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罌粟雜談(二) – 鴉片成癮性探討

作者:cnfatcat  於 2014-11-2 15: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雜談|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關鍵詞:鴉片, 嗎啡, 上癮

鴉片的成癮性是顯而易見的, 為什麼鴉片會有成癮性?

在人體中有一類化學物質 - 內啡肽(endorphin)的結構與嗎啡很相似類嗎啡生物化學, 這類物質在大腦神經系統中起信息傳輸和生理心理調節作用. 在人的大腦中, 有一犒賞系統(brain reward system), 當一個人做了一個大腦認為有益的事情, 就會生產額外的內啡肽, 而人就會感到高興滿足充實. 比如人生四大喜: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提名時, 這時犒賞系統就會生成比平時多的內啡肽, 人就會覺得很幸福. 可以看出,犒賞系統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核心控制部分. 人有動力去做什麼事, 想幹什麼, 可以說基本是由犒賞系統決定的.

而當有足夠多的外源性嗎啡類進入人體時, 就等同於人體生成了過多的內啡肽. 結果就很明顯了, 人就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樂和幸福(high). 而相對的是, 本來應該有動力去做的事, 如事業進步, 家庭和諧,結婚生子這些事所生產的嗎啡類物質相比之下就微不足道了. 網上有人描述吸毒的感受就像是一位十全十美的戀人, 你很容易就能得到.

看到這, 有人肯定會說: 看來吸食鴉片嗎啡是很美好的事嘛. 我會說非也, 這才是開始.

外源性嗎啡進入人體帶來的不僅僅是high, 更會帶來人體內啡肽的不平衡. 人體是一很精密的系統, 當檢測到過多的嗎啡類物質時, 人體就會減少內啡肽的分泌. 當長期有外源性嗎啡供給時, 人體就會停止內啡肽的合成. 同時, 長期高過正常值的嗎啡會造成人體對嗎啡類物質的耐受性會提高, 即:需要比以前更多的嗎啡才能到達以前的效果. 這時正常的生活已經不足以讓人快樂, 而且需要更多的嗎啡類才能到達high點. 說簡單點就是: 對鴉片或嗎啡類上癮者來說, 鴉片嗎啡是生活的唯一樂趣.

如果人體只有少量或沒有了類嗎啡物質, 會是什麼情況? 明顯, 人的情緒會很很低落, 憂鬱, 壓抑. 打個比方, 大概就像妻離子散+事業破產+眾叛親離.  這還沒完, 內啡肽不僅僅影響情緒, 還是人體其他生理活動的媒介. 缺乏嗎啡類身體的主要表現: 失眠, 全身(肌肉和骨頭)疼痛, 大小便失禁,  時冷時熱, 肌肉抽搐, 呼吸急促…

因此, 對上癮者來說, 外源性嗎啡不僅僅是生活的唯一樂趣, 也是正常生理的必需品. 一旦不能按時供給, 就會生不如死.

鴉片成癮的機理大概就是這樣了. 個人鴉片(或嗎啡)上癮的過程基本上可以想象: 因為好奇或者損友接觸鴉片類毒品, 最初幾次很happy, 很容易high. 繼續使用, 上癮, 無法擺脫, 生不如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 09: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