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祥和的小鎮,風和日麗的冬季,電影《理髮師》中時間靜靜地流淌。以92歲的老理髮師為首的登場人物都是老人,小鎮也老態龍鍾,和即將逝去的老人一樣,或許不久將面臨被拆遷的命運。。。
讀到這你或許認為《理髮師》描述的是一種對於即將消失的古鎮的惜別之情吧,但像主人公的陳大爺說的「人老了誰都貪生怕死,我卻不怕也不留戀」一樣,對於時代的變遷他既不哀嘆也不感懷,而是懷著一種飄然的心情去面對。好像衚衕這個賴以生活的空間也像生命一樣早就得到了一種體現。
北京的衚衕以前大概有3000條,從車水馬龍的大街向里進一步,在衚衕里你便可感覺到庶民生活的實態。衚衕的倆側其實便是四合院的牆壁,四合院原本是一家一院的,中庭便是家人的樂園。北京建都後由於大量人口的遷入,四合院做為他們生活的載體便越建越密,中庭也被改建為小屋或廚房。
就這樣,人們的生活空間被迫轉向,衚衕便成為人們生活的延長線。在這裡,老人們悠然的下棋,小孩們歡快的跳繩。。。大家都是熟人和顏悅氣,對陌生人也寬宏大量。
但是進入90年代后,經濟開發如火如荼的展開,老化密集的四合院被拆遷,處而代之的是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奧運之前更是日新月異。《理髮師》的舞台原型的后海地區也在道路擴建,除舊迎新。
再過幾天奧運就要開幕了,當看著馬拉松比賽的現場直播畫面時,很多人一定會感慨北京的變化吧。這時也請記得在高樓大廈的裡頭,有與陳大爺生活息息相關的衚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