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答謝參加其他信仰辯論的所有網友, 兼議如何更好地舉辦辯論

作者:自由之靈  於 2011-12-22 13: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村內互動|已有17評論

非常感謝參加其他信仰論壇兩周以前舉行的「聖誕快樂還是節日快樂」辯論的所有網友!因為按照規定在辯論帖里只談論個人的觀點, 所以我無法在那裡對每一位發言的網友一一回應。謹在此一併致謝!

此次辯論共有二十四位網友參加,其中持正方觀點為:VANO,活水湧泉,來往加國,異域堂,司徒恭平,白露為霜,海外糞青,來往加國,漢紳和太湖散人。反方為: 在美一方, hellman,宜修,人間的盒子,qionghua,jiandao,隔岸觀火,
還有kylelong,怎麼也飛不高,sousuo,雲暖海流, oneweek和追求永生也發表了對辯論議題的看法,可惜無法對其觀點進行歸類。

首次嘗試,雖然參與的人數還不算多,不過也取得了一些經驗。比如正如異域堂網友指出的那樣,辯論的觀點還不夠對立,應該是只能取一種的選擇。因為作為個人,可以向不同的人士用不同的問候語。如果題目加上商店或公共服務和政府場所,就更為明確。另外,應該考慮設立評委評議。

我本人很有興趣繼續舉辦這樣形式的辯論。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深深有感於這些年在網上看到的一些所謂的「辯論」。經常是辯不到幾句,就開始問候對方。高級一點的,不說髒話,可是論證功夫也幾乎為零。多是感情用事,比誰的嗓門高。鮮有可以有理有據把自己的觀點從容不迫地講出來的。就算是屁股決定腦袋,可也還是要有個腦袋過濾一下,而不是直接就通嘴巴,是不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雙方不歡而散。

據說美國高中有一個叫LD(Lincoln–Douglas debate)辯論比賽。命題在1至2個月內是固定的一個。但參賽的選手必須同時準備正方和反方。一輪比賽中, n 場你是正方, 另外n 場是反方。 如命題「聖誕快樂還是節日快樂」,第一場你要論證命題正確,對方的論證不對; 而下一場反過來,要論證命題不正確。很有意思, 而且哲學和邏輯水平很高。我覺得我們其實都應該接受一些這樣的訓練。特別如宗教或著社會問題這類題材,不像自然科學只有唯一的答案,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的結論。我們不僅可以學習如何在不傷害對手的情況下,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更重要的是聆聽對方是否也有道理,以什麼論據支持自己的論點。

說到不同觀點,還有一段有趣的插曲。諾貝爾獎得主Robert Aumann曾經寫過一篇「Agree on Disgreeing」,大意是說這是不可能的。即如果辯論的雙方對一件事都掌握同樣的常識,則經過幾番辯論之後,雙方會達到相同的觀點,而不是同意於不一致的意見。並且舉例,如「上帝是否存在」,「宇宙如何產生」這樣的問題都會有趨於一致的結論。而且計算機專家還證明了所謂「有益」的辯論不會無窮盡地繼續,在有限回合之後就會停止,即產生統一的結果。當然這裡的假設是雙方都是同樣理性的,並且在對話的時候,能夠不斷地根據對方提出的信息修改自己的結果。進一步,計算機科學家 Scott Aaronson 證明,如果對話雙方都是誠實的,那麼這種對話可以在不太多的幾步內結束。

當然,這裡考察的對話或辯論有一定的限制,這種限制可以說是純學術的。比如說什麼是同樣理性,什麼是掌握同樣的常識。不過至少說明了很多情況下,真理確實是越辯越明的。如果你是真誠的真理追求者,是可以在辯論中接受對方的信息,有可能修改或改變你的立場的。這實在是一個令人驚詫而值得深思的結論。

如此說來,辯論不僅能讓我們學會以清晰的邏輯推理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可以從與對方的交流中得到新的信息和知識,豐富自己,改進和提高自己,向著真理的巔峰更進一步,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除了這個主要理由之外,舉辦辯論,也有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和參與我們其他信仰論壇的意思。歡迎網友們提出各種建議!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7 個評論)

回復 在美一方 2011-12-22 13:20
請領導先講,我隨後補充  
回復 自由之靈 2011-12-22 13:24
在美一方: 請領導先講,我隨後補充   
   正想說呢,下次你來主持一個。
回復 在美一方 2011-12-22 13:25
自由之靈:    正想說呢,下次你來主持一個。
不行,俺看人家說不清楚的就著急,自己抄傢伙就上,不麻煩了嘛
回復 自由之靈 2011-12-22 13:27
在美一方: 不行,俺看人家說不清楚的就著急,自己抄傢伙就上,不麻煩了嘛
你出題,再拿著傢伙一旁伺候,看誰敢說不清楚
回復 世道變了 2011-12-22 17:31
幾句不合就問候人,是因為他自己對自己所持的論點不通透.一個通透的觀點持有者,是願意解釋疑惑和矛盾的.

