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特朗普當選與北京釋法的關係

作者:buweizhai  於 2016-11-11 04: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特朗普當選與北京釋法的關係

   昨天,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九日,唐納德·特朗普贏得美國二〇一六年第五十八屆總統選舉,將於明年一月正式出任美國第四十五任總統。消息傳出,美國嘩然,舉世震驚。

   選舉前的一年多里,甚至到了選舉前夜,美國各大媒體的民調均顯示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柯林頓將贏得大選,且贏得選舉的幾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一年多來,在國內,金融大鱷為希拉里燒錢,商賈巨子為希拉里出資,產業寡頭為希拉里搖旗,傳媒大亨為希拉里吶喊,社會名流為希拉里拉票,記者作家為希拉里撰述,專家學者為希拉里獻策,影視明星為希拉里站台,網民學子為希拉里助威。在國外,盟國為希拉里樹碑,友邦顯貴為希拉里立傳。而特朗普一直在進行著一個人的戰鬥。在黨內,同志或遠離,或撇清,或嘲諷,或詛咒。在黨外,缺鉅賈贊助,乏名流加持,短媒體聲援,少廣告彰顯,匱專家呼號,差學子奔走。倘若不是認為特朗普的出位表現能為媒體吸引眼球增加收入,特朗普怕是找不到舞台表演了。一時間,冷嘲特朗普,熱捧希拉里,形同主流;堅信特朗普必輸,認定希拉里穩贏,成為共識。雖知等到開票不久,特朗普開始反超,然後一路領先,到得威斯康辛特開票朗普鎖定勝局。最終結果出爐,希拉里敗選,特朗普獲勝。但見,特營驚喜,希粉驚駭,日韓驚懼,歐盟驚愕,友邦驚詫,敵國驚望,余國驚嘆。

   那麼,是什麼成就了特朗普劇終時逆襲成功?

   在整個選舉過程中,有一句話越後來越常見。這句是「分裂的我們投票去」(Divided We Vote)。這句話道出了特朗普當選的原因——美國分裂了。

   為什麼美國會分裂呢?《芝加哥論壇(Chicago Tribune)》於二〇一六年二月十日刊登埃里克·左恩的文章,認為「經歷了八年的希望與變革,選民們似乎表現得憤怒而求變。(After eight years of hope and change, the electorate seems to be very invested in anger and change, as the Bush and Clinton families are now realizing more than ever.)。七月十八日Zero Hedge 發表了泰勒·杜爾登題為《希望與變革八年後,選民們憤怒了(After Eight Years Of "Hope And Change", Voters Are Angry》的文章。十一月十日,美國總統選就揭曉后的第二天,新加坡《海峽時報》發表Jeremy Au Yong的文章,其中引述了美國康內爾大學美國研究專家Glenn Atschuler教授的看法,其中寫道「如果說二〇〇八年巴拉克·奧巴馬靠著希望與變革的口號贏得了大選,那麼唐納德·特朗普靠著憤怒而求變的口號贏得了本次選舉。(If in 2008, President Barak Obama won on a slogan of hope and change, Donald Trump has won on a slogan of anger and change.)」 所以是美國的分裂實現了這位商界達人政治素人的總統夢。

   為什麼產生分裂?

   產生分裂的原因很多,歸根結底是奧巴馬的八年沒有給人民兌現他承諾的希望,變革也沒有帶來預期的效果。結果是窮的更窮,是普通百姓;富的更富,是那些,社會分裂,民眾分化,使得特朗普有機會成為世界第一的總統。

   那麼,為什麼敗選的希拉里及其支持者沒有看到這一點呢?一是他們採取了鴕鳥政策,裝作沒看見;二是被傳媒的誤導了。雖說理想的傳媒是中立的,但是由於記者對社會的觀察是基於其所受的教育和社會影響以及媒體本身的價值觀,要想中立是很難的。長久以來,充斥媒體的不是明星就是精英的故事,不是,很少能反映普通民眾的聲音。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一半的人選擇了叫嚷著要和傳媒開展的特朗普。

   至於民調離譜,這同樣和媒體的宣傳有關。見諸報端的都是熱捧希拉里,冷嘲特朗普。稱讚希拉里理性有安邦智慧,貶斥特朗普荒誕無治國經驗。媒體幾乎都把特朗普看成了戲劇明星荒誕劇諧星,至於其背後的社會現實則是不入其眼的。也因此在面對民調時,特粉們成為了沉默的大多數,以避免成為精英們冷嘲熱諷的對象。

   寫到這裡,讓人聯想起了中國人大就香港基本法關於公職人員就職宣誓進行釋法一事。香港立法會候任議員在立法會宣誓就職時,發生了候任議員宣誓時侮辱國家、侮辱民族、宣揚與其任職相反的思想、惡意作為、污言穢語錯誤甚至犯罪的行為。人大及時就公職人員宣誓事宜進行了法律解釋,以便公職人員宣誓就職時了解遵守,加強當選人的責任意識。可以想見的,這次釋法必然會遭到上述錯誤行為人的反對。果不其然,他們發動了數千人的法律界人士黑衣行、包圍衝擊中聯辦,以示抗議。

   就此事,英文報紙進行了報道。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報道集中在這些抗議者的身上,從照片到文字無不給人以同情的感受,而對於支持釋法的活動和民眾或者讓人厭惡或者不見報道。有一天的報道排發了照片八張。兩張是警察與抗議者對峙,另五張中的人物是當事人或者是抗議者。照片中當事人眼望前方顯得正義凌然,而抗議者在與警方的對峙中顯得要麼堅強無畏,要麼柔弱無助。唯一一張有支持釋法活動的照片里,支持者面目憎獰,兇惡無比。

   這反映了什麼?表面上這是誰的聲音大就讓誰成為報道的中心的報道現象,實質上是反映了報道人的內心世界,也就是不相信中國、中國人和中國政府的潛意識在作祟。有人和中國政府唱反調就是重要新聞,就要詳細報道,就要從同情甚至支持的角度報道。雖然支持釋法的人士在數量遠遠超過了抗議者,要求釋法和支持釋法的活動比抗議活動開始得更早,但是在該報道里它們卻蹤跡不見,有一次成了沉默的大多數。這樣報道同樣會製造特朗普現象,物極必反,最後遭遇反作用力的襲擊。別忽視沉默的大多數。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10: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