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一部《黃飛鴻》---談黃飛鴻系列電影 [2008/01]
- 香蕉蛋糕 [2008/01]
- 髒字連篇的古漢語 [2008/01]
- 中國複姓大全 [2008/01]
- 要申請學校去上學 [2008/01]
- 新銳2007天涯上刀光劍影的100條激進言論 [2008/01]
- 終於開博客了 [2008/01]
??
????談到具體的武俠電影,我以為必先談[黃飛鴻],這就好比寫武俠小說的人,總把司馬遷的《史記·遊俠列傳》列為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這並非是說江湖的意義要得到廟堂之上的首肯,更絕非表示武俠的精神要服從於體制的概念之下,而是說雖然武俠的最大意義在於反抗和張揚,但打破的最終目的卻永遠在於重建,少年的輕狂也終究會被中年的穩重和老年的睿智所替代,反叛的精神與正統意義上對人格的界定註定殊途同歸。
??
????從前讀書時,我們很愛聽一個複姓歐陽,名字和作派都很有俠氣的老師講課,印象很深的是一次這個老師講到,她去一個古寺,看到很多雕塑,寺門口把守的是面目猙獰的小鬼,一層層地走進去,先看到兇惡的金剛,威猛的羅漢,再往裡是慈悲端莊的菩薩,然後看到笑容可掬的彌勒佛,最後坐在最正中的,是以博大胸懷包容世間一切罪惡的佛祖。由此便想到中國人在其中寄託的人生哲學,人生的境界當是從橫眉怒目,即金剛的境界而始,到寶相莊嚴,即佛的境界而終。至於飛揚跋扈的狀態,則乾脆就是連門都沒得進的門外小鬼。
??
??
????我想,[黃飛鴻]縱然達不到寶相莊嚴的地步,至少也是中國武俠電影中最接近這一境界的一個。
??
??
????黃飛鴻在歷史上確有其人,生於清末廣東佛山,最著名的弟子是梁寬與林世榮(即電影中的豬肉榮),十三姨的原型則是其妻莫桂蘭。黃飛鴻在歷史上留下眾多的傳奇故事,由袁和平執導,徐克監製的[鐵馬鎦]中,少年黃飛鴻流落廣州在街頭賣藝,遭到幾名大漢圍攻而被黃飛鴻擊退的情節就是少年黃飛鴻的真實經歷。一次,19歲的黃飛鴻在西樵官山墟的一家當鋪夜宿,遇到賊人打劫,黃單槍匹馬,擊退數十強盜,被傳為一時佳話。寶芝林並非從其父黃麟英手中接管,而是由黃飛鴻自己創辦,徐克電影里所表現的黃飛鴻與劉永福的友情則緣自一次黃飛鴻為劉永福治傷,后被劉永福聘為黑旗軍技擊總教練。黃飛鴻生平最大的一件事迹是曾隨劉永福赴台灣抗日保台,失敗后返粵。晚年,寶芝林於1924年的廣東商團暴亂中遭火劫被焚毀,黃飛鴻也就此憂鬱成疾,於1925年病逝,享年65歲。
??
????黃飛鴻的一生尚武崇德,俠骨熱腸,死後在廣東民間一直聲名不墮,被看作是真正俠義道的代表人物。而後來也正是以廣東文化為根基的香港,將黃飛鴻真正推到了俠之大者的地位之上。
??
????黃飛鴻最早被搬上銀幕是1949年關德興的[黃飛鴻鞭風滅燭],由胡鵬導演,從此這一形象也因關德興的精彩演繹而深入人心,從此黃飛鴻成為正義與俠道的代名詞。關德興最後一次出演黃飛鴻是在1980年的[林世榮]中,片中黃飛鴻一邊與人打鬥,一邊舉重若輕地書下「仁者無敵」四字,這一幕可說是關德興所演繹的那個隱忍而又豁達,武功超絕又深具長者之風的黃飛鴻的最佳縮影。在關德興不再出演黃飛鴻之後,黃飛鴻的電影也被翻拍過幾次,但都很不成功,因為在人們的心目中,關德興的形象早已與黃飛鴻這個名字不可分割。
??
??
