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達西島上的中國人。。。

作者:諧和。  於 2016-8-29 07: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活在加國|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1評論

關鍵詞:維多利亞, 中國人, 高曉松, 移民加拿大, 五月天


我一直不太喜歡高曉松。不是因為那傳說中的「矮大緊」,而是對他脫口秀里說的一些不靠譜的東西,純粹跟在西方的歷史觀後面人云亦云,不感冒。
不過最近這件事,我覺得他有些成熟了。

據說是他在加拿大採訪一位原住民酋長以後,準備向中國聽眾播出他的下一期「曉松奇談」,卻受到來自加拿大官方機構
的阻擾,給他的贊助商施加壓力,不讓他發表本期有損加拿大面子的"曉松奇談」脫口秀。

網上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我就不多細說。

不過,這讓我想起10年前去英屬哥倫比亞首都維多利亞島旅遊的那段經歷。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而溫暖的十月天,我在維多利亞島鑽進當地的博物館,發現了一本關於100年前中國「豬仔」在加拿大生活的小書。
作者是加拿大的一位歷史學教授,他的名字我翻譯成中文,約拉斯。

我站在那裡讀著這本書,竟然忘記了自己在什麼地方。十月的秋陽里,寒氣襲來,我淚流滿面。

關於中國人100年前在加拿大的這段歷史,相信很多如今移民加拿大和在溫哥華大勢買房的中國人都不知道,
加拿大政府也一直對這段歷史迴避隱瞞。

如果高曉松有興趣,下一次他去溫哥華,不妨坐輪船渡過窄窄的海峽去維多利亞那邊,一個叫「 達西島  D『ARCY ISLAND "的小島,實地考察一下。

回多倫多后,我寫了一篇博文」達西島上的中國人「。現在翻出來讀著仍舊忍不住流淚。

================================================================


達西島上的中國人。。

諧和

2006.12.

那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小島,在太平洋西岸,叫達西島( D』ARCY ISLAND ),占
地83英畝,一般的分省地圖上看不到她。

我到溫哥華( VANCOUVER )旅行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小島,發生在島上駭人聽
聞的事情也聞所未聞過。這個小島離加拿大第二大省英屬哥倫比亞的省會維多利亞
很近,在1890年以前,完全是個荒島。

以前,錯誤地以為溫哥華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 ( BRITISH COLUMBIA ) 的省會,
其實,這是個地理常識的錯誤。溫哥華不是省會,比她小得多的維多利亞市才是省
城,維多利亞是個島,把省會建在一個離開本土幾百哩的島上,也許是一百多年前
英國殖民者的意願,畢竟,他們自己就是來自於大西洋上的一個海島。

從溫哥華乘白色渡輪,渡過一片風光明媚的海峽,就到了維多利亞市。那天,天氣
很好,陽光燦爛,成熟的楓葉在秋陽下多姿多彩。寧靜處處,溫潤怡人。

1850年,英國人『發現』了維多利亞島和附近地區,把她交給英國女皇,稱為『英
屬哥倫比亞』。

其實,這個島在英國人佔領之前,早就是印第安人的家園,已經有
1000多年歷史。現在在島上還可以見到不少印第安人『保留地』,掩隱在楓樹叢中。
當殖民者用一些廉價的物品和布頭從老實淳樸的印第安人手裡『買』下,『租』下
這塊氣候溫和,風光怡人的土地時,不曉得有多麼的得意。

緊接著英國殖民者對維多利亞的『開發』,這個島就和遙遠的太平洋對岸發生了關
系。

大量廉價的窮苦勞工,主要是廣東人,被英國人開的人頭公司,象牲口一樣地
由香港轉運到這裡。實際上,維多利亞是加拿大最早一批中國勞工到達和居住的地
方,那裡的唐人街也許加拿大最早的唐人街。後來,修建橫貫加拿大東西岸大鐵路
的中國勞工,很多是從維多利亞渡海過去的。

