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這次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幾位得主的趣事

作者:chineseman  於 2025-10-7 10: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這次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幾位得主的趣事

1. 先說這次的女性獲獎者瑪麗·布倫科(Mary Brunkow)吧。她是半夜3點被電話吵醒,看了一眼來自瑞典,就直接把手機關了,轉頭繼續去睡覺。

2. 這裡其實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就是如果是那種功成名就的科學家,嘴上雖然說不想,但真到諾獎發獎那天,看到有瑞典的電話,那十有八九會猜到是怎麼回事的。就算假裝驚訝,這個電話還是得接一接。但瑪麗這番操作,說明她完全沒往諾獎方面去想。這和她的經歷也分不開。

3. 瑪麗在1991年從普林斯頓大學拿到博士學位,之後沒有走上學術道路,而是和如今很多生物民工一樣,在實驗台前做了10年的基礎研究工作,一直到2004年。2004年估計她的人生發生了什麼變故,從一家公司離職后,又在另一家公司當起了合同工,沒有正式職位,且待了不到一年。再往後,就是整整兩年的空白。

4. 2006年,她的職業道路短暫重啟,在西雅圖的系統生物學研究所找到了一份科學寫作的工作。同樣,這次工作也沒有干滿一年。同樣,再往後,又是整整兩年的空白。

5. 直到2008年,她才在系統生物學研究所的遺傳學部謀得了一份項目經理的工作,一直工作至今。網上查到,類似工作的年收入範圍在8萬美元到12萬美元之間。橫向做個比較,同在西雅圖的亞馬遜公司,項目經理的收入在13萬美元到21萬美元。

6. 所以後來在接受諾貝爾獎委員會採訪時,她發自內心感嘆說自己一點都沒想到,因為她的職業道路早就通往了另一個方向,甚至自己壓根沒有在獲獎的領域繼續工作。她只是恰好在還在這個領域的時候做出了一點發現,這個發現恰好後來被證實比較重要。

7. 關掉手機轉頭去睡回籠覺的她,之所以能接到諾獎的採訪,還是因為美聯社的記者直接跑上了門。她睡得迷迷糊糊,聽到自己的老公在樓下和誰說話,這才醒了過來。

8. 美聯社的鏡頭下,瑪麗顯得蒼老而憔悴,和諾獎照片上判若兩人。可見歲月在這段艱難的人生中,沒少給她留下印記。

9. 瑪麗是和弗雷德·拉姆斯代爾(Fred Ramsdell)一起做出的研究,後者也拿到了今年的諾貝爾獎。

10. 他們在一家叫做「細胞技術」的公司工作時,對一種突變的小鼠產生了興趣。這種小鼠患有嚴重的自身免疫疾病。我們知道,免疫系統可以識別並攻擊外來入侵者,而自身免疫疾病,就是免疫系統誤將自身當作外物,發起攻擊。

說句暴露年齡的話,輕舞飛揚得的紅斑狼瘡,就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

11. 用現在的技術,要找到突變基因不是什麼難事。但在20多年前,這需要大量的努力。總之他們在X染色體上的50萬個鹼基對里,找到了20個可能有關的基因,再挨個測序,想找到其中的突變。直到查到最後一個基因,他們才終於有所收穫。

12. 想了解這個工作有多麼難的,可以參考下人類基因組計劃。瑪麗和弗雷德的論文在2001年發表,人類基因組計劃同期完成,耗資30億美元,多個國家的科學家一道參與。雖說世紀之交,技術手段進步不少,但這還是一項大工程。

13. 他們將這個基因命名為Foxp3,並證實在人類基因組中,對應的基因也會導致自身免疫疾病。

14. 做完這個發現后不久,瑪麗和弗雷德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在瑪麗職場屢屢碰壁時,弗雷德倒是在產業界闖出了一片天地。

15. 從讀博士開始,弗雷德就對免疫學充滿了興趣,畢業后也從事免疫細胞有關的工作。從「細胞技術」公司離開后,他先後在多家葯企任職,其中一度做到諾和諾德(就是現在做減肥藥的那家大公司)的總監(相比之下,瑪麗最高只做到經理)。他後來在帕克癌症免疫療法研究所做到首席科學官,並在2019年創業成立了一家細胞療法公司,工作至今。2021年,這家公司B輪融資2.65億美元。

16. 不知為何原因,弗雷德沒有接受諾獎委員會的採訪。

17. 但要說到將瑪麗和弗雷德的工作串起來,那還得提一下第三位獲獎者坂口志文。坂口出生於日本滋賀縣長浜市,家裡算是書香門第,家族中不少都是當醫生的。但坂口本人報考他父親曾就讀的京都大學醫學部,卻沒有考上。後來也是在家復讀,並在父親的指點下,最終才圓夢。

18. 在京都大學,坂口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工作,指出「胸腺」這個器官在小鼠免疫系統發育中的重要作用。他說在出生三天的小鼠體內摘除胸腺,哪怕沒有病原體感染,小鼠體內也會出現各種炎症。

19. 當時的理論認為,胸腺可以讓免疫細胞成熟。如果去除胸腺,免疫細胞應該喪失戰鬥力才對,為什麼還會出現免疫炎症呢?坂口提出一個新的理論,認為胸腺還會產生一種能控制免疫系統的細胞。失去了胸腺,免疫系統就失去控制開始暴走,無差別攻擊體內的器官。

20. 受到這個啟發,坂口研究生讀到一半也不讀了,直接跑到另外一個研究機構測試他的想法。在那裡,他做了兩個精妙的實驗。一個實驗中,他將一隻小鼠的胸腺(以及裡頭的所有免疫T細胞),移植到另一隻沒有免疫T細胞的小鼠體內。後者沒有出現炎症反應。

在另一個實驗中,坂口去除了其中一部分免疫T細胞,再將胸腺移植給另一隻小鼠,後者如預期般出現炎症反應。

21. 被坂口去除的免疫T細胞,就是免疫系統的剎車。他管這種細胞叫做調節性T細胞。

22. 在讀到瑪麗和弗雷德的研究后,坂口馬上意識到,這個Foxp3基因,會在他找到的調節性T細胞上表達。而如果給普通的T細胞表達Foxp3基因,這些T細胞也會搖身一變,變成調節性T細胞。弗雷德同期也做出了類似的發現。這些結果表明,Foxp3基因能夠控制調節性T細胞的誕生。

23. 在坂口的科研生涯中,他的太太教子給了他許多支持。在坂口還是研究員時,與名古屋市立大學的學生教子第一次相識。教子記得,坂口看起來很嚴肅,衣著和髮型也很普通。但深聊下去就發現,坂口眼睛里有著一團火,內心有著極大的抱負。教子之前可沒見過這樣的人。

24. 1990年,兩人成婚,隨後前往美國深造。主流科學界並不相信還有免疫T細胞可以抑制免疫系統,所以坂口招不到什麼幫手,實驗室基本就靠兩個人撐了下來。教子親自飼養小白鼠,並做免疫細胞的分析工作。

25. 回到日本后,他們繼續之前的研究。教子本人在2015年於《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重要論文,自己也是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26. 坂口的母親淑子去年一月去世,高齡104歲。之前,母親就對坂口的成就抱有很高的期待,一直覺得他會拿諾獎。消息傳來后,坂口的哥哥第一時間去母親的墓前做了彙報。

 (網上友人轉的,不知作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3 17: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