????後來看過一次國外媒體因為武俠片而採訪中國電影人的紀錄片,看到包括吳宇森,李安,成龍在內的很多人在提到「黃飛鴻」三字時,眼中堅定,振奮,執著的神氣,自己也頗為感動。可以感受到的是在他們那裡,黃飛鴻不是一個名字,也不僅僅是一個救人於困厄的俠士,而是他們所堅持的一種精神,或者所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這就是關德興時代的黃飛鴻在中國人心目中的普遍印象。這種情況在90年代初的時候才在兩位中國電影界的奇才手中發生了改變,這兩個人就是李連杰與徐克。
??
??
????當時的徐克在新藝城工作,李連杰則是嘉禾的簽約演員。很多公司找徐克拍戲,但徐克一般不會同意,因為他不想把公司之間的關係搞複雜,後來嘉禾找到徐克,請他和李連杰合作,徐克馬上就答應了,他說李連杰是「中國之寶」,可以破例,於是就說,合作可以,但要按徐克的方式來拍,於是拍了一部電影,就是91年推出的[黃飛鴻]。
??
??
????當時關德興尚未去世(關德興卒於1996年),[黃飛鴻]拍竣之後,也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結果看完之後吃驚到說不出話來,看到了一部他完全料想不到的[黃飛鴻]。徐克的黃飛鴻完全不同於關德興的那個行俠仗義的黃飛鴻,這個黃飛鴻更真實,更人性化,他會有自己的局限,會有自己的痛苦和茫然,但眼界也更寬廣,心胸更博大,與關德興那個鋤惡揚善的黃飛鴻相比,徐克的黃飛鴻具有更多的是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悲壯感和厚重感。
??
????李連杰的黃飛鴻也不同於關德興的壯年黃飛鴻,這個黃飛鴻不再是一個無往不勝的完人,而是一個在青年時代生逢亂世而不得不向壯年的心態去轉變的黃飛鴻,他對責任的承擔是被動的,但一旦承擔了,也就義無反顧。
??
????[黃飛鴻]系列在徐克這裡一共拍了6集,最好的是前兩集,第三集[獅王爭霸]稍遜,但也算得上經典。我和朋友討論過一、二集哪一部更好的問題,最後的結論是第二集更完美一些,但第一集相比之下,更具有一種雖然略為粗糙但卻最為強烈的情感力量,就像是當時鬱郁不得志的吳宇森憤而拍出[英雄本色]一樣,[黃飛鴻]也實在是徐克多年沉積的情感與理想的一次爆發,而[黃飛鴻]系列從第三集開始走下坡路,也是因為前兩集的感情實在過於投入之故。
??
????影片甫一開始,便定下了徐克的黃飛鴻電影以覺醒,奮發為底色的基調,日出東方的壯麗背景讓人想起梁啟超《少年中國說》中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的意境,而徐克所要描繪的,也正是一個「少年中國」的情狀。雄渾的大鼓伴以林子祥極具男性氣魄的調子,徐克試圖對「中國精神」重新確立的野心,在這一幕中一覽無餘。
??
????值得一提的是,實際上這個在中國內地拍攝的場面李連杰未能到場,幾個黃飛鴻半身或者臉部的特寫鏡頭,都是後來在香港補拍的。
??
??
????香港,一百五十年間一直華洋共處,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碰撞香港人體會尤深。而面對西方文明的衝擊何去何從,如何選擇與接受,自身的文化如何傳承與改進的問題,則是現代中國人的最大心結。
??
????所以影片在以大寫意式的畫面確立影片的主體精神之後,便將視角投向現實。影片開始即是一群傳教士在街頭招搖而過,大唱「阿來路亞」,旁邊茶樓上的中國樂班探頭一看,連忙招呼同伴猛拉二胡,把洋人的歌聲壓下去,從這象徵的一幕開始,中國近代史上中西文化碰撞的命題,就一直成為[黃飛鴻]電影的最大主題。
??
????徐克身在香港,但對於任何華人而言,大中華才是中國人真正的精神皈依,所以黃飛鴻所隱喻的還是整個中華民族的處境,這點從黃飛鴻身邊的角色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豬肉榮是正直,有一腔熱血但卻視野狹小的中國人,牙嚓蘇是接受西方教育但卻丟失了民族文化根基的中國人,只有從英國歸來的十三姨介於兩種文化之間,成為黃飛鴻覺醒的最大指引者,而對於十三姨來說,黃飛鴻則是她的情感皈依,象徵著無論如何,再先進的文明與思想都必須依附於本民族的精神之上。
??