窮苦的人們,背井離鄉,語言不通,遭白人歧視,廣東老鄉們自然而然地聚集在一
起,周末在一起飲個茶,交換點家鄉和新大陸的信息。久而久之,那塊地方的幾間
房子就成了『唐人』們聚居的地方。那幾條白人不去的街道,就成了『唐人街』。

街上開起了雜貨鋪,廣東餐館,洗衣房,妓院,錢莊,賭場。。。。。。,當然,
最出名的是賭場,直到現在,還有人把那條街叫『賭博街』,雖然賭場已經不在。

唐人街所在的街道,英文名字叫做『 GOVERNMENT STREET 』。和北美的許多唐人街一樣,
她有個中文名字:『 加國富街』,蘭底白色繁體字,和英文名字的街牌並排而立,
是老華僑們取的名字。

背井離鄉的中國人,知恩戴德,不管在異鄉遭受多少
歧視和不公平待遇,對給了自己一口飯吃的地方總是充滿美好的祝願,祝福那個國
家富裕昌盛,也希望自己在那裡發達起來。取個吉利的街名,在那裡面做著發財夢,
夢想著發財后將妻兒老小接來這片新大陸團圓。

唐人街大門口樹了個高高的中式牌坊,
門口兩個石頭小獅子,透著調皮。街道不大,東西100多米,南北100多米,十分鐘
就走完了。乾淨的雜貨鋪,安靜的粵菜館,全然沒有大城市裡唐人街的喧嘩和擁擠。

可是,110年前,在這裡曾經發生過加拿大歷史上一段黑暗的故事。

1890年,維多利亞的衛生檢查人員在唐人街勞工們擁擠的居住所,發現了幾個疑似
麻風病的中國人,立即在社會上引起恐懼的反應。『中國人帶來瘟疫』!在一片恐怖的叫嚷和歧視聲中,
白人的政 府和社會毫不猶豫地作出決定:把全部疑似麻風的病人,主要是中國人,送孤島上
隔離!

達西島就是這麼被選中的。那是一個太平洋上的荒島,離最近的島嶼和大陸都有幾
百哩,沒有船隻接送,島上的人是出不去的。

從1891年到1924年,有49個中國人,全部是男性,被送到這個島上『隔離』,自生
自滅。他們的『罪名』是『麻風』,那是一種主要以皮膚和結締組織為損害的疾病,
需要適當的藥物,護理和幫助,雖然是傳染病,但是並不象某些人渲染的那麼厲害。

在那個年代,麻風病並不是中國人的『專屬』。當時的白人居民中也有麻風病人,
但是,加拿大政府對他們採取的不是『孤島』政策,而是把這些白人病人送到東部
新布朗斯維爾省的TRACADIE,設備良好的醫院,有專門的傳染科醫生和護士照看,
藥品齊備。

而中國的麻風病人,卻被送到西部無醫生無護士的達西孤島上。

這些中國人到了那裡,大部份是沒有結婚的青年男性,20多歲,自生自滅,終死,『爛』死在
那個島上。

每隔三個月,政府的小船送些食品衣服來,附帶送來棺材。沒有醫生,
沒有護士,沒有藥物,甚至沒有包紮爛掉的四肢的繃帶!死去的人們,就被還沒有
死去的鄉親埋在孤島上,面向太平洋西面的『唐山』,何其凄慘!

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鑽進維多利亞市博物館,看見100多年前死在達西島上那些
淳樸善良的中國青年的照片,禁不住四肢冰涼,發顫。

他的英文名字叫 SAM,LIM,廣東發音,我都不知道怎麼翻譯。他站在達西荒島的
冬陽下,穿著『唐人』式的短黑襖,戴個滑稽的西式禮帽,笑容滿面地對著攝影師。
睫毛眉毛已經全部脫落,鼻子面部包塊屢屢,肥大變形,手指也斷掉了幾根。可是,
這一切都遮不住他24歲的年青生命,他還對著攝影師微笑。他的背後是一堆鋸好的
木材和工具,據說,這些身體強壯四肢殘缺的中國勞工,還要在荒島上作一些修建
房屋的工作,不斷地搭一些窩棚,順帶為自己挖好墓坑。

