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遠的歷史角度講,這次金磚擴員標誌著百年,甚至是五百年大變局。因為這預示著自從哥倫布新大陸大發現以來西方全球化霸權殖民掠奪奴役殺害剝削侵略凌辱時代終將走入歷史。
從這個意義上講,整個發展中世界都是贏家,而剩下來的國家,則是輸家。當然最大的輸家是美國,其次,是五眼聯盟和歐洲為代表的西方列強。
但是這樣的歷史格局是比較長的,而這個過程至少還需要上百年。而就短期效果言,金磚擴員贏輸家大多在這23個申請加入的這些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阿根廷、孟加拉國、巴林、白俄羅斯、玻利維亞、古巴、埃及、衣索比亞、宏都拉斯、印度尼西亞、伊朗、哈薩克、科威特、摩洛哥、奈及利亞、巴勒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委內瑞拉和越南。
不用說,申請成功的六國是贏家,其餘國家則是輸家。但是有些國家成功是板上釘釘的。比如沙特和伊朗,所以消息傳來,也沒有什麼驚喜,所以也談不上是贏家。而失敗的17國呢,大多數本來也是不抱著太大希望,所以也談不上多少失望。
因為相對來說,意外成功的才是贏家,按次序算,衣索比亞排第一,其次是阿聯酋,埃及,阿根廷。意外不成功的是輸家,按次序算,印尼排第一,其次是泰國,奈及利亞,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當然,來日方長,明年可以繼續努力。畢竟金磚五國胃口有限,一下子吃進太多國家,棘手的事情會增加,而且也顯得掉價。
印度要求五國為常任理事國,具有一票否決權,但其他國家對此不感興趣,印度只能作罷。本來印度可能秉持討好西方的動機,反對擴員,但直至最後發現沒啥好處,對自己反而非常不利,而且格外孤家寡人,也難以成功,所以聰明的放棄。印度就算可以作妖整個發展中國家,西方又能拿出什麼籌碼呢?沒有。哪何苦呢?印度和中國過不去,美歐的好處多多,比如美國在核工業,軍工,航天,高科技,都給予了大量幫助,以提升印度和中國的競爭實力。最近印度首先了月球登陸南極,有網友指出是美國大力幫助的結果。當然,可以理解的是,美國和印度會儘力淡化這種幫助。
金磚五國自己當然不可能是輸家,只能是贏家,因為是輸家就掀桌子了。如果不是巴西力挺,阿根廷說不定有點懸,因為很可能不久要上台的右翼領導人是妥妥的美國代理人。所以中俄無法不擔心。尤其中國,和阿根廷貨幣互換,等於是在給阿根廷崩潰的經濟打氣輸血,很可能不久後會雞飛蛋打,血本無歸。
衣索比亞很窮,但地理位置重要,和中國關係特別好,也沒有變天讓中國掉坑裡的風險。如果以後傳出中國建立軍事基地,也不會讓人大吃一驚。衣索比亞和埃及和水資源的衝突。但是兩個一起加入,有利於緩和矛盾。兩個非洲國家加入,也算南非的面子和功勞了。
阿聯酋和中國越走越近,中國當然支持。印度沒有力挺的國家。巴基斯坦沒加入,印度就不算失敗。中東國家和印度關係不錯,所以印度不輸。至於俄羅斯,影響不得不說,有點式微了。這表現在白俄沒能加入,哈薩克俄羅斯也一定支持了,同樣不成功。但這兩國力量不夠大,雖然和中國很友好,但在以眾更具實力國家都無法加入情況下,中國也是愛莫能助了。還有委內瑞拉,和中俄友好,也算富裕,但顯然名額被阿根廷擠掉了。
阿根廷多年前是發達國家,但是在美國的規則下,不能發展工業,只能掉進中等發展陷阱。。。這個教訓全球共睹,所以發展中國家只能在中國領導下,打破美國主導的規則,得到發展,而不是在美國果品公司里種香蕉,永遠窮下去,沒有出頭之日,而只能偷渡美國。
有一個說法是,雖然現在阿根廷右翼領導人領先,但阿根廷加入金磚多少有點支持現在台上左翼,當然這個因素能不能扭轉乾坤,是個疑問。另外,除了阿根廷比較特殊外,所有新成員都是在中東海外穆斯林。。。重點一目了然。另外,除了伊朗,亞洲全軍皆墨,尤其是東盟。。。中國顯然沒有力挺亞洲。為什麼?除了名額有限外,亞洲被美國滲透實在太嚴重,可以說是拉一個倒一個。。。而印尼看上去要上台的主又是一個親美派。如果金磚拉印尼加入,到時候是另外一個類似印度的搗亂鬼。
中國以前內戰,紅軍有四個方面軍,解放軍有四野,現在發展中國家算是有11路軍了。
比較八卦和好笑的,是莫迪看到南非只派出部長到機場歡迎就不肯下飛機(也算空前絕後的外交風波了),結果南非只好派出副總統去機場。。。當然莫迪確實是氣,因為習是南非總統親自到機場歡迎的。人比人,氣死人,南非以最高軍禮向習致敬,看上去是非常的喜感。。。習則老神在在,忍住沒有破涕為笑---那樣就失禮了。萬里迎鵝毛,禮輕情誼重。南非總統還真是親華,估計就連洪森都趕不上。。。以後他來中國,習就難辦了,難道還要自己去機場?金磚擴員的宣布,本來應該是主持國南非的事,但南非居然把這一榮耀讓給老習了,以凸顯其老大的地位。。。
美國是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