????黃飛鴻則是在一種特定的歷史下,徐克所希望的中國人形象,他少年老成,平和持重,但歷史的局限使他的眼界註定是狹小的,然而他的人格和心境卻使他可以本能地選擇一條光明正確的道路,他沒有像片中的很多角色一樣,或固足自封,自欺欺人,或完全放棄自我,甚至出賣靈魂,而是不斷學習新生事物,開闊眼界,一旦發現自身的局限與謬誤,即立刻決心改變。他在親眼目睹火槍的強大后,反思之後便說出「一定要變」的話來。在這個人物身上,你可以看到徐克所說的那種「以今日之我打敗昨日之我」的進取精神,也看得到「思則悟,悟則行,行則高遠」的中國人的理想人格縮影。
??
??
????對於西方文明,徐克以影片中不同的外國人物,勢力作為象徵,片中出現的外國人,有誘騙中國人去金山賣苦力的騙子,有列強的軍艦,但也有真心來中國佈道的傳教士,甚至最後為保護黃飛鴻而死。[男兒當自強]中,部分西方人成為中國革命精神與實質上的援助者,[獅王爭霸]以利益的角度描寫中國與西方的關係,[王者之風]中的西方則是侵略性的,但總而言之,徐克始終強調的是理性,即智慧的清明,分得清舶來的文化哪些可以為我所用,哪些應該拒絕,自己的文化哪些應該堅持,放棄,或者改良。其中最具深意的還是第一集的結尾一幕,黃飛鴻與一官員站在落日的餘輝下,黃飛鴻問,你說這世上真有金山嗎?那人反問,如果有金山的話,那些洋人為什麼還要來這裡?黃飛鴻則說,也許我們已經站在金山上了。實際上自近代以來,中國人面對先進的西方文明大體上來說是一個迷失的過程,而徐克對此的態度,在此已經不言自明了。
??
????很有意思的是,徐克本人的氣質也頗似黃飛鴻,接受的是西方的現代教育,以一人之力使香港的電影特技水準突飛猛進,但精神氣質卻是遠比眾多本土的藝術家更親近中國文化,徐克曾經說過一些話,大意是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能學得一點,已足以受益終生,只是現在因為經濟和其他的原因,令我們自卑,但只要我們不斷進步,堅持自我,便仍可以像中國歷史上那些輝煌的篇章里的中國人一樣,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黃飛鴻]系列,就是對這段話的最好影像詮釋。
??
??
????與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相比,影片更大的主題是對中國人某些民族劣根性的批判,以及對這些劣根性形成源頭的探討。像第四集[王者之風]中,徐克在歌頌抵禦外侮的志士的同時,也仍然在批判不肯睜眼看世界的愚昧民眾。第一集中邱建國帶領的沙河幫,奴顏卑膝,吃裡扒外,對弱者囂張跋扈,對外則全無人骨,這個角色的孬勁讓每個人看到他被塞進火爐時都感到了大快人心。但,這一類本性惡劣的人物並不是徐克批判的對象。
??
????徐克始終在強調的,是歷史和人物的悲劇性。
??
??
????[男兒當自強]中被陸浩東錯殺的小女孩是一個悲劇,她本可以像你我一樣有著成長和幸福的權利,然而她生下來的環境決定了她只能成為白蓮教也即是愚昧的犧牲品,於是面對陸浩東的槍口,她自稱神功護體,挺身而出,而後應聲而倒。
??
??
????納蘭元術是悲劇,這個在整個系列里最讓我心折的配角之一,他視野開闊,武功超絕,可說離英雄只有一步之遙,但他卻始終擺脫不了對清庭的愚忠,看到西方人對革命黨的支持,便轉而幫助白蓮教,最終死於黃飛鴻之手,我甚至想,是他的滿族身份造就了他的悲劇。納蘭元術下令砍斷電線桿一幕,有著讓人落淚的悲愴感。
??
????在那樣一個亂世里,不成為悲劇的人又有多少呢?[男兒當自強]中有一幕是納蘭元術到英國使館抓捕革命黨,門口是一個個的白蓮教徒,那些臉上不乏忠義,話語也不乏慷慨正直,可是,他們卻是無知的,是一個愚昧時代的犧牲品。
??
