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紀念日來臨, 很多人都帶上了叫poppy的小紅花. 許多中文媒體稱之為罌粟花, 其實是不準確的. Poppy在英文中是指的是罌粟科開花植物的泛稱, 中文維基列舉了:
「屬於罌粟科之下,被稱為罌粟花的植物包括了
• 罌粟屬(Papaver) – 虞美人(Papaver rhoeas),罌粟(Papaver somniferum),鬼罌粟(Papaver orientale),野罌粟(Papaver nudicaule)
• 花菱草屬(Eschscholzia) – 花菱草(Eschscholzia californica)
• 綠絨篙屬(Meconopsis) – Meconopsis cambrica,尼泊爾綠絨蒿(Meconopsis napaulensis)
• 金罌粟屬(Stylophorum) – celandine poppy
• 刺罌粟屬(Argemone) – prickly poppy
• Romneya – matilija poppy and relatives
• Canbya – pygmy poppy
• Stylomecon – wind poppy
• Arctomecon – desert bearpaw poppy
• Hunnemannia – tulip poppy
• Dendromecon – tree poppy 」
而一般中文罌粟花指的是鴉片罌粟(Papaver somniferum) 開的花, 英文一般稱為: opium poppy.
我們在紀念日帶的花具體是其中哪一種呢? 在維基中我們可以看到:
「The remembrance poppy (a Papaver rhoeas) has been used since 1921 to commemorate soldiers who have died in war.」
而這個Papaver rhoeas卻是國人很熟悉的虞美人. 所以, 準確的說, 我們在紀念日帶的是虞美人花.
這個翻譯上的不準確, 的確引起了中英外交史上不愉快的一幕.
香港明報報道,英國首相卡梅倫昨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大讚中國經濟崛起,要求中國協助全球經濟再平衡。然而卡梅倫無視中國反對,堅持在西裝翻領戴上罌粟花胸針,以紀念英國戰爭死者,卻令訪華之旅蒙上陰影。中方官員指罌粟花令人想起鴉片戰爭。
卡 梅倫與他領導的歷來最大訪華代表團,在訪華行程中,全都在西裝翻領戴上罌粟花胸針,惹來中方官員的不滿。英方代表團戴上罌粟花,是要紀念本周四的第一次世 界大戰結束92周年。當年西歐主要戰場上遍地長滿罌粟花,令它在英國成了戰爭死難者的象徵。為紀念一次大戰,每年11月,罌粟花胸針都會在英國大量發售, 為退役老兵作慈善籌款,很多國民都會佩戴罌粟花紀念一戰死難者。
然而對中國人來說,罌粟花卻有截然不同的意義,代表了英國殖民主義侵略。今年正是鴉片戰爭170周年,當時滿清政府因為戰敗,被迫割讓香港予英國。中方官員認為罌粟花容易令人想起鴉片戰爭,嚴肅要求卡梅倫等人不要佩戴,但卻被拒絕。
英方一名官員透露:「中方人員通知我們,戴著罌粟花並不合適,因為容易令人想起鴉片戰爭。我們回應,罌粟花對我們意義重大,我們會繼續佩戴」。
唉, 看見poppy就翻譯成罌粟,結果就是中國方面認為英國是故意戴鴉片花來侮辱中方, 英國肯定會認為中國反對戴紀念日戴poppy是無禮取鬧.
這就是翻譯不當引發的「外交血案」.
中文維基罌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8C%E7%B2%9F
中文維基罌粟花: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8C%E7%B2%9F%E8%8A%B1
Wikipedia: Remembrance poppy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membrance_poppy
環球時報的報道:
http:///roll/2010-11/124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