對這些保存下來的照片,這些被遺忘的生命,我的眼淚止不住地流。。。。。。

最後,他們孤獨地自生自滅,死在這個太平洋的荒島上,沒有墳墓,沒有墓碑,沒
有遠方的親人。在東部TRACADIE醫院裡死去的白人,有教堂牧師送他們上天堂,墓
圓墓碑齊備;在西部達西島上死去的中國人,由同伴挖個坑埋了,荒島屍骨孤魂。


SAM,LIM的檔案,在100多年以後被一個退休的加拿大教授約拉斯發現,上面是這麼
記載的:

姓名:SAM, LIM
年齡:24歲
註冊號:155511
註冊日期:1891年10月19日

他的故事應當從1885年開始。1885年,窮苦的廣東農民SAM LIM,被英國在香港開的人
頭公司 SYMEMNIRANOL, 以50塊錢的贖金從廣東賣到英屬KOWLOON島,合同上說,這
50塊錢由他白乾兩年工作歸還。

在KOWLLON幹活兩年後,英國公司再由那裡,把他轉
運到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省作勞工。

開始,他在溫哥華的煤礦里幹活,工資只有白種工人的一半。因為中國勞工工資低,
幹活又勤奮,當地白人僱主爭相雇傭,引起了白種工人的極大不滿。1887年,煤礦
發生爆炸,炸死192個工人,其中有75個中國人。白人工會把全部責任推到中國勞工
身上,要求廠方解僱中國勞工。廠方迫於壓力,解僱了所有中國工人。SAM,LIM由
此失去在煤礦的工作。

不過,他還年青力壯,又沒有家室拖累,終於有人介紹他,碾轉到維多利亞港。一家英
國人開的公司DONSMAN & SON LTD。雇傭了年青力壯的他,到NANAMI港作水下挖砂
子的重活。那種砂子被公司賣給建築商作房頂和牆壁的鋪料,銷路很好。

他在那裡幹活,活路很重。晚上下班就回唐人街,和其它三個廣東老鄉合租一間屋
子,50分錢一周的租金。他省著省著,把省下的錢寄回廣東鄉下。一來供養父母兄
弟姐妹,二來存點聘金彩禮,他夢想著有一天,回家娶媳婦,洞房花燭夜。

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有一天,他在水下幹了一天活,回到住處,睡在床上順手
摸了一下脖子,突然覺得脖子上有幾個突出來的肉包,他嚇壞了,連忙找來鏡子照
照,果然,是『那種』包!他的父親就長了這樣的包,後來連路都走不了,手指腳
趾都爛掉,斷掉了。

這一嚇,非同小可!他傻了。受慣歧視的他,根本沒有想著去看白人醫生,有醫生
他也付不出那個醫藥費。他悄悄地藏起那個包,用毛巾包著,偽裝起來,每天照樣
去水底下挖砂子掙錢。

但是,他終於被人發現了,報告了當局。他被『隔離』起來,等待他的是去達西島
了此一生的命運。

達西島上原本還有兩個從美國紐約送來的中國麻風病人。他們在紐約被當局懷疑為
麻風病人後,從紐約用悶鐵罐象牲口似地運到達西島來,兩人一路上沒吃沒喝,運
到維多利亞時,兩個人脫水飢餓,一個死在鐵罐里,另一個的麻風診斷被推翻,確
診為梅毒,又被悶鐵罐送回紐約。

誰也不想要他,到底是死是活,誰也不知道。

如果疾病也會講話,也會採取法律行動,真想看看這些『疾病』們會說些什麼!

100年來,這段歷史,一直被加拿大官方選擇性地遺忘了,隱瞞了。抹去了。
老實的,不愛鬧事的,只顧掙錢養家的中國人,對祖先在這塊地方的遭遇,不知道不曉得。

我們那麼多人到美麗的加拿大旅遊,到「宜居的「溫哥華買房子,又有多少人知道靠近溫哥華
附近的太平洋上有這麼個小島,有這麼些悲慘故事?

