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名詩」一瞥
「嵌名詩」即「隱題詩」,或稱「藏頭詩」,是將題目、姓名或某詞,隱藏在詩行當中,或用在詩的每一行的句首,或句尾,或句中相關位置,是一個讓自己用特定的字、詞思考的好方法。嵌名亦可不拘一格入聯、入謎、入詞。
博客作者「曠野道人」認為嵌名詩是現代漢詩的一種新的形式,並以為,新詩從形式到內容可加創新。他介紹了以下幾首嵌名詩:
余光中
詩之餘,仍有些詩味
霞之光中,披著霓裳的詩神無比嬌美
不老中國呵,在詩人的吟韻中愈加詩意,愈加青春
香凝香漫
香香呵香香,你處女般聖潔的肌膚真很香嗎?
凝為長安的牡丹,天國的睡蓮
香氣襲人,香自幽遠
漫過網際網路前每一雙迷茫的眼
郭密林
城郭隱隱約約縹緲在澹澹的白雲中
神密的詩壇俠客呵,斜舉洞蕭
森林中來,人海里去
呂宗林
呂氏春秋里滾落的那一顆閃著星光的玉露
宗法自然,詩釋人生
林下的清泉呵漂洗著一雙禪意的眼
易中天
周易里的六十四卦象掛在你歷經蒼桑的臉上
腹中自有十萬蜀兵,百萬曹將
觀天...天漸漸空了,看雲...雲遂飄成了一縷煙
王小波
人中之王呵離去的竟也匆匆忙忙
小說雖小也可容納整個銀河系閃閃的星光
思想餘波仍在千千萬萬人心頭震撼
李銀河
李花靜靜地開在維納斯山丘,又靜靜落進神秘的幽谷
銀色的花瓣,一片,一片,又一片
河水裡漸漂漸遠......
席幕蓉
伊席地而坐,聞淡淡的七里香,看遠去的時光九篇
羨慕你曾經過的...無怨的青春
芙蓉花開了...伊的心開了嗎?
註:余光中,郭密林,呂宗林,席幕蓉,均為詩人。王小波,李銀河,易中天,香香均為網上紅人。
我國是中醫藥的故鄉,中藥材眾多,藥名五花八門,生動有趣,歷代文人墨客常巧用這一特點,以藥名入詩、入聯、入詞、入謎,寫出了不少流傳千古的佳作。· •
· • 
如作者蕭繹所著針穴名詩: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歸來。車轉承光殿,步上通天台。釵臨曲池影,扇拂玉堂梅。先取中庭入,罷逐步廊回。下關那早閉,人迎已復開。 【註釋】 1, "金推"句:"五百里",疑為"百五里"之誤。五里:穴名,屬手陽明經穴、足厥陰經穴。金推:一作"金椎"。 2 ,歸來:穴名,屬足陽明經穴。3,余曲池、中庭、下關、人迎均為針灸穴位。
至於中藥嵌名詩,顧名思義,即以藥名入詩,如運用得當,貼切合理,可曲折委婉的表達人情事理。
如:「獨活他鄉已九秋,腸肝續斷更剛留;遙知母老相思子,沒藥醫治盡白頭。」 該詩十分巧妙地將五味中藥「獨活、續斷、知母、相思子、白頭」嵌入詩中,表達了深沉摯誠的愛國懷鄉思母之懷,感人肺腑。
宋•陳亞寫的藥名詩有一百多首,可惜大部失傳,但所存的零篇斷簡也為數不少。陳亞多以藥名敘事抒情。較著名的有:
登湖州消暑樓
重樓肆登賞,豈羨石為廊。
風雨前湖夜,軒窗半夏涼。
罾青識漁網,芝紫認仙鄉。
卻恐當歸闕,靈仙為別傷。
另有將文字鐫刻在墓碑上的中藥名詩,在河南省鄭州市博物館內有一塊墓碑,高2米許,碑座已失,上面用行書刻著一首七言詩,書法遒勁挺拔,每一句嵌有一味中藥名,令人讚嘆不已。該詩曰:
烏頭早續杏林春,遠志高標更除塵;
厚朴晚須成大器,從容金尚德閑身;
百年陰德當歸后,六枝神功獨活人;
別去參辰應念我,天南星斗望戶深。
據說,這首詩是明朝嘉靖宰相高拱所寫,是贈送一位名醫尹巨川的。尹的後代珍愛其詩,便鐫刻在墓碑上,後人將其捐獻給了國家。
有用藥名入謎者 :
「農夫月落出耕田,行到溪頭無渡船。就在溪邊眠一覺,蓑衣箬笠護頭邊。」 巧妙地把四味中藥暗藏於詩中,謎底是「黑牽牛、當歸、宿沙、防風」,生動形象地描繪了一幅農民月夜耕田、夜以繼日地辛勞、風餐露宿的悲慘生活圖景。
藥物名亦可入聯 :
「稚子牽牛耕熟地,將軍打馬過常山。」 聯中的稚子對將軍、牽牛對打馬、熟地對常山,六味藥名不著一絲痕迹地嵌在聯中,音韻和諧,平仄相宜,朗朗上口,栩栩如生。
情藥名聯 :「一陣乳香知母至,半窗故紙防風來。」 聯中巧用「乳香、知母、故紙、防風」四味中藥,刻畫出母子連心、母愛情深的場面。使人如臨其境,身同感受。
迴文藥名聯 :「紅日千載千日紅,青年萬代萬年青。」「路路通衢通路路,重重樓閣樓重重。」「虎山下來下山虎,龍江過去過江龍。」 「喜見一面一見喜,連邊半夏半邊連。」這幾副迴文聯中的「千日紅、萬年青、路路通、重重樓、下山虎、過江龍、一見喜、半夏、半邊連」皆為中藥名,嵌在聯中,自然貼切,通俗易懂,渾然天成,妙不可言。
中藥名亦可入詞。「斷紅兼雨夢,當歸身世,等閑蕉鹿。再枕涼生冰簟滑,石鼎聲中幽獨。活火泉甘松濤嫩,乳香候,龍團熟。地偏叢桂枝陰,又吐叢菊。花時約過柴桑。白衣寒蚤,體負深杯綠。青鏡流光,看逝水銀波,漂殘落木。瓜蔓連錢,草蟲吟細,辛苦驚髀肉。從容烏兔,絲絲短髮難續。」 此乃清代梁溪詩詞大家,明代東林黨領袖顧憲成之曾孫顧貞觀所作的《斷續令》詞。顧貞觀巧將中藥名當歸、鹿角、滑石、獨活、甘松、乳香、熟地、桂枝、菊花、桑白皮、蚤休、綠青、水銀、木瓜、連錢草、細辛、肉從容(蓯蓉)、菟絲、斷續嵌入詞中,讀來恰到好處。尤其是「斷續」這味中藥名,顧貞觀將其分嵌於詞的首尾,一般人難以覓見,且讀來覺得整首藥名詞連環復始,回味無窮。
再如: 生查子(四首)
(一)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檳榔瀆。分明記得當歸遠志櫻桃熟,何事菊花地,猶來回鄉曲。
(二)小院雨餘涼,石竹風生砌,罷扇盡從容,半下紗櫥睡。起來閑坐北亭中,滴盡珍珠淚,為念婿辛勤,去折蟾宮桂。
(三)浪蕩去未來,躑躅花頻換,可惜石榴裙,蘭麝香銷半。琵琶閑抱理相思。必拔朱弦斷,擬續斷朱弦,待這冤家看。
(四)朝廷數擢賢,旋占凌霄路,自是鬱陶人,艱險無夷處,也是沒藥療孤寒,食薄何須誤,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
詩詞中將半夏、當歸、相思子、白芷、苦參、狼毒、遠志、菊花、茴香、餘糧、石竹、蓯蓉、北亭、珍珠、細辛、桂、莨菪、躑躅、石榴、麝香、枇杷、篳撥、續斷、代赭、蒴擢、凌霄花、桃仁、蕪荑、沒藥、薄荷、大腹皮、甘草等草藥名嵌在其中(其中有些是諧音),令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