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國產電視劇突破"韓流"重圍

作者:lililiparis  於 2008-2-13 02: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國產電視劇突破"韓流"重圍|通用分類:大話影視

隨著韓國電視劇在我國的熱播,國產電視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自去年以來,《士兵突擊》、《奮鬥》等一批貼近老百姓生活的國產電視劇得到廣大觀眾的熱捧,在影響力上超過了韓劇。業內人士指出,國產電視劇要想走出國門,佔據國際市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近年來,國內電視劇市場遭遇「韓流」已是老話題,能在韓劇潮中突圍的國產電視劇鳳毛麟角。但到了2007年,這種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觀眾群體關於韓劇的議論在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對《士兵突擊》、《奮鬥》、《金婚》、《戈壁母親》等一批國產電視劇的關注度在不斷提高。
  韓劇製作遭遇瓶頸
  北京電視台提供的數據顯示,2004年在韓國超過50%收視率創收視紀錄新高的《巴黎戀人》,2007年在北京地區的平均收視率為1.8%,單集最高收視率為2.4%。
  其實,韓國電視劇的衰落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顯現。韓國廣播影像產業振興院發布報告稱,2005年,韓國電視劇出口總額達到1.0162億美元,而2006年降至8589.1萬美元,這是進入21世紀以來韓劇出口額的首次下降。收視率專門調查機構AGB尼爾森媒介研究公司則稱,2004年和2005年在韓國國內收視率超過20%的電視劇有11部,而2006年和2007年分別減少到了6部和7部。
  韓國電視劇業內人士認為,製作成本的上漲是導致韓劇衰落的罪魁禍首。韓國電視劇製作企業協會會長金成秀稱,廣播電視台只向製片商支付40%至60%的製作費,著名編劇和演員的身價卻在飆升。製片方稱,4年前,電視劇每集總製作費在9000萬韓元左右,目前達到1.5億韓元,每集電視劇花在A級演員和編劇身上的費用達到3000萬韓元,與3年前相比,演員和編劇的身價提高了一倍以上,而電視台支付的製作費卻沒有變化,這部分資金壓力全部轉移給了製片方。
  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生產處處長李治安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電視劇資金分配製度的缺陷並不為韓國所獨有,中國電視劇製作業的制度也處於比較混亂、缺乏執行力的階段。電視台對播出資源的壟斷確實是困擾電視劇製作業的一大頑疾,製片方壓力過大是拍不出好作品的,這需要業內人士與主管部門共同努力改變這種情況。
  國產劇成功突圍
  與韓劇的落寞形成對比的是2007年國產電視劇的火爆。《奮鬥》在北京電視台播出時的平均收視率接近7%,單集最高收視率達到11.5%。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田卉群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商品經濟中生活的人們感到了傳統價值觀缺失帶來的失位感,而韓國電視劇頌揚的儒家思想、尊老敬老、真善美等等精神要素正是國內觀眾所樂於接受的。李治安也認為這一時期的國產電視劇過於模仿港台,大量打打殺殺、追求場面、懸疑甚至暴力的電視劇丟失了純真,沒有韓劇主題乾淨,所以不受老百姓歡迎。
  去年以來,國產電視劇開始了「糾偏」。李治安認為,《士兵突擊》沒有模仿國外電視劇,踏踏實實地講了一個老百姓愛看的故事,角色有血有肉,一改過去的臉譜化、表面化、形式化和標籤化,遠遠強於偽軍事題材電視劇,是製片人按照自身擁有的材料組織出來的作品,是有個性的東西。
  「我覺得《士兵突擊》就像一個男性的《紅樓夢》,連隊就像大觀園,那些角色就是男性的金陵十二釵,許三多的『鈍感』很值得作為主角來書寫。這種寫法確實是一個創新。」曾經做過編劇的田卉群認為,《士兵突擊》跨越了兩個時代,將藏於人們心中的理想主義植入現實之中。而《奮鬥》、《金婚》等一批貼近中國觀眾生活的電視劇在影響力上也超越了韓劇。
  走出國門任重道遠
  李治安坦言,在韓劇熱播的時候自己有些想不通:「我到現在都覺得《渴望》比韓國電視劇好看,對真善美的表現特別符合大眾審美,但是後來卻沒有了。」
  據李治安介紹,3年前電視劇製作中心接到任務,向越南輸齣電視劇,當時選定了《渴望》和《一村之長》這兩部電視劇,講的都是家長里短的事。沒想到播了之後反響非常大,越南人民特別愛看,政府甚至下批文號召老百姓看《渴望》。
  《奮鬥》的編劇石康表示,日韓製片方極力向中國輸齣電視劇,而中國對日韓的文化出口卻很困難,他們認為我們拍東西太農業、太本地化、太土。
  田卉群認為,韓國電視劇的成功之處在於其對自身傳統文化的包裝,從飲食、衣著到商業,整體地通過電視劇輸出。在電視劇製作方面我們應向韓國學習,將值得宣傳的傳統文化進行包裝輸出。

點擊我的博客日誌里有最新國產電視劇迅雷下載,及時更新,傾情奉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3: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