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挺烏反川的對錯分析

作者:chineseman  於 2025-4-1 05: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評論

鵝烏戰爭中挺烏,源於對國際正義、國家正義的確認。在保守理念和白左理念的對沖當中,選擇反川,是源於對白左理念的認同。但是挺烏反川者不這樣認為,他們不去理會白左還是黑左,他們認為只是因為不能接受川普對烏克蘭的態度,所以反川。

挺烏反川者認為川普無視國際正義,無視美方應當承擔的國際義務,無視美方上百年積累起來的國家信譽。

挺烏反川者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底色:國家正義不容侵犯,這既涉及公平正義,也涉及每個人的根本利益,因為國家正義既與國家有關,也與個體有關。總體來說,這樣的認知沒有錯,畢竟這是一個依靠國家生存的時代,人類的文明與智慧還沒有達到消滅國家而可以安全生存的地步。

那麼國家正義是否一成不變,是否會因為時代而改變?是否會因為具體處境而改變?在挺烏反川者眼裡幾乎是不變的,國家正義是絕對的,是不可讓渡的,即使犧牲大量生命也在所不惜。

挺烏反川者深度認同大漢抗擊匈奴,深度認同北宋抗金,深度認同南宋抗元,至於抗日更是不容置疑,於是,李廣、霍去病、岳飛、文天祥等一系列民族英雄都是毫無疑義的偉大存在。

抵抗侵掠者,彪炳史冊,投降議和者,遺臭萬年,此種認知即使到今天,依然無比正確。在挺烏反川者看來,歷史就是現實的鏡子,用歷史這面鏡子可以定是非,可以明善惡。於是,挺烏反川者有了十足的歷史正義與道德勇氣。

歷史翻案文章難寫,也未見得一定非要去寫,問題是:現實是否一定要按照歷史的正義去運行,正義是否是一個時代概念?換句話說,在我們現今這個時代,歷史上的正義概念是否需要重新定義?

挺烏反川者不認為正義有任何需要重新定義的必要,他們依然認為國家大義不可動搖,那是值得用所有生命去保衛的東西。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但是在挺烏反川者看來,你趕上了這個時代,你的國家遭遇了侵略,那麼你僅有的這一次生命就應該獻給國家。你不能選擇為你而生,你只能選擇為國而生。即使在當今這個時代,這其中也沒有任何可商量的餘地,這是從挺烏反川者的話語邏輯當中必然會推導出的結論。

挺烏反川者不接受黃左的稱號,但是,當他們執著於國家正義這個大概念的時候,他們就是左邊陣營的一員,這一點毫無意義。因為在國家正義面前,他們不接受個體生命的選擇權,甚至他們不允許一個國家可以為個體的存活而選擇投降,因為他們的歷史從來沒有那樣去寫,他們也不認同任何涉嫌投降的想法。

挺烏反川者一定心懷天下,一定有著政客思維,一定不是平民思維,他們的理想是治國平天下。挺烏反川者即使此生坐不到高位,但是他們的理想一直在治國平天下的高位上擺著,甚至供著。

一群知識分子而有政客的胸襟和眼界,於是他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政客,似乎關鍵時刻都能振臂一呼,號召無數民眾為國家正義而獻身。但是,當危險真正來臨時,他們當中有多少真的有氣節,大可懷疑。因為這類人的骨子裡看到的往往是利益,所高喊的正義是他人的犧牲,而非自己的犧牲,他們口中的正義其實不過是被宏大概念包裝后的利益,連他們自己都沒有看透口號背後的唯利是圖,還以為高尚無比。

挺烏反川者終究是左邊的一派,信奉左的分子,骨子裡都有投機心理。所謂投機者,也即沒有原則,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這是左的分子普遍的行為特徵。

無論左的這些人表現得多麼正義,並且這些人總是表現得非常正義,因為正義是他們的通行證,但是他們的行為做事其實源自人性惡。如果堅信個體應當為國家正義無條件犧牲,那麼這類人一旦坐上高位,其所作所為大概率是按照人性惡去發揮。