????所以王小波才說,無知是最大的罪惡。愚昧,始終是徐克最大的批判對象。
??
??
????[獅王爭霸]中的趙天霸在街巷上大打出手,殺傷多人後再將獅青奪回,他的狂笑伴隨著哀傷的音樂。魯迅曾經說,所有人困在一個黑屋子裡,沒有人覺得不對,可是有一個人發現了,那麼他是最痛苦的一個,因為沒有人理解他。此時的徐克就是這樣。
??
??
????但是魯迅又說,如果這個人的吶喊驚醒了少數的幾個人的話,那麼誰又知道沒有大家一起弄破這個牢籠的可能呢?所以徐克是讓人尊敬的,他承擔了與智慧同時而來的痛苦和責任,更具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
??
????以趙天霸的角色為代表,影片多次表現了那些毫無意義的內鬥,更特別彰顯了這些鬥爭者樂此不疲的醜態。我相信這種表現是有著現實意義的,君不見,如今網路上以左派右派中間派自居者,哪幾個是真的抱定了立場,不過是沒事做,選擇一個陣營,還是要斗。不僅要斗,還要兵不血刃地斗,安安全全地在虛擬世界里斗。相鬥,其樂無窮也,不知曾幾何時,這話竟成了我們的又一心結?!
??
??
????鬼腳七先前何嘗不是趙天霸式的人物,幸而他遇到的是黃飛鴻,也幸而他先斷了一條腿而後又被治好。可是,天下能那麼幸運的人又有多少呢?
??
??
????而其中刻劃最深,最具力度的悲劇人物,還是任世官飾演的嚴振東。
??
??
????這個混雜著高貴與屈辱,驕傲與自卑,交替著正義與反派的角色,不僅是[黃飛鴻]系列,以及徐克電影中最具深度的一個配角,甚至也可以說是中國電影中最具感染力的角色之一。
??
??
????前段時間,徐克在戛納接受我們的採訪時講到,武俠片就是五湖四海,就應該有各種各樣的方言。這時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那個操一口山東話的落魄武師。
??
????距第一次在電影里看到嚴振東也有好多年了,後來再回想起這個角色,對這個人物的感情也發生了很多變化。記得曾和一個朋友爭吵過,朋友說他是悲劇英雄,而我則認為他只是一個江湖敗類。現在倒是明白了這種區別的原因,當時我年少輕狂,對人的屈服無法忍受,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而我那朋友年齡不小,涉世已深,自是對人的妥協抱有更寬容的態度。
??
????無論如何,嚴振東和英雄是不搭界的,但他的卑劣是一個悲劇,這一點從影片中黃飛鴻(也即是徐克)對他的態度中也可以看出。嚴振東被火槍打死後,黃飛鴻抱著將死的嚴振東,聽他說出「咱們的功夫再好,也敵不過洋槍」的遺言,眼睛里滿是悲哀。
??
??
????這讓我想起[七武士]中的久藏同樣被火槍打死時,一個孩子在大雨里大哭,我覺得那個哭的人其實就是黑澤明。而黃飛鴻對嚴振東的悲哀,實際上也就是徐克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
????嚴振東的武功是鐵布衫,徐克從一開始就在暗示他的「守」,然而他既守不住武功,又守不住人格。黃飛鴻的武功大開大闔,和他的思想一樣是自由的,然而他的節操卻是堅守的。
??
??
????影片著力表現的,是嚴振東一步步屈從於命運的擺布,最後人格盡毀的過程。嚴振東帶著弟子梁寬,流落嶺南,空有一身武功,卻連頓飯都吃不上(真應了[東邪西毒]中歐陽峰對洪七的揶揄!),此時他決心挑戰黃飛鴻,「在佛山打出名堂」,之後又寄身於沙河幫,以「為天下人伸張正義」來當作自欺的借口,其實人一旦跪下,又怎麼還站得起來?一個人連眼皮底下的正義都沒有,還奢談什麼天下?
??
??
????為什麼總是身居高位的人最容易妥協,低頭?因為他們輸不起,這就是[霸王別姬]中霸王跪下求饒而虞姬卻可以堅守終生的原因,段小樓威武一世,恰遇文革這樣摧殘一切人性的災難,一旦低頭便尊嚴盡毀,支持人格的依託已然不在。而程蝶衣則是一生受盡欺辱,挫折,排斥,被視為另類。他一生不曾凌駕於他人之上,所以他即便被打倒,被唾棄,被壓制,內心的信念卻絕不肯屈服。
??
