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2歲生日過後我們就想把她送進幼兒園了。一是因我每天工作只有妻一個人面對她,確實太累。另一方面我們覺得因該讓她早點適應日本的學校環境,滿足她日益增長的好奇心。
正當我們琢磨怎樣把女兒送進幼兒園時,在公園遇上一位日本老太太,她告訴了我們一些有關日本幼兒園的事情。她說日本有倆種學前兒童設施,一種是幼兒園,一種是保育園。想進入這兩種設施都是有條件的。
先說說幼兒園吧,它屬於日本文部科學省所管轄,以教育為主,3歲以上的兒童才能進入,時間很短,上午9-10點入園,下午2-3點退園,一般有巴士接送。接下來再說說保育園吧,它是屬於厚生勞動省管轄,主要為雙職工的子女提供的設施,並非以教育為主。入園的年齡很低,從6個月嬰兒就可,一直可上到小學。時間也較長,從8-9點入園到下午5-7點退園。一般家人負責接送,有的也有巴士接送。想進入2種設施都要通過一定的程序,首先每年10月填寫入園申請表,上交市役所審批面試,12月出結果,審查合格后第2年4月方可入園。
因考慮到以後妻子或許要上班,我們決定把孩子送到保育園。可進入保育園的條件是妻子現在得有工作。可對我們來說沒有人給我們看孩子妻子怎樣能去找工作?矛盾歸矛盾,現實是現實,雖然我們無法理解這種規定但我們只有面對。所以我們去年10月遞交了申請書,不出所料12月出結果是我們被通知不被錄取。
因為在日本幼兒園的申請機會每年只有一次,這就意味我們還得等一年才可將孩子送進幼兒園,一想到孩子在現在的語言環境成長肯定不利,妻子急得第二天就到市役所兒童教育課去相談了。接待她的是一位40多歲的中年課長,剛開始妻子還強作笑顏跟他談到 即使想工作也因無人照看孩子而作罷的情況,如果按入園標準的話即使明年我們也無法將孩子送進幼兒園的,請他能夠考慮我們外國人的實際的情況。而那位課長只是一味強調孩子的母親必須有工作這一條標準,妻子一氣之下便跟那位課長說,那麼沒有辦法時我們要麼把孩子送回去要麼為了孩子我們把工作辭掉都離開日本好了。一來在日本人們很注重3歲兒童的親子之情,二來若因孩子上學問題我辭掉工作的話,兒童教育課也有一定的責任的。或許那位課長怕承擔責任便找到一個折中的辦法,他告訴我們放棄第一志願,轉投第二志願,而且不是4月入園要等到6月,因為在日本4月份父母工作調動時有兒童退園等等。
別無選擇,我們將志願改為離家第二近的一家幼兒園。想不到第二天接到園長的電話,她說看了我們的資料后能理解我們的情況,同意我們6月入園。園長是一位熱心腸的人,她說不用理會那些行政的條款,她還會直接向市長反映像我們這樣的情況。我們想那倒不用小題大作,孩子能入園便滿足了。1月19日我們去參加了入園說明會,交了入園費,才算安心下來。更沒有想到的是22日園長又來電說讓孩子2月1號入園,她認為孩子越早進入日語學習的環境越好。因為太突然了,接下來的這幾天我們為孩子入園準備而忙碌不停。
事後妻子跟我開玩笑說兩點感想:都說日本出生率低,為啥孩子入園還這麼難呢?一個幼兒園就折騰的這樣,將來孩子上大學我們不知要被折騰得怎樣了?而我覺得第一應理解那位敬業的課長,第二應感謝那位熱心的園長。孩子入園的事也算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