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上海男孩們課間無聊時常玩的一種發泄過剩精力的鬧騰把戲:大家聚集在牆角,外圍的死命朝堵在角落裡的身上擠,一邊擠一邊有節奏地喊:「軋!軋!軋!軋煞老娘有飯吃!」特別在冷天,這算得是一種熱身運動。上海人還有『軋鬧猛』的說法,就是指人喜歡湊熱鬧。
外灘跨年的慘劇,實在是國人『軋鬧猛』的結果。有關報導稱:
================================================================
上海外灘人踩人慘劇,有多名目擊者表示,在事發時看見有年輕人擁擠起鬨,甚至在有人跌倒后,他們更高呼「加油往前擠」,令場面一發不可收拾。《京華時報》引述殷女士表示,她一家7口當晚來到外灘,雖然3個大人儘力去保護孩子,但她12歲的兒子還是不幸受傷。殷女士說,在台階上有幾個年輕人在那裡起鬨擁擠。很快就有女孩子摔倒、尖叫,然後人就這樣一層層倒下去。另一名目擊者余萍表示,當時觀景平台的斜坡上下都擠滿了人,還有幾個年輕人擁擠起鬨,讓人「加油往前擠」,上下的人流擠在一起,是導致踩踏的主要原因。有網友則表示,當時就在陳毅廣場牆邊,幾個站在牆上的年輕人,正在不斷嬉笑著讓人「加油!往前擠!前面還有空」,平台上的警察維持秩序將人群向下趕,平台下的人不明就裡依然往上涌,事故就發生在衝突之中。- See more at: http://news./china/2015/01/02/1473501.html#sthash.D4MYiQ57.dpuf==================================================================中國人是和諧文化,人和人之間沒有距離,結果到處擁擠不堪,比如有些招聘會,有次河南石窯公園免費,頓時人山人海,都是給我沙丁魚人頭攢動深刻印象的鏡頭。還有一個深刻印象的圖片是河南人賣血排隊,人和人完全0距離貼抱在一起。
反觀歐美白人,是隱私文化,人和人間有距離。不同文化的人最適距離不同,據說印度人和白人說話,印度人會不斷前進,而白人則不斷後退。
洋奴也沒閑著,跑出來說紐約時代廣場如何如何,好像美國警察還真能做什麼好事,美國警察除了殺掉你,別的好事真不多。白人不會踐踏死,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接受人擠人,把他們丟到外灘,他們早嚇跑了。白人擠成沙丁魚人頭攢動,完全沒有這種可能。
這裡的公共汽車不賣票的很多,駕駛員不聞不問,但稍微有點擠,就堅決不讓你上車了。
這是文化差別,也可能和人口密度有關係。比如印度人,比中國人還要和諧。如果你和他們住一起,他們直接把你冰箱里的東西和諧了。印度人最和諧的例子,可能是爬火車了。結果,印度人踐踏死的情況,就比中國嚴重。「軋煞老娘有飯吃」,是上海佬的遊戲,但外灘跨年的受害人,大概沒多少人有上海戶口。所以,「軋煞老娘有飯吃」,其實是中國文化。上海老娘倒沒有軋煞,鄉下小姑娘軋煞掉很多。可嘆的是,逝者都是在最好年齡段,如果軋煞了老幫菜,或者殘廢人士,對國家倒是做出了貢獻,現在可好,中國現在年輕人已經開始短缺,特別是女孩子,缺口三千萬,現在一下子損失那麼多,慘慘慘。當然,最慘的還是那些朋友差不多都是獨生子女,他一死,二老的一生期盼完全破滅了。毫不奇怪,諸葛亮們現在全跑出來了,上海當局千夫所指。我只能說:可惜諸葛亮們沒有當上海市長。具體到這次悲劇,必然的因素是很久大家都麻痹了,因為沒有類似的悲劇近年發生。偶然的因素則更多,最明顯的是:燈展的地址變了,人們不知道,所以大家照去。但公安方面一定知道,所以就放鬆了警惕,沒有準備足夠的力量。但無論如何,除了預先的防範,各大城市公安部門必須有隨時的監控,並能夠火速處理這類突發事件。除了慘痛的教訓,我不認為這場悲劇哪個特別值得譴責,哪怕是那討厭的起鬨小青年,他們固然淺薄無知又無聊,但畢竟他們不知道會有如此後果。唯一讓人憤慨的是,人命關天,這麼大的事情,上海的報紙居然把它放小小角落裡,有點令人髮指了。這當然應該頭版頭條。韓正和市長,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雖然其實已經於事無補,但心到了,應該算可圈可點, 說白了,這種事情發生在其他國家,沒有人會跑出來的,所謂民主,就是沒人負責。比較應該做檢討的,倒應該是有關負責這類事物的副市長。中國現在正在高歌猛進,上海尤其令人矚目,看了網上這次的燈光秀,精彩的幾乎讓人為中國,上海驕傲了。但是,樂極生悲,現在,中國,上海,摔了一大跤,非常的灰頭土臉。前面還有二跤,一個是火災,還有一個是公寓樓倒掉,還好沒死人,僅僅成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