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辨識詞性對於漢語來說的確很重要嗎?

作者:buweizhai  於 2009-4-27 23: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花言巧語|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關鍵詞:

有網友就「約定俗成」里的「約」字的詞性發表看法,認為應該是名詞。有的網友不同意認為應該是動詞。了解「約」詞性對於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很重要嗎? 

「約定俗成」出自《荀子 · 正名篇》。這是一篇專門論述給事物命名的文章,非常好。

荀子在論述名稱時說:「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

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名稱沒有本來就合適的,而是由人們共同約定來命名的,對某一事物的名稱約定俗成了,習慣了,這名稱就適宜,不同於約定俗成的名稱,就叫不適宜。名稱沒有本來就代表某種事物的,人們相互約定用某個名稱代表某種事物,約定了,習慣了,就是某種事物的名稱了。」

本人原本以為漢字也特別需要了解詞性。初學英語時,看到英語里各類詞語詞性分類清晰時,很是感慨漢語沒有這樣精確的分類。在認真了解了漢語后,特別是從漢語和中國人的角度觀察了漢語的使用后,發現辨別漢語詞語的詞性並不很重要。對於常人來說,除了做句子成分分析時會用到(但是有誰會沒事去做這樣的分析呢?),誰也不會在意詞的詞性?難道不了解詞性就不會說話了嗎?不知道「約」的詞性就要把成語約定俗成的意思說錯了嗎?不會,根本不會。

詞性對於英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英語是一種通過內部屈折變化來反映詞語之間關係的語言。詞語通過不同的形態變化,說明自己在句子里的身份,是主語還是賓語,或者是謂語還是非謂語。詞性不對就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

而漢語卻沒有這個問題。漢語中的字詞沒有內部屈折變化。做主語和做賓語的字詞都是一個書寫形式。漢語是通過字詞在句子中的位置,而不是通過它的詞性,來表達意思的。

當本人看到《現代漢語詞典》新版本給漢語的字和詞加註了詞性后,感到了莫名的悲哀。中國的語言學者們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漢語研究后,還是在西方語言學里打轉轉,仍然在以西方語言的語言規則硬套漢語。

中國人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丟掉了太多的東西,其中許多是精化。對於漢語研究,中國有自己的研究語言的傳統,但是在西方語言學狂飆的吹襲下,國人已經不知小學為何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4: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