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內卷是一個錯綜複雜的概念,雖然一般把惡性競爭說成內卷大抵錯不到哪裡去。
一個共同體內部的惡性競爭。西方和中國競爭,在全球看來,是內卷。二次大戰,是不是內卷?不算,因為一個共同體內部的惡性競爭仍然不是內卷的定義,只有在一個利益共同體的內部的惡性競爭,而且這個內卷也僅是對這個利益共同體而言的。而全球顯然沒有形成利益共同體,中共拚命叫喚命運共同體,西方越聽越覺得是你丫想逃,沒門。
很多人把高考說成內卷,沒有那麼簡單的。因為所謂惡性競爭,包括了兩個方面,一個是結果可能的不合理,一個是競爭的代價太大。
比武招親,最後兩個選手是兄弟的話,這個家族很可能會內卷了,比如結果一死一傷。這甚至對招親方言也是一種內卷。如果其中弱方用陰招取勝,那更是了。
高考裡面當然有些惡性競爭。。。。但代價有限,結果大體合理。。。看到女教師脫鞋給考生,生病考生在醫院一個人考試,幾個人監考。。。都很讓人感動。
那,那些惡性競爭,應試教育,補習班,刷題。。。當然不怎麼樣,但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有人用高科技眼鏡作弊,抓出來處罰是禁考三年,太輕了。高考不算內卷,因為沒有比它更好的選拔辦法。
插隊朋友招工,有點內卷,因為很多人活動得手,好工礦,早走人。有門路的不需要內卷,像王安憶,父母讀書人,40年代覺得沒出路了,吃飯都成問題,一咬牙,一跺腳,投奔了叛匪新四軍(名聲哪裡好了?),不想革命很快成功了。所以王插隊地區縣委付書記是愛女託付人,招工當然沒問題了。。。所以進了徐州文工團。但至少95%不會有這樣的門路。找慰問團或者其他權力機構是怎麼運作的?偶只記得一個傳說故事,怎麼也忘不了---一個名叫陳得皋的,很帥氣,鼻子高的要命,綽號---德國兵。一次和同學在廁所議論招工的貓膩,氣憤的罵起來---唐阿姨(她掌握了招工大權)這個ZHABI!出了廁所,沒想到唐阿姨也從女廁所出來,一個照面,狠狠瞪了他一眼---意思,你丫等著!
但是仍然有人不知道這個貓膩,如何內卷的,只能選擇躺平。。。偶現在儘管已經老奸巨猾了至少一萬倍,仍然無法解讀其中奧妙,連當年十幾歲少年都不如!偶到了任何地方,任何時候,都只能躺平。偶不內卷,因為沒有這個本事。吃虧必然,所以儘管表現避其他人好很多,一點沒有用,晚一年離開農村,而且進了差得多的工廠。但是現在說到內卷,說實在的,不算。因為就國家這個利益共同體,哪個進哪個工廠差不多,說不定會鑽營的朋友進大廠礦於國家更有利。此外,知青內部的競爭也不是壞事,因為精力早已過剩,學點鑽營術也是好的。
但是現在中國普遍的送禮,關係,不可能沒有內卷。更不要說高校研究機構這種地方了,姜。。。沒有內卷本事,在復旦應該躺平。。。但居然有殺人本事,哇嚇。。。偶連這個本事也沒有。但還是不應該殺一個對自己生命沒有威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