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龜」回家過年感受中國農村新變化

作者:雪國流學記  於 2008-2-20 09: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美國《華盛頓郵報》2月5日發表記者莫琳·范發自中國的一篇文章,題為「在中國,被相反的潮流推著走」。 以下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周,草塘(音)村的黃家人忙著準備春節的飯菜,把一塵不染的家擦了一遍又一遍。

  他們還在討論家裡最有前途的成員———黃河(音)的命運。2006年,在美國北弗吉尼亞和密歇根學習了10年後,黃河回到了中國。如今,在象徵著財富的鼠年即將到來之際,他正在考慮回美國工作。

  36歲的黃河是個「海龜」(海歸),是每年回國的成千上萬中國留學生中的一個。對於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春節時回家看看幾乎是一項必須履行的義務。但是回國探親也讓他們看到中國的日新月異,不過這樣的變化最終可能讓他們再次「遊走」。

  他們回來後面對的中國已經和他們離開時大不相同。經濟的快速增長不僅讓城鄉得到了發展,也改變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和優先考慮事項。與此同時,「海龜」們自己也經歷了變化。

  黃河說:「在美國生活了這麼多年後,所有的海龜已經對本國的文化有了新的領悟。」黃河回國后在北京一家製作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公司工作。

  他記得過去中國的媒體只重視宣傳,如今也看重受眾的反應了。過去要靠關係才能辦成的事情如今也需要能力和金錢了。他說:「大家考慮得更複雜了。我現在顯得更直來直去,他們倒都變得彎彎繞了。」

  就連在父輩生活的草塘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村子距離西安只有20英里,舊式的斜頂土牆房子已經被磚瓦房取代。街道過去是以黃河已故爺爺的名字命名的,現在大家只叫它的編號。黃河的爺爺過去是村長,帶領村民建成了當地的灌溉系統。

  草塘村過去一年有三季收成。但是由於最近村裡將一些土地賣給了開發商,開發商停了抽水的水泵,這樣一來,一年只有兩季收成了。在村子主路的對面,可以看見嶄新的聯排別墅,旁邊是高爾夫球場。房子的起價是28萬元,對於大多數村民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黃河說:「堂弟告訴我,村裡的許多年輕人不想再做農民了,所以他們並不反對賣土地。許多人拿到錢后買了摩托車。」

  平時村裡有5000人,春節時,人口最多能增加到5萬。一些傳統還沒有變:大年三十那天,村裡的領導會用大喇叭發表新年講話。領導還會給村裡年長的人送酒和糕點。

  下周,村裡的空場上會擠滿人,售賣絲質燈籠、塑料玩具、冷米粉和各種甜食。不過傳統的戲曲表演如今已被流行音樂取代。村裡今年會第一次舉行全村範圍的籃球賽,讓這個傳統的節日變得更吸引年輕人。

  對於黃河來說,回西安探望父母,就意味著要去看望村裡的親戚。他一直勸說一個窮堂弟走出村子,到城裡找工作。

  不過黃河也要對自己的事業作出艱難的決定。他已經辭掉了北京的工作,打算回美國,以便更充分地利用來之不易的綠卡。

  這讓他的父親黃瑞科(音)很擔心。他不明白受過良好教育的兒子怎麼會這麼頻繁地換工作。迄今為止,黃河已經換了4次工作。

  黃瑞科說:「你和你妹妹在美國受的教育很好。但是和你同齡的許多沒有出國的人相比,他們似乎過得更好。沒有出國的這些人趕上了中國的飛速發展。如果你當初沒有出國,你現在可能已經有了汽車、房子和老婆了。」

  對於大多數中國家庭來說,這些是衡量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它與黃河頭腦中抽象的成功標準———夢寐以求的職業生涯和工作帶來的愉悅———完全相反。

  不過,黃河的父母仍然為一對兒女感到自豪。馬上又是新的一年了,他們這樣對黃河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1: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