但通透的人有多少呢?無幾.所以其實雙方需要的不是辯論而是各自學習.

而為什麼最好不要通過辯論學習呢,因為每個人對"就事論事","論事不論人","接受信息"."誠實的追求真理"...這樣的標準都不一致.一個人可以認為"你剛才攻擊我了",而對方卻認為"我只是在表達觀點,沒有做攻擊"...這些差異會造成雙方的傷感.一旦傷感,就偏離了辯論的初衷.

雙方辯論,擁有寬容,德行的那方更容易勝出.與其說是以理服人,不如說是以德服人.
回復 在美一方 2011-12-22 21:34
自由之靈: 你出題,再拿著傢伙一旁伺候,看誰敢說不清楚
太恐怖了吧  
回復 sousuo 2011-12-22 21:47
世道變了: 幾句不合就問候人,是因為他自己對自己所持的論點不通透.一個通透的觀點持有者,是願意解釋疑惑和矛盾的.

但通透的人有多少呢?無幾.所以其實雙方需要的不是辯論而 ...
說的好
回復 在美一方 2011-12-22 22:00
世道變了: 幾句不合就問候人,是因為他自己對自己所持的論點不通透.一個通透的觀點持有者,是願意解釋疑惑和矛盾的.

但通透的人有多少呢?無幾.所以其實雙方需要的不是辯論而 ...
嘿嘿,你說的到挺好聽的  
回復 活水湧泉 2011-12-22 23:57
再來一個新議題。
回復 世道變了 2011-12-23 01:54
在美一方: 嘿嘿,你說的到挺好聽的   
那人家又沒說人家不用學習是吧,人家又沒說人家能以德服人是吧,人家更沒說人家沒往這方面努力是吧,人家更更沒說人家咋努力也沒達到目標是吧...真是的
回復 在美一方 2011-12-23 03:06
世道變了: 那人家又沒說人家不用學習是吧,人家又沒說人家能以德服人是吧,人家更沒說人家沒往這方面努力是吧,人家更更沒說人家咋努力也沒達到目標是吧...真是的
切,瞧你那耐斯樣兒,今兒個咋地了這麼穩油?
回復 世道變了 2011-12-23 06:24
在美一方: 切,瞧你那耐斯樣兒,今兒個咋地了這麼穩油?
人家通常不辨論,因為人家知道人家是啥人哈.人家不辯論,只罵人,只跟人對罵,扯人頭髮
回復 世道變了 2011-12-23 06:52
sousuo: 說的好
其實我的態度是,因為能達到辯論層次的人無幾,那就不要辯論好了

因為雙方都達不到那麼高的"真誠地追求真理"的層次,在辯論過程中雙方要經受的不是寬容而是忍耐,是強忍憤怒.

何必呢,這樣做很容易就會變態的.我看方舟子就因為強忍的太多已經變態了,哈哈哈

所以辯論得越多,就越容易變態.到頭來,不是理越辯越明,是人越變越不正常.好可憐
回復 在美一方 2011-12-23 10:46
世道變了: 人家通常不辨論,因為人家知道人家是啥人哈.人家不辯論,只罵人,只跟人對罵,扯人頭髮
哦  
回復 白露為霜 2011-12-23 13:22
有些是沒有對或錯答案的,比如這次的題目。再辯也不可能改變別人或自己的觀點。那麼就 agree to disagress.
回復 自由之靈 2012-1-6 01:14
世道變了: 幾句不合就問候人,是因為他自己對自己所持的論點不通透.一個通透的觀點持有者,是願意解釋疑惑和矛盾的.

但通透的人有多少呢?無幾.所以其實雙方需要的不是辯論而 ...
世道新年好!
我的系統很奇怪,沒有日誌評論的提示,只有在論壇評論的提示。所以如果我不經常檢查自己的日誌,就不知道別人的評論。當初寫了這篇之後,已經快過聖誕了,幾個聚會把俺快壓垮啦,就沒有再到這裡來看。很抱歉哦
你說的關於標準問題,是肯定有差異的,也許這就是決定一般辯論的水平的關鍵。一般的討論如果沒有規定,往往就是各自盡情盡性發揮了,所以我覺得有一個事先規定的要求比較好。辯論比討論可能更正式一些吧。當然那是我當時的胡思亂想而已。
回復 世道變了 2012-1-6 01:23
自由之靈: 世道新年好!
我的系統很奇怪,沒有日誌評論的提示,只有在論壇評論的提示。所以如果我不經常檢查自己的日誌,就不知道別人的評論。當初寫了這篇之後,已經快過聖 ...
呵呵,可能你把日誌評論關了吧?

別當回事兒,新年就是用來忙的.吃多了沒?別把自己吃壞了:).

因為我個人比較討厭做這種約束他人的事情,所以我想不到有規定這個東西可用.但是畢竟有個規定是很好的,能讓大家按統一要求來要求自己.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5: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