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的夏天,江蘇無錫城外一個僻靜的村莊里,出現了一大群修路工打扮的人,還有眾多的攝影器材,這些人都是當時上海聯華影業公司的演員,他們正在緊張地拍攝電影《大路》,這是一部描寫抗日精神的影片,在這一大群演員里有一位身材高大,體格健壯,面容俊秀的青年男演員,他便是《大路》的主演之一,當時被人稱為電影皇帝的金焰。
這一天的拍攝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金焰突然消失在人群里。完成了自己的鏡頭拍攝后,金焰悄然離開片場,然後急忙坐車趕回上海,他著急回上海的目的是為了去醫院探望一位女子,這位女子此時正在醫院等候分娩。
金焰原名金德麟,1910年出生在朝鮮的漢城,兩歲時,金焰跟隨受到日本迫害的父親金弼淳遷居東北。1927年,十七歲的金焰隻身一人來到上海謀求生計,他在一家電影院里找到了一份看門人的工作,正是這份不起眼的工作,奠定了他日後影帝的基礎。
(金焰夫人)秦怡:大概一年多的時期,他在電影院裡頭看門,做這個事。晚上就在一條長板凳上睡,睡了一年,就過這種生活。為什麼他願意過這種生活呢?他在電影院里看門,他電影可以看得很多,所以他就立志,他看了很多電影以後,他自己說,我要去做演員,我肯定比他演得好。
1927年,金焰開始在民新影片公司但任場記並客串一些小角色,第二年,在導演卜萬蒼的介紹下,金焰參加了由田漢主辦的南國藝術劇社,先後在《莎樂美》、《一致》、《卡門》、《回春之曲》等話劇中飾演角色,1929年,金焰第一次在孫瑜導演的影片《風流劍客》中出演主角,第二年,金焰進入了聯華公司,與阮玲玉共同主演了電影《野草閑花》,憑藉這部電影,金焰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了萬眾矚目的明星。
1932年的5月1日,上海《電聲日報》刊登了一條醒目的消息,讓讀者投票選出當時的中國十大電影明星、外國十大電影明星和外國十佳影片。在當時的上海,有一百多家註冊的電影公司,其中實力最雄厚的有三家,它們分別是明星、天一和聯華。這次評選十大明星的候選人,就是由各大電影公司分別提名的,每一個公司都希望自己的演員能夠入選。
第二年秋天,《電聲日報》組織評選的中國十大電影明星產生了,排在前三位的是蝴蝶,13582票;阮玲玉,13490票;和金焰,13157票,由於金焰在男演員中得票最多,所以被觀眾推選為「電影皇帝」,這一年,金焰只有23歲。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當時影壇上面小生很多都是,也是比較酸的,說話是那種文縐縐的或者是帶一點才子加流氓那種風流小生的東西。金焰是非常健康,非常清新的而且也是一個學生的樣子,因為他一出來就成為 現在所謂的 一出來就成為一個青春偶像了,這樣的話就必然很多人就成為他的影迷了。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胡導:那金焰一出來那就給人家一種完全嶄新的感覺,那是一個白馬王子的感覺,那很漂亮,很英俊,瀟灑,而且很有朝氣蓬勃那種感覺,所以那個時候,他這樣的演員一出來,他的魅力就把觀眾抓住了。
被推崇為電影皇帝的金焰並不喜歡觀眾給他的這個稱號,他認為自己只是用親身的經歷在真實地演著電影。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金焰每次出去如果遇到很多他的影迷的話,他的影迷都會要金焰簽名,金焰總是滿足這些影迷的要求給他們簽名。當時有一次有一個學生就喊他殿下,他當場臉色變了,而且拒絕為這個學生簽名。
雖然金焰反對觀眾稱他為電影皇帝,但是並不影響眾多影迷對他的追捧,特別是一些女影迷,對金焰的迷戀已經到了幾近痴狂的程度,一封封陌生的情書紛至沓來。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田漢就住在金焰那,他就經常看金焰的影迷給他寫的那些信,有一個影迷大概給他寫了兩三萬字的信,一封接一封的寫得很多。田漢看了以後也很受啟發,後來田漢寫了一個《三個摩登女性》,其中就有一個愛情至上的女性,基本上就是按照金焰的那個影迷的模特寫的,其中男主角裡頭就有金焰的影子。
然而,金焰卻讓所有的求愛者大失所望,此時他早已有了自己心儀的姑娘——這位姑娘就是和他一起主演電影《野玫瑰》的女演員,被人稱為「野貓」的王人美。
這一天,金焰從無錫的片場急急忙忙趕回上海,去醫院探望的那位年輕女子正是王人美,此時他們剛剛新婚半年。
王人美1914年12月出生在湖南長沙,原名王庶熙,父親王正樞是一名數學教師,由於父母早逝,常年漂泊在外的王人美逐漸養成了在動蕩的生活中學習的習慣。1927年,王人美進入了由黎錦暉創辦的美美女校學習歌舞,由於她進步很快,不久便進入了明月歌舞劇社的前身——聯華歌舞班。在歌舞班裡,王人美憑藉自己的實力很快成為了歌舞班裡的 「四大天王」之首,四大天王其餘三位是黎莉莉、薛玲仙和胡笳。