??
????儘管在這樣持續的悲劇中,便是勇士也在不斷地動搖,[男兒當自強]中的陸浩東絕望到逃都不想逃了,「他們為了個泥菩薩連命都不要」,「跑到哪裡去?」但結尾徐克還是讓孫中山吟出「但願朝陽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的祝願,「男兒當自強」的意味在這一幕中到達頂點,也昭示了光明終將到來的信念與決心。真的勇士,終究沒有低頭。
??
??
????[黃飛鴻]的藝術成就與其群英匯萃的強大陣容是分不開的,黃沾的詞曲,林子祥的高歌,奚仲文的美術,麥子善的剪輯,黃岳泰和劉偉強的攝影,眾多主角配角的精彩演繹,都堪稱前所未有的精彩,這裡重點談一下影片的武打與表演。
??
??
????拍[黃飛鴻]時徐克最早請的是劉家良和劉家榮,劉家良之父劉湛是林世榮弟子,所以算得上黃飛鴻的真正傳人,但兩人合作並不愉快,原因是劉家良不肯變通,動轍便將徐克視為外行。以至於後來袁和平感慨說,武俠片有四大忌,其中最忌的就是武師,因為他們總以為電影里的打就是真打,觀念無法改變,但電影和真打終究是不同的,畢竟武術是生活的範疇,而電影是藝術,是高於生活的。電影中的武打,是藝術化了的武打,如同中國人的美學,是「在意不在形」的。
??
??
????於是就無法溝通,徐克要黃飛鴻跳起來踢無影腳,劉家良就大為不屑,說「這樣的電影放出去,我們洪拳十萬弟子都會笑死。」徐克不以為然,「我的電影拍給全世界幾千萬的人看。」這樣的分歧也不奇怪,劉家良只是一介武夫,而徐克則是藝術家,他也不是要拍黃飛鴻的傳記片,而是要借用這個人物來表達自己的理想,兩人想的境界相差不可以道里計。終於劉家良被炒掉,換上袁祥仁,但袁祥仁設計的動作又不符合徐克的標準,袁祥仁只好找了哥哥袁和平幫忙,這樣才拍成,最後[黃飛鴻]的武指屬名就是袁祥仁和劉家榮。
??
??
????最早看[黃飛鴻]時,我便疑心有些場面是袁祥仁設計不出的,武指中我一直推崇袁和平和程小東,因為我覺得兩人是惟一有著「神來之筆」的武術指導,也是惟一可以打出藝術感的人。我不知道袁和平的文化水平怎麼樣,大概是不會高,但我覺得袁和平要是去搞藝術,成就也一定不會低,至少去搞音樂絕不會錯。他設計出來的武打節奏感極佳,有一種好的打擊樂式的美感。一場好的武打中,形體的舒展,方位,速度力度的轉換,擊中與阻擋在效果上的差異,動與靜的對比,鏡頭剪輯出來的音樂感,甚至包括背景的轉換,一切都成為這一打鬥交響樂中的一個個音符,這真正是以藝術的標準來對待武打的態度,幾近於金庸小說中的描寫了。
??
??
????如同藝術的最高境界無不是返璞歸真,武術指導的水準,在一些小動作的處理上就足以高下立判。[黃飛鴻]結尾有一幕是黃飛鴻以腳挑起步槍,一個側翻躲在柱后的動作,雖然簡單,但這份節奏感是別人無論如何複製不出來的。還有一個黃飛鴻凌空三腳的鏡頭,李連杰沒練過跆拳道,是踢不出來的,於是就用剪輯的方法,先從正面拍,李連杰躍起左右各踢一腳,馬上切入側面,接第三腳的凌空側踢,時間,角度,力度,無不拿捏得恰到好處,端的是大師手筆,舉重若輕。到第二集,李連杰與甄子丹比棍,更是[黃飛鴻]系列武打中的華彩樂章。片中袁和平將鋼絲吊到最小,兩人的武打天馬行空,堪稱人體所能展示的美感的極致,而又全然統一在寫實的範疇之內,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這一段武打的藝術感,韻律感,包括對意境的表現均堪稱完美,這已經很難說僅僅是武打範疇之內的表現,而袁和平的境界,真的可以用大師來形容了。
??
