里也不避隱私。。。有點回憶錄的感覺。書中大量專業考慮,看得出裡面有大量邏輯推理,而且為了簡明,作者的邏輯推論很是跳躍,讓你看了幾遍還是雲里霧裡的。但這還不是最要緊,更糟糕的是讀者不是基因科學專家,所以只能糊裡糊塗看下去拉倒了。
不過斯萬特的團隊里,聰明人乃至天才還真多,估計很多人智商都超過140了。。。
人類的祖先在600萬年前和黑猩猩分道揚鑣,被稱為智人,地點應該是在非洲。。。之後不斷演化出各種分支,不斷向世界擴散,速度越來越快。。斯萬特用了『替代人』來代表人類祖先這唯一獨存的一支。而其他分支的人都滅絕了。
為什麼會發生滅絕?生存環境變化當然是一種可能,但更大的可能還是人類族群間的廝殺。。。從發現的骨頭大多是敲碎看,原始人很可能是為了敲骨吸髓。在一萬多年人類農業革命之前的狩獵時期,人真可能就是吃人的。
因為那個時候,人類群體可能不會超千過萬,單獨生存若干萬年後,各個群體各自的基因變化是不同的。。。這些的某一些骨頭被發現,檢測其基因,就可以劃為一種人,尼安德特只是其中一個。。。尼安德特人可能是最晚滅絕的一個(3萬年前)。。。除了尼安德特,斯萬特團隊還研究了丹尼索瓦人,因為技術的進步,後者研究要比前者順利了很多。
但幾十萬年的獨立演化造成的基因差別不足以防止他們可以雜交產生可以繼續繁殖的下一代。人類和猩猩獨立發展了600萬年,應該是不能雜交了。。。最明顯的理由是遺傳基因數目人類來了條染色體,原因是人類在進化是把兩條染色體合二為一了。
所以我們看到一些人類演化路線圖,不斷的分叉。。。不是太準確,因為分叉之後還可以雜交。。。結果是,現代人類仍然有一些非替代人的基因,比如尼安德特人在歐亞人當中基因比例1-4%,僅僅非洲人沒有。丹尼索瓦人基因則僅僅在南太平洋人當中比較多(<6%)。
我覺得人類關於尼安德特人研究仍然只是古人類基因學的開始。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中國發現的北京人,藍田人,元謀人。。。都是走出非洲更早的人群,他們的基因有沒有留下一點仍然是問題。如果能夠萃取DNA,那有望回答。
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好還是壞?好的一面據說是適應了環境,增強了免疫,但很多現代疾病據說和它們有關。。。但如果這樣,非洲人就不生那些病了?有可能。當年殖民主義者喜歡抓黑奴,據說就是因為身體好,惡劣環境下扛得住,換個人早死了。
以後人類會不會繼續分化呢?人類會演化---為了適應新環境。但不會分化了,因為現在地球太小了,人類全部混雜了。就好像以前一個縣一種方言,而現在連上海話都在迅速消亡。。。幫助陌生人為什麼會那麼享受,原來因為這個!但過猶不及。。。不要作為義務和負擔。。。這也是幫助非陌生人愉悅的效果反而較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