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衰落之證據之一——車之失寵

作者:buweizhai  於 2009-5-3 01: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3評論

關鍵詞:


中國衰落之證據之一——車之失寵

Buweizhai

二零零九年五月三日

 

中國自夏開始經歷了三千多年的上升和發展,大概到了宋朝時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了清末終於走到了坡底。這一點從交通工具的使用上就能看得出來。

 

中國的車據說最早是由黃帝製造出來的,最著名的就是那輛指南車了。




到了商周時車已經成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西周時,周穆王由駕車能手造父駕著八匹馬拉動的青銅車在國內西部巡幸。歷時兩年,行程長達三萬五千。有車肯定有路,而且這路還是不錯的,屬於標準化的。


春秋時期,孔夫子周遊列國就是乘坐著車子(好像是叫軺車)拉著自己和自己的書,在弟子們的簇擁下在各國間奔走遊說,希冀能有哪個國君用他那克己復禮的主張治國。除了被人堵住不讓走,孔夫子師生從來沒有遇到過道路寬窄不一不能行車的問題。



春秋時看一個國家軍隊的軍力主要是看它有戰車多少乘 。戰車是戰場上的重要兵器。有車就有路,不然怎麼能上了戰場對沖對撞呢?

 

蘇秦是合縱抗秦掛六國相印的大人物。他剛出道的時候,就得到了東周天子的欣賞,得到了周天子賞賜的青銅軺車。他乘著這輛軺車開始了自己的闖天下的生涯。北上燕國,南下楚國,東到齊國,西到韓魏趙,一路暢通無阻,終於把六國合在了一起抗秦。

 

這些說明什麼呢?說明那時的道路交通很順暢,周天子和各諸侯國非常重視道路交通和車輛設計和製造的。

 

再看看秦始皇的青銅車,有四匹馬拉動的,也有六匹馬拉動的。不論幾匹馬吧,路況是沒得說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實行車同軌的政策,墮毀舊東方各國的城郭,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下令拆除阻礙交通的關塞、堡壘。以都城咸陽為中心,修築了兩條「馳道」。一條向東,通向今河北、山東一帶,直到海邊。另一條向南,一直 通到今江蘇、浙江等省。這兩條馳道,路面寬闊,兩側種有松樹,修築得很講究。秦始皇還令將軍蒙恬修築了一條「直道」,從咸陽向北經過雲陽、上郡,直達九原 (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北)。馳道和直道的修築,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經濟文化的交流。


漢朝把這些繼承了下來。但這時人抬的轎開始出現。唐朝時車輛仍然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到了宋朝特別是南宋時,坐轎的官員越來越到,車到越來越少,高等級路也就越來越少。等到了明朝,官員上朝都是坐轎了。清朝更往後推了,連車的製造工藝都落後了很多。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中華文明一直到唐都是高速發展的,是以車的形式發展的。為了方便車的使用,道路的平整是一個問題,路的寬窄是一個問題,車輛的製作技術。這些似乎都是標準化作業的結果。

 

但是到了宋以後,中國發展的腳步就慢下來了。人們越來越重視轎子。那是一種高人一等的感覺,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的,再也快不起來了。中國人的思想也被擠進了轎子里,再也沒有那種創新意識,沒有了更高更快更強的奮鬥精神。

 

等到了洋人打過來的時候,中國人才發現人家不但不用轎子了,而且造出了自行車、汽車、火車等等來了。人家國家和經濟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以往學校介紹歷史人物,似乎總是政治制度不離開口。其實這是掩蓋了中國發展的真相。

 

 

4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3 個評論)

回復 練精化氣AAA 2009-5-3 02:08
你可千萬不要去給你的學生講呀.完全錯得。惹人恥笑的
清朝恰恰似中國皇權社會發展到頂峰的時候
恰恰似中國最強大的時候。
西方產生的所謂的自然科學, 因果邏輯
只能是算一種變異
就象基因變異產生了癌症一樣。  不是一個必然結果哈
回復 水影兒 2009-5-3 06:44
拜讀。。
回復 普通一丁 2009-5-3 07:17
棄車從轎,走向衰落。
我又想到萬里長城,歷史學家曾否研究過,在古代漢族朝廷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的漫長歲月中,是一條作用很大的軍用超級公路?
回復 sujie_alex 2009-5-3 07:19
有道理,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中國衰落的過程
回復 buweizhai 2009-5-3 08:19
練精化氣AAA: 你可千萬不要去給你的學生講呀.完全錯得。惹人恥笑的
清朝恰恰似中國皇權社會發展到頂峰的時候
恰恰似中國最強大的時候。
西方產生的所謂的自然科學, 因果邏輯
是嗎?不過好像清朝並沒有出現秦朝時大量使用青銅車和修馳道的情況。

單看青通車的重量就知道那馳道的質量差不了,不然怎麼能經得起青銅車的快速奔跑呢?

皇權發展到了頂峰,並不等於科技也發展到了頂峰,不然為什麼清朝人更喜歡坐轎子呢?那不是很慢嗎?
回復 buweizhai 2009-5-3 08:33
sujie_alex: 有道理,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中國衰落的過程
改革開放時的一句致富口號就是 「要想富,先修路」。美國搞了一條信息高速公路,一下子就又繁榮了二十年。
回復 buweizhai 2009-5-3 08:35
水影兒: 拜讀。。
謝謝。禮過去了。
回復 buweizhai 2009-5-3 10:36
《清明上河圖》里有船隻25艘,車15輛,轎8頂
回復 婆娑男 2009-5-3 13:02
You seem so anxious to trace all roots to its ultimate root. You may have gotten the cause and effect the other way around. But I gave you A- for effort.
回復 buweizhai 2009-5-3 16:46
That's very kind of you, dear Professeur.

Everything has many faces. So do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things to reflect them. The use of chariot is a good example. Did not you find it strange that the chariot and the highway were much more hi-tech than those two thousand years later?

Pity that the Chinese gave the chariot and came to use a much slower transportation means.
回復 練精化氣AAA 2009-5-3 18:45
再說一遍。 西方的所謂的科技發展, 不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不是說, 有了文藝復興, 有了資本主義的出現。 就一定
會有現在所謂的科學。 科技的出現就和人的癌症一樣, 是一個
偶然性的事件。 如果是必然的, 那古希臘時代,怎麼沒有出現
現代科學呢?  中國其實到清朝末年,沒有什麼衰落。 就是沒有科技
軍事力量。被人家打而已。 告訴你 1840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
中國的 GDP佔全球的 30%。 你說那是衰落,還是富強呀。
回復 buweizhai 2009-5-3 19:10
練精化氣AAA: 再說一遍。 西方的所謂的科技發展, 不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不是說, 有了文藝復興, 有了資本主義的出現。 就一定
會有現在所謂的科學。 科技的出現就和人的癌症一
不知道。只知道車比轎子快得多而且運送的貨物人員也多。還知道一點,清朝的工業很糟糕的,就連明朝人的很多東西都丟了。明朝出了《天工開物》等說明其工業水平的書。
回復 宜修 2009-5-3 21:47
sujie_alex: 有道理,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中國衰落的過程
非常欣賞樓主的這個思路。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4 16: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