????李連杰的功夫也和關德興不同,關德興是南派,精巧迅捷,李連杰是北派,有舒展曠達之美。功夫皇帝在[黃飛鴻]系列中的表現堪稱完美,當然,如果失卻了徐克的指導,[黃飛鴻]的武打將失去他的魂,這也是王晶的[鐵雞斗蜈蚣]雖是袁和平指導,卻連武打也一樣拙劣的原因所在。結尾李連杰扮公雞打醉拳,全然的小兒科,因為失卻了意境。反過來說,元彬指導的[獅王爭霸]就不錯,儘管鋼絲吊得太過缺少真實感,但鬼腳七,黃麒英諸人的武功還是技如其人,黃飛鴻在街上以長衫奪去眾人兵刃的一幕也再現了一種武俠小說式的傳奇感。
??
????[黃飛鴻]系列的角色,更是無不各具神采,以李連杰的天真,難得竟能將黃飛鴻演得如此少年老成,一派智者無欲,勇者無懼的意味,李連杰一對眼睛深沉而明澈,是為沉穩而又常懷赤子之心的人物所特有。
??
????關之琳演的十三姨,若以世俗眼光來看與黃飛鴻並不相配,十三姨見識廣博,思想進步前衛,黃飛鴻則傳統持重,李連杰甚至還為這個人物帶來了一些羞澀的氣質,而正是這種差異增強了兩人情感的戲劇性,一方面是黃飛鴻在保護十三姨,而在心理等很多方面卻是十三姨在照顧黃飛鴻。徐克為了增強[黃飛鴻]的情感因素,特意請女編劇來寫感情戲,片中經典的摸影一場,就是女編劇的手筆。第二集中也有影子戲,黃飛鴻教十三姨擒拿手,正扣住了十三姨的關節,十三姨看著牆上兩人的影子,竟幻想出兩人跳起交際舞。第三集中十三姨教黃飛鴻學英文,結果鬧出「愛老虎油」這樣的笑話來等等,都是既溫馨又令人捧腹的橋段。兩人的關係中,愛情即信仰的關鍵在於黃飛鴻,而十三姨卻替他解決眾多的世俗難題,兩人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再一想,現實中的徐克和妻子施南生也正是這樣一種關係,徐克是思想非常單純的藝術家,正因其脫離現實,藝術上才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世俗方面的很多事情都是靠施南生打理,所以徐克夫妻的這對黃金組合,自然也像銀幕上的黃飛鴻和十三姨一樣戰無不勝了,當然這是題外話。
??
??
????從第二集開始,莫少聰取代了元彪飾演梁寬,梁寬這個角色也從此嬉笑怒罵,一身是戲,無論是對黃飛鴻的敬畏,對十三姨的暗戀,得意時的小人得志,被訓斥時哭喪著臉孔,狐假虎威而又頭腦簡單,性情爽直,無一不拿捏得恰到好處,惟一的缺點是實在太搶戲,好在[黃飛鴻]本身就是亦莊亦諧的,所以也無所謂。
??
????[黃飛鴻]系列的眾多配角,幾乎每一個都很值得一談,開始蠻橫無知,幾乎不成人形,後來漸漸覺醒的鬼腳七,壞得一塌糊塗卻又孬到讓人不能不笑的趙天霸,納蘭元術、劉永福、牙擦蘇、豬肉榮,無不是讓人難忘的經典角色。而在眾多的精彩配角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劉洵飾演的黃麒英。
??
????清代滿洲人入關之後,為防漢人反抗,極力壓制武術,北方漢人武術幾乎斷傳,民間學武多在夜間進行,故練武又有「吃夜粥」之謂。而南方因遠離京師,得以在比較寬鬆的環境下繼續流傳,終於導致「中國武術在南不在北」之情況,所以清代廣東武林人才濟濟,黃麒英本和黃飛鴻同為「廣東十虎」之一,后因中國人輩份觀念的緣故,於是將黃麒英替出,但黃麒英武功之高,確是事實。
??
??
