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一個可能極其有害的「高見」

作者:buweizhai  於 2019-6-18 16: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2評論

一個可能極其有害的「高見」

早報今天刊出了一篇報道,講述原重慶市長黃奇帆有關中美貿易摩擦的看法。報道中特別報道了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蒲勇健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一項建議。下面是引述。

「蒲勇健認為,中國其實可借鑒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與美國交手的經驗。中國普遍的認知是日本當年打輸貿易戰後,被美國逼簽『廣場協議』而深陷『失落的20年』。不過,日本的經濟模式其實也由此升級,從『日本製造』蛻變為『日本投資』;日企改到第三國投資,以第三國製造之名、『繞圈』的方式再出口美國。目前日本境外的投資產值是境內約兩倍。蒲勇健說:『走日本的道路,既可避免和美國直接衝突,同時也可保證中國經濟繼續成長,走出去中國的經濟還可逐漸國際化『,』把中國製造,變成中國投資,避開鋒芒,不要讓美國總覺得他們國家(出現的)產品都是中國造的,認為他們失去工作都是中國的原故。』 」

蒲教授的建議是貽害無窮,是一個損中國利美國,是會終止中國發展的損招,是鼠目寸光的昏招,是討好美國的賤招。

這位教授似乎忘記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日本在簽署廣場協議后,就從一個研發和製造大國的高地跌落了下來,雖然投資讓日本企業賺了很多錢,但是再看看過去二十年,有多少日本著名的企業消失了,日本還有什麼新創新嗎?唯一拿出手的就是機器人,結果在AI領域他已經排不在前面了。這失落的二十年是日本真正失落的二十年,他已經從一個有研發創新能力的國家墮落了靠投資混日子的地步。

日本是繞了圈子,避開了美國的直接衝突,結果是日本再也不能對美形成威脅了,但日本的創新能力被極大的削弱了,更可悲的是日本甘願放棄創新,而去搞投資了。一個只顧著賺錢的企業,根本沒有心思高研發的,也就不能為進一步發展找到根基和動力。這也就是日本真正衰落的根源。

再看看美國,自從把製造業移出美國后,美國人民的收入就增長緩慢起來,甚至停滯了。工廠關門了,可以開到海外繼續賺錢。可是工人們呢,卻在國內無工可作,收入減少,中產階級日益萎縮。

一個國家要想不斷發展,離不開創新。一個國家人民要提高生活水平,離不開製造業。一旦沒有了創新這個國家就失去了前景的動力。一旦沒有了製造業,人民就會失去謀生的基礎。美國二百年的發展歷史就是在創新上取得的,也是在製造業上取得的,知道二十年前。中國近代衰落的歷史就是在守舊上完成的,而共和國的輝煌發展史正是在創新上取得的,更是在製造業大發展的基礎上取得的。中國之所以能讓八億人在短短三十年裡脫貧,就得利於創新和製造。

阿里巴巴,雖然日本資本佔了投資的大頭,但卻是中國人的創新,在中國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因此帶動了中國很多行業的發展,帶動了消費,帶動了就業,帶動了收入提高。

一個靠投資立國的國家是成不了氣候的,至多錢多一些。而一個靠創新製造立國的國家卻會長盛不衰發展永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sousuo 2019-6-18 23:35
關鍵在於「想成氣候」,不想成氣候,什麼都無所謂,想成氣候,一定和已經成氣候者有衝突。

真衝突起來,製造業還在其後,糧食,能源才是致命的。

糧食和能源不能解決,其實是成不了氣候的,日本估計終於明白自己的地位了。
回復 buweizhai 2019-6-19 10:34
sousuo: 關鍵在於「想成氣候」,不想成氣候,什麼都無所謂,想成氣候,一定和已經成氣候者有衝突。

真衝突起來,製造業還在其後,糧食,能源才是致命的。

糧食和能源不
說的是。日本人在美國面前認命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06: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