希望有一天,加拿大政府有勇氣開放了這個小島,人們能夠去那裡祭奠一下那些在國家積貧積弱時,
被殖民者當作」豬仔「賣到加拿大做」苦力「的祖先,在他們面對」唐山「的墓園裡,燒幾串紙錢。


高興

感動
1

同情

搞笑
3

難過
1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1 個評論)

回復 農家苦 2016-8-29 08:08
不堪回首啊。但願蒼天有眼,把溫哥華和BC交還給華人。
回復 諧和。 2016-8-29 08:32
農家苦: 不堪回首啊。但願蒼天有眼,把溫哥華和BC交還給華人。
希望有一天有機會去達西島上看看,有悲慘經歷的
祖先們被遺棄的地方
回復 OLN 2016-8-29 09:08
不過,這讓我想起10年前去溫哥華首都維多利亞島旅遊的那段經歷。
------------------------------------------------------------------------------------------

哦?溫哥華還有首都啊?還在維多利亞島啊?這個必須要對您仰視。
回復 諧和。 2016-8-29 09:12
OLN: 不過,這讓我想起10年前去溫哥華首都維多利亞島旅遊的那段經歷。
-----------------------------------------------------------------------------------------
啊,謝謝提醒:應當是「英屬哥倫比亞首都」!

溫哥華太有名了,以至於把她的省長媽媽都忘記了
回復 卧雪客 2016-8-29 11:28
謝謝分享。
回復 你懂的 2016-8-29 12:20
農家苦: 不堪回首啊。但願蒼天有眼,把溫哥華和BC交還給華人。
快了,他們不交,我們可以買,買,買
回復 wwang33 2016-8-29 20:14
對不起,我點錯了。
回復 wwang33 2016-8-29 20:15
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謝謝你!
回復 你懂的 2016-8-29 21:15
Vancouver改為HonKouver
回復 海外思華 2016-8-29 21:51
這樣的歷史實在令人難過!
回復 諧和。 2016-8-29 22:03
卧雪客: 謝謝分享。
  
回復 諧和。 2016-8-29 22:05
wwang33: 對不起,我點錯了。
我知道你是點錯了。不用謝,
願意與大家分享。
回復 諧和。 2016-8-29 22:05
你懂的: 快了,他們不交,我們可以買,買,買
是的。
回復 諧和。 2016-8-29 22:05
你懂的: Vancouver改為HonKouver
理解。
回復 諧和。 2016-8-29 22:06
海外思華: 這樣的歷史實在令人難過!
看一次流一次淚   
回復 秋收冬藏 2016-8-29 22:18
  


我給孩子買過一本講中國苦力在美國建鐵路的書。
回復 東方朔風 2016-8-29 22:44
諧和。: 希望有一天有機會去達西島上看看,有悲慘經歷的
祖先們被遺棄的地方
頭像這個小孩是樓主的兒子嗎? 真是愛死人不償命啊。
回復 西部華人 2016-8-30 09:36
更早的華人移民更苦,4000年前被洪水淹沒家園的數十萬華北移民渡過黑龍江一路北上經白令海峽進入北美,一路上十人九亡,白令海峽被稱為鬼門關。1000年前金國女真人進入北美一路征戰南下到得克薩斯,死亡過半。白人移民最初也是死傷累累,相比最好的移民是明朝時定居在北美的,他們自己有武裝也受到西班牙移民保護,其次是manderin的移民,被歧視也比最初的移民好不少,再次是民國移民。現在China移民已經很幸運了,直接享有工業生活,應該知足常樂啦。
回復 諧和。 2016-8-31 07:41
秋收冬藏:   

我給孩子買過一本講中國苦力在美國建鐵路的書。
不忘記自己的祖先,這樣的教育很好,引導孩子們向上,
作正直的人
回復 諧和。 2016-8-31 07:42
東方朔風: 頭像這個小孩是樓主的兒子嗎? 真是愛死人不償命啊。
不是我孩子,是我從網上下載的。
我非常喜歡這個孩子,所以一直沒有改頭像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19 17: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