左的分子都有指揮萬眾的想法,因為他們信奉國家正義,他們的骨子裡是帝王思想。雖然現代左的分子非常反對稱帝,認為那絕對是個落後,但是他們的行事作風最終一定會導向那個結果。

左的分子在骨子裡非常傾慕於宏大的版圖和歷史的榮光,雖然他們否定嘲罵鵝方對土地的貪婪,但左的分子與鵝方那個人並無兩樣。所以大家能看到,挺烏反川者不但希望鵝方被烏方肢解得七零八落,還希望可以藉此收回這個崴,那個屯,這個海,那個島。

挺烏反川者認為收回歷史上的崴、屯、海、島,就是讓正義回歸,而其心中所想絕不僅僅是正義回歸,而是重拾歷史的榮光,再現大漢的風采,這種宏大的構想,恰恰是左的勃勃雄心在作祟。

挺烏反川者為什麼不想一想自身所處之地是什麼屬性?確信宏大對個體更有利?既然擔心鵝方過於強大會構成外患,難道就不擔心自身的強大會造成內患?會造成個體的進一步凋零?

挺烏反川者的骨子裡是左,其價值觀是宏大的概念,並沒有著眼於個體如何實現自油與幸福,其價值觀依然是歷史當中的宏大敘事,完全沒有現代的自油幸福理念。如果讓這類人「指導」世界進程,只能是繼續構建偉大的帝國,再造一個盛世,為人類謀劃一個天堂。但是這一切,在持有保守理念者的眼中,那都不過是文明的落後、人類的傲慢、自油的天敵。

挺烏反川,歸結為一點就是繼續用烏克蘭人的生命實現他們心中的正義,這正義比烏克蘭人的生命更重要,因為在挺烏反川者的眼中,個體的生命遠不能和國家的重要性相比。

在挺烏反川者眼中,正義沒有迴旋的餘地,只能是無條件地實現國家正義,即使前路漫漫,即使前面是嗜人的深淵,依然要勇敢地踏過去,踏上去,如果有誰喊一聲停,那都是罪過。

挺烏反川者的價值觀因為有正義做標榜,於是有了金剛不壞之身,但也因其將正義置於不容置疑的位置,而讓生命的價值居於次席。

戰爭一起就投降,肯定不對,除非實力懸殊到以卵擊石。但是,當消耗戰看不到盡頭,最終不過就是在消耗人頭,還認為必須實現正義,那就不是在實現正義,而是在用生命進行賭博。如此淺顯的道理,在挺烏反川者面前卻顯得毫無道理。

挺烏反川者高舉國家正義的大旗,大旗之下,雄兵百萬,但仔細一看,都是烏合之眾,如果再仔細一看,這面正義的大旗不過就是他們價值觀的遮羞布,這塊遮羞布遮住了他們的虛偽、投機和冷血。遮羞布下才是他們真實的價值觀:人不過是實現某種目的的工具,個體可以是正義的鋪路石,可以是宏大敘事的犧牲品,唯獨不能是他們自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浮平 2025-4-1 07:29
主要考驗個人是否在是非善惡行為底線上建立了一致的價值判斷依據,並一致的應用在國家和國際關係的細緻對比和分析上。

一是應用對人對己是否一致(即,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和對其它國家和民族的判斷標準是否一致);

二是能否對不同國家相同相近的行為作出準確,全面,客觀的比較,前提條件需要一致。

不需要與美國國內政治混合在一起作比較。因為 ----

對於一個國家內部政治黨派的個人政治觀點和立場,不適合籠統地用「反川反拜」這樣的二元論來表達,因為言者的目的和利益常常具有複雜的關聯性。不同於將侵略等單一軍事行動簡單等同起來,反川或反拜現象可能還包含了借「美國反對美國」的邏輯來服務自身利益的考量。

這基本上屬於哲政有別的邊界思考,即在政治與哲學之間明確劃分討論的邊界和適用範圍。
回復 8288 2025-4-1 09:15
都是些不上戰場的人在鼓吹戰爭
回復 chineseman 2025-4-1 09:45
8288: 都是些不上戰場的人在鼓吹戰爭
沒錯!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9: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