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英文:Woody Allen,1935年12月1日-),本名艾倫·史都華·康尼斯堡,美國著名電影導演、編劇、演員、喜劇演員、作家、音樂家與劇作家。
艾倫獨具風格的電影,範疇橫跨戲劇、脫線性喜劇,讓他成了美國在世最受尊敬的導演之一。艾倫也以他速度飛快的電影拍攝過程與數量繁多的電影作品著名。艾倫的電影常包辦編劇、導演,有時甚至自己上陣演出。靈感方面,艾倫則汲取自文學、性、哲學、心理學、古希臘、猶太身分、歐洲電影,以及他的出生地與一生的居所:紐約市。
艾倫也是一位爵士單簧管手。從青少年時期的嗜好開始,到後來在他家鄉曼哈頓的一些小地點正式公開演出,艾倫甚至有時會現身各個爵士音樂季。艾倫參與了典藏廳爵士樂隊與新奧爾良葬儀爵士管弦樂隊的表演,其並為他1973年的喜劇電影《傻瓜大鬧科學城》的擔任配樂,而其與伍迪·艾倫於1996年罕見的歐洲巡迴演出,也成了紀錄片《野人藍調》 (Wild Man Blues) 的題材。
//
[編輯] 傳記
[編輯] 早年
伍迪·艾倫出生於紐約的布魯克林(Brooklyn)。他的父母馬丁和內蒂生活在 Flatbush,在那裡他進入一所猶太學校讀了八年書。之後,他又進入第99公立中學和密得伍德高中,在那裡他出眾的撲克牌天賦給同學們留下深刻印象,並由於頭髮顏色的緣故他又被稱作「紅色」。為了賺錢,他開始為大衛·歐·艾爾伯 (David O. Alber)寫笑話,並由他賣給報紙專欄作家。16歲的時候,他開始為秀明星寫文章並且開始稱自己為伍迪·艾倫。
中學畢業之後,他進入紐約大學讀傳媒藝術,但很快就放棄了。19歲時他與 Harlene Rosen 結婚並開始為《The Ed Sullivan Show》,《The Tonight Show》等寫腳本。1957年,他得到了他第一個艾美獎;與此同時,他和 Harlene 離婚。
之後他又開始寫作散文和劇本,於1960年成為一名脫口秀諧星(stand-up comedian),並開始為頗受歡迎的電視秀偷拍照相機 (Candid Camera) 撰寫劇本,甚至還出現在數集之中。同他的經紀人們一起,他將他的弱點轉化成買點,在他後期的電影當中塑造了極為出色的神經質、不安並且害羞的形象。
[編輯] 1960-1970年代
他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是1965年的 What's New, Pussycat?。 而他第一部執導的作品則是1966年的《莉莉虎,怎麼啦?》。在這部電影中,一部已經發行的日本電影被配上了全新的英語喜劇對話。1967年,他在一部另類的詹姆士·邦德影片 Casino Royale 出演一個角色。他第一部真正意義執導的影片是1969年的《拿了錢就跑》;他的早期電影包括了:《香蕉》、《性愛奇譚》、《傻瓜大鬧科學城》和《愛與死》。這些影片依靠鬧劇、視覺上的插科打諢和單句笑話 (one-liners)。
1976年,他出演了(但並未導演)The Front,影片嚴肅地描述了1950年代中好萊塢的黑名單事件。1977年,他自編自導自演《安妮霍爾》(Annie Hall),一部標誌著其向更詭辯的幽默而邁進的影片(此片獲得了4項奧斯卡獎)。除此之外,他也指導一些正劇,如《我心深處》。他最成功的影片製作於由《安妮霍爾》開始的十年時間。其它名利雙收的作品包括:《曼哈頓》(入圍2項奧斯卡獎)和《漢娜姐妹》(獲得了3項奧斯卡獎)。
[編輯] 1980-1990年代
他1980年代的影片通常與俄國和波蘭電影作比較;它們大部分都以悲劇結束,如《開羅紫玫瑰》。他的劇情片,如《情懷九月天》,常被認為是對一些歐洲導演的模仿,尤其是英格瑪·伯格曼。
到了1990年代他轉向了較輕鬆的影片並以喜劇結束,如《百老匯上空子彈》、《人人都說我愛你》和其它。
1992年,當伍迪·艾倫的長期伴侶米亞·法羅(Mia Farrow)發現他和她的養女順宜(Soon-Yi Previn)的秘密關係之後與他分手,伍迪·艾倫的個人生活變得非常公開。米亞·法羅指責他有戀童癖(Previn比他小35歲),並且虐待他們七歲的女兒 Dylan。這些事件最終成為那個時期他製作的電影《賢伉儷》的主要情節。在此片當中,伍迪·艾倫和米亞·法羅扮演一對十年關係即將結束的情侶,而伍迪·艾倫的角色正好在吸引他的二十歲女學生。米亞·法羅在《What Falls Away : A Memoir》(ISBN 0385471874) 中論述了這些事件。
伍迪·艾倫和順宜於1997年結婚,之後領養了兩個女兒,都以爵士音樂家(Sidney Bechet 和 Manzie Johnson)命名(Bechet Allen 和 Manzie Tio Allen)。
[編輯] 2000年代近期
伍迪·艾倫以一年一部的平均速度繼續編寫、執導電影,並以票房總額超過1千萬美元為比較成功。而他近年來的作品能夠達到此項紀錄的只有《時空竊賊》,他與夢工廠合作的第一部影片。雖然票房慘淡,但他在21世紀的作品還是繼續地吸引不同的有天賦的演員。例子有 Stockard Channing、Helen Hunt、Christina Ricci、華萊士·肖恩和 David Ogden Stiers 等。他也繼續為他在60年代和70年代塑造的那些神經質的人物而寫角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角色被賦予其他的演員,如 Kenneth Branagh,和最近的 Jason Biggs。
2002年,伍迪·艾倫驚奇地出現在了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上。那是在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之後對紐約致敬的一部分。
伍迪·艾倫還是一位出色的單簧管演奏家,並至少從1960年代就開始了公眾演出。他在紐約定期與一個以20世紀早期音樂和新奧爾良爵士樂見長的樂隊一起演出。紀錄片Wild Man Blues(Barbara Kopple 執導)記錄了伍迪·艾倫和樂隊在歐洲的一個巡迴演出,以及他和順宜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