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主席也要打拚
Buweizhai
二零零九年十月八日
胡錦濤主席也用流行詞語,也要打拚。
清早的電視新聞里有一條是講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七日上午在北京慰問民警武警考察國慶安保和交通旅遊工作的新聞。畫面顯示胡錦濤主席在乘坐地鐵四號線來到頤和園考察旅遊服務時,偶遇了一隊來自加拿大的華人遊客。胡錦濤主席和他們攀談起來。期間,胡主席舉起攥緊的雙手說,「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國家富強,富裕起來。我們要珍惜這個機會,一起來打拚。」現場頓時響起會心的笑聲。
「打拚」是個在台灣廣泛使用,然後隨著兩岸的交流在中國內地流傳開來的新詞語。胡錦濤主席也會用「打拚」這個詞,而且用得自然。這真讓人很是感慨:這反映了中國迅速發展的動力源泉之一——解放思想對外開放。
打開台灣的電視報章,「打拚」俯拾皆是,富有濃郁的閩南話風格。台灣著名的閩南話歌《愛拼才能贏》唱道「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愛拼才會贏」,真實的反映了台灣人為了贏敢打敢拼的風貌。台灣人在使用「打拚」一詞的時候,常常把「拼」讀成了第四聲,更凸現了敢打敢拼的性格。
本來,在與台灣相對的內地,人們曾經喜歡用「拼搏」一詞。八十年代,中國女子排球隊率先實現國際大賽「五連冠」的佳績。她們的事迹也傳遍了全國。她們那種「遇強不懼、百折不撓、團結一致、頑強拼搏」、「拼每一個球」的女排精神更是激勵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國人為中國的發展拼搏。「人生能有幾回搏」成為了很多單位工作口號和許多個人的座右銘。
隨著兩岸交流日益頻繁,隨著內地人思想的解放對外開放的加深,台灣人使用的詞語逐漸在內地流行起來。「打拚」就是其中之一。相比較之下,「拼搏」有點文雅書卷氣,而「打拚」更加口語化,而且讀音更「打拚」響亮。因此,「打拚」流行了起來。
胡錦濤作為國家最高領袖也能夠信手拈來地使用「打拚」,反映了中國領導人對台灣事務和台灣社會民情的熟悉,更反映中國的領導人的開放態度和寬闊胸襟。這種態度和胸襟就是「只要對我的發展有利,我就拿來使用,哪怕是我的對手和敵手使用的。」正是這樣的態度和胸襟保證了中國人在民族復興中取得了並將繼續取得巨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