????劉洵本是內地京劇及粵劇武生名家,羅家英即曾師從他學習戲曲。[獅王爭霸]中劉洵飾演黃飛鴻之父黃麒英,把這樣一個老派而又開明,威嚴持重而又不通世故的老人演得入木三分。[獅王爭霸]開場,趙天霸率領手下前來踢館,黃麒英甫一出手即令人擊節:黃飛鴻的武功雖然極盡完美,但仍不脫少年人的飛揚跳脫之氣,惟有黃麒英,動靜之間,舉重若輕,儘是一代宗師的氣度。後來為護太祖獅頭挨了鬼腳七一腳,卻還在為十三姨的打扮大笑,又不計前嫌收容鬼腳七,真正的長者之風。
??
????最有趣的還是劉洵面對黃飛鴻與十三姨婚事時的表現,黃麒英與十三姨同輩,於是看不出兩人情意綿綿,而當十三姨離家出走又返回家中,急得要瘋掉的黃飛鴻跑過去與她深情擁抱時,旁邊的一干人眾都被驚得目瞪口呆,其中一個老傢伙咳嗽一聲,提醒黃麒英道:「這種情況下你該說點什麼了吧?」而劉洵竟答非所問地說:「那些舊獅頭,還是全都燒了吧。」意思是說那些舊的傳統,也不必拿到今天用了。
??
????這讓我想起了李安導演的[喜宴],片中的老父在最終得知兒子竟是個同性戀時,也是不動聲色,最後接受了那個外國「男兒媳」,還送了個紅包給對方。黃麒英正是這樣,只不過更輕鬆也更喜劇化,而李安用一部電影所表現的,徐克用一個電影的分支就表現出來了。當然這裡並非說李安的境界不如徐克,只是若論才氣,的確少有人能與徐克相比。
??
??
????前面說了很多,大多是圍繞著徐克[黃飛鴻]系列的前兩部,因為前兩部[黃飛鴻]的藝術價值最高也最符合徐克的原意,最後說一下其它幾部[黃飛鴻]電影。
??
??
????[獅王爭霸]減弱了憂國憂民的力度,加大了喜劇與溫情的成分,拍出了一部極具娛樂性的電影,難得的是無論深度,喜劇,愛情,親情,人性,還是借古言今的諷喻,每一方面都極盡完美,這是一集歡樂英雄式的故事。
??
??
????從第四集[王者之風]起徐克交出導筒,主演也換成了來自黑龍江的趙文卓,這一集描寫的是黃飛鴻於京師力斗八國獅隊的故事,贏了比賽卻輸了整個江山,本集意味與[男兒當自強]相像,但水準和思想性已相差太遠,結尾黃飛鴻決戰周比利和錢嘉樂的西洋拳劍是影片中比較精彩的段落。[龍城殲霸]的故事上接[王者之風],描寫黃飛鴻離開京師南下途中消滅海盜的一段故事。
??
??
????由他人執導的黃飛鴻電影中,給我留有印象的有這樣幾部。王晶的[鐵雞斗蜈蚣],難得的是影片的監製李陽中先生(即李連杰)在這樣一部垃圾電影中氣質還能如此清明。袁和平執導過兩部黃飛鴻電影,主角用的都是甄子丹,[英雄豪傑之蘇乞兒]講的是黃飛鴻與蘇乞兒從誤會到最終並肩作戰,幫助林則徐禁煙的故事,甄子丹飾演蘇乞兒,演黃飛鴻的是王鈺,此人的功夫的確了得,但演技表情之呆板還是不說也罷。甄子丹與袁和平的合作往往有著神來之筆,本片中甄子丹的醉拳就很讓人難忘。[鐵馬騮]講的是少年黃飛鴻與其父黃麒英在廣州遇到鐵猴子的一段故事,袁和平設計,甄子丹表演的無影腳著實驚艷,這部徐克監製的影片已經流露出不少對[黃飛鴻]的顛覆,甄子丹不斷一臉嚴肅地強調,「男兒當自強!」黃飛鴻還打敗了一個自稱叫「趙天霸」的小流氓,都是對徐克的[黃飛鴻]開的小小玩笑。
??
??
