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阿兩國交惡 鄧小平「斷!停!撤!」對阿援助

作者:愛在他鄉  於 2008-1-7 23: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中阿兩國交惡 鄧小平「斷!停!撤!」對阿援助



【曾經的「春夏」季節】


1949年11月23日,中國與阿爾巴尼亞建立了外交關係。以後,差不多整個50年代就是兩國關係的「春季」。50年代的中後期和60年代,中阿共同反對蘇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鬥爭中互相支持。這時期堪稱兩國關係的「夏季」。


然而,阿主要領導人很敏感。1969年9月,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赴越南參加胡志明的葬禮,途經北京,周總理和他在首都機場會晤。阿爾巴尼亞表現反感,為此,在出席我們建國20周年慶典上,他們還特意降低了規格。1972年,中美關係走向正常化,也引起了阿領導人的強烈不滿,其報刊對此發表了一系列極不友好的文章。


【阿攻擊我內外政策】


1975年,我作為使館參贊到阿工作。自1976年11月阿勞動黨七大以來,其主要領導人公開攻擊中國內外政策。尤其是那位「一號」領導人,屢次攻擊中國領導人是馬列主義的「叛徒」。我國如何對待呢?兩句話,8個字:罵不還口,置之不理。


那位「一號」領導人還曾把他們的黨內鬥爭同周總理連在一起,胡說周總理給巴盧庫施加壓力,從而使巴盧庫這個「反黨集團」在周恩來的「修正主義路線」面前屈服了。這簡直是胡編亂造。1972年冬,在巴盧庫(時任部長會議副主席兼國防部長)再次率軍事代表團訪華時,周總理和他長談,是我現場做的翻譯。阿方提出龐大軍事要求的單子:用已有的和爭取從中方要到手的500輛甚至更多的坦克,部署在亞得里亞海濱,建築一條對付以美帝為首的北約和蘇修為首的華約的「鋼鐵長城」。周總理指出,仗不能這麼打,就是按照你提的要求給你500輛坦克,你也不一定打得過人家。阿方還「提供」他們獲得的最新情報:美、蘇要搶先武裝奪取阿爾巴尼亞,所以阿方要中國給它如此大的軍援。周總理指出,阿爾巴尼亞沒有制空權,沒有制海權,萬一要打,也只能打運動戰。周總理最後說:「現在還看不出美、蘇都要搶先武裝奪取阿爾巴尼亞。」


周總理的這番坦誠的講話很有說服力,怎麼被歪曲成「向巴盧庫施壓」呢?阿高級領導層在肉體上消滅「巴盧庫軍事反黨集團」主要成員的同時,還公開胡說巴盧庫的修正主義路線「通向遙遠的地方」,意指中國。


【對阿援助:斷!撤!停!】


到了70年代中期,隨著中阿關係的繼續惡化,對阿方要求的援助,中國當然不能再那麼慷慨答應了。阿方就故意對我國的供貨、派專家等問題不斷挑剔,接二連三地對中方有意責難和無理挑釁。


1978年7月7日,中國政府照會阿政府,被迫停止經濟、軍事援助,接回援建工程的技術人員。1978年9月,阿宣布廢除中阿輪船股份公司的協定,解散該公司,中斷了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我個人非常擁護鄧小平斬釘截鐵的態度:斷!撤!停!這就是對阿斷援助,撤專家,停項目。


長期以來,我國對阿援助太多太多,這個大包袱越背越重。我方當時有人主張對阿爾巴尼亞減少援助,而不是全撤。幸好沒有這樣做!我們要是真的只是減少援助,他們還會拖住我們,還得不斷地罵,使我們陷入被動。



斷援后,阿方也不再找我們「抗議」了,中國多年提供的貸款,阿當然不會還,就只能記在賬上了。至此,中阿關係進入了一個漫長的「冬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6 18: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