????90年代之後,香港的銀幕英雄開始解構,黃飛鴻也就成了傳統英雄的最後折光。後來李連杰去演[英雄],向秦王叩頭,我就很難接受,說連黃飛鴻都跪下了,這武俠電影也的確是該亡了。實際上[黃飛鴻]系列雖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但是卻僅限於娛樂方面,與徐克希望的文化上的影響毫不搭界,對於[黃飛鴻]系列,香港的主流媒體都不喜歡,認為徐克說教,事實上我也很不明白為什麼中國人看[黃飛鴻]系列會不感動,在我看來它是那樣地點出了我們的要害,但現實的結果就是如此。
??
??
????所以徐克在1997年的最後一部黃飛鴻電影[西域雄獅]中,明顯地加入了很多自嘲的意味。雖然李連杰的歸來沒有讓這一集的藝術性有所提高,但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當時一夥美國華工聚在一起賭錢,黃飛鴻忽然跳出來也要一起賭,結果大家就都不好意思賭了,說黃師傅你是我們的希望啊,你都這樣了我們還怎麼辦。於是黃飛鴻就藉機慷慨陳辭一番,號召大家「發出百點熱,耀出千分光」,結果鏡頭一轉,才看到所有人都睡著了,我當時看到這段差點笑暈過去。我覺得這就是徐克的樣子,大家都愛看黃飛鴻打架,但一聽大道理就要睡著了。像那些華工一樣,吵著「黃師傅耍套十字拳來給我們看」,當黃飛鴻表示不要耍拳而是要演講時,眾人一鬨而散。大家對待黃飛鴻的態度,至多只是像那個老頭一樣,很動情地說我們不賭了,今天。——今天不賭了而已,明天還是照賭。
??
??
????徐克在影片結尾安排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場面,當黃飛鴻和十三姨離開美國時,當地華工們都歡天喜地如同過年一般,原因是此地新來了一個中國妓女,眾人圍著一個醜陋肥碩,粗俗不堪的女人,如同眾星捧月一般。十三姨不明所以,黃飛鴻就隨口應付她幾句。
??
??
????在這個惡俗的女人的背後,我彷彿聽到了徐克無奈的苦笑。也是徐克鄭重宣告黃飛鴻系列的說教或者言志至此,終於以失敗告終。
??
??
????王小波曾經說,他一看到人們製造一些污辱人智慧的東西就憤怒,看見有人在鼓吹動物性的狂歡就要發狂,徐克沒有憤怒也沒有發狂,他惟有苦笑而已。
??
??
????現實就是這樣和我們的理想過不去,拍1992年的[妖獸都市]時,徐克還像[黃飛鴻]一二集里一樣是個憤青,尚且稱這種污辱人智慧的東西和動物性的狂歡為「妖獸的快樂」,但現在只是用一個粗俗肥丑的女人,嘲人兼以自嘲而已。
??
??
????有什麼辦法呢?這世界再怎麼變,絕大多數人熱衷的,永遠都是動物性的狂歡,永遠都是污辱人智慧的東西,我們平時視野之內,幾乎都是如此。但試想一下,如果人人都去追求智慧追求美,那人也就沒有痛苦沒有無奈了,沒有了痛苦和無奈,智慧和美,包括偉大的人格也就無從生長了。這就是世事的矛盾。
??
??
????但如果有機會,我還是想對徐克說,[黃飛鴻]這套電影還是在好的方面影響了很多人,至少據我所知。黃飛鴻這個人物的那種既相信溫情又相信強力的人生方式也是如此。當然這種強力更多的是自我的堅強,也即是男兒當自強的「自強」。
??
????高興的是,[黃飛鴻]系列終究還是沒有以一場鬧劇作為尾聲,而是以黃飛鴻的一個狡黠的微笑作為結束,這是黃飛鴻在用很認真的疑惑表情表示他已經完全記不起那個印第安女人,而十三姨也露出幸福滿意的笑容之後,黃飛鴻面向鏡頭露出了一個詭詐的微笑,表示他騙了十三姨,實際上他全都記得。這種情人間的欺詐倒不可笑,可是放在黃飛鴻或者李連杰身上,就可以讓人笑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
????我很喜歡這個結尾,儘管徐克以實際行動宣布了黃飛鴻系列的失敗,但誰也不能否認這是一組很好的故事,就算是其中並不怎麼重要的愛情,也著實讓人看了開心。
??
????當一個人知道他也許改變不了什麼的時候,就只好退回自己的精神和情感世界里去做一個隱士,這就是笑傲江湖的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