1931年的冬天,聯華公司決定拍攝影片《野玫瑰》,導演孫瑜選擇了當時仍在明月歌舞團擔任歌手和舞蹈演員的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鳳,金焰則扮演她的青年戀人江波。水鄉少女小鳳,活潑頑皮如多刺的野玫瑰,富有的青年畫家江波為照顧她離家出走,受盡饑寒辛苦而無怨無悔。影片最終並未讓有情人成為眷屬,打破傳統故事的老套,令人耳目一新。《野玫瑰》充滿了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健康積極的人生理想,女主角王人美健康活潑的銀幕形象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人美當時她的特點就是比較健康,而且清新自然,而且很有青春活力,很有朝氣的。當時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影壇上吧,特別是那些女的電影明星她比較流行一種病態美,就是搔首弄姿,忸怩作態那樣一些東西。而人美呢 就是以她的健康,以她的那種本色,以她的這種清新活潑贏得了觀眾。
此時的王人美只有17歲,而金焰也不過20出頭,野玫瑰的上映使得王人美和金焰成為了上海最受歡迎的銀幕情侶。
(王人美好友)呂恩:我在上海的時候,有一次吃飯,我在樓底下吃飯。他們樓上,金焰跟王人美從樓上下來,王人美是一天到晚,也會唱歌的,王人美唱歌也唱得不錯的······她就唱著歌從樓下下來,人家一看王人美跟金焰下來了,好傢夥,吃飯的人都不吃飯了,都圍上去了,就看他們。
金焰和王人美在「明月歌舞團」時就已經相識,那時候金焰經常去歌舞團找王人美,由於欣賞彼此的個性,也為共同的目標努力,所以兩人都給對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由於在《野玫瑰》中的合作,金焰和王人美這對銀幕上的情侶很快變成了生活中的戀人。對於這段往事金焰曾回憶道:我和她是在合拍《野玫瑰》時相愛的。我十分欣賞她的誠實性格,既純潔樸實,又潑辣大膽,總是為周圍人帶來快樂的她悄然在我心中佔據了一席之地。兩情相悅,志趣相投,我們倆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王人美好友)嚴斐:他們倆相好在一塊兒,一塊兒工作,愛好一樣,王人美也喜歡運動,你比方打球啊、騎馬呀,都能一塊去。
相戀了兩年後,王人美與金焰準備結婚,但是,因為金焰是朝鮮人,他們的婚戀遭到了王人美二哥王人路的堅決反對,王人路將自己反對的理由發表在了《電聲周刊》上,他認為自己的妹妹不能嫁給一個高麗人。王人美則與二哥針鋒相對,也在《電聲周刊》上公開聲明,為了她與金焰的愛,她們一定要結婚,金焰雖然沒有中國國籍,但他有愛心,有獨立的事業,因此「寧可嫁給失去國家的亡國者,也不嫁給出賣國家的賣國賊」。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她跟金焰談戀愛這件(事)她自己作主的,她的家人同意不同意她都沒有再加以考慮,她說我愛金焰我就願意和他結合在一起,所以人美自己是很堅決的。
1934年1月1日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在聯華公司的新年晚會上,相戀了三年的金焰和王人美正式宣布結婚。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金焰和人美,就每個人從自己的口袋裡呢 掏出一個紅的絨牌掛在自己的鈕扣上,由孫瑜來宣布,說他們結婚了。他們的結婚就這麼簡樸。
金焰和王人美結婚的消息,被當時的人們所津津樂道,誰也不會想到這對銀幕上的情侶真的能夠成為生活中的夫妻。然而,剛結婚的王人美,卻被聯華影業公司解除了合同,原因就是她與金焰結婚,公司的理由是女演員一旦結了婚,追捧影星的影迷數量就會大大減少,而此時的王人美正在拍攝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漁光曲》。雖然被解除了合同,但是王人美並沒有馬上離開電影公司,而是堅持無報酬地把影片拍完。雖然王人美十分熱愛電影事業,但為了與金焰結婚,她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失去了電影,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拍完了《漁光曲》。1934年6月,《漁光曲》在上海正式上映。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這部電影在34年公映的時候呢 就在上海引起了轟動。後來到莫斯科去參加國際比賽的時候,就得了一個榮譽獎,這部電影是我們國家第一部就是在國際上獲得榮譽的影片。人美也得了一個外號叫野貓。所以人美這下就在中國電影,可以說在電影史上嘛 奠定了她的基礎。
1934年的夏天,為了觀看《漁光曲》,許多觀眾不顧上海六十年來未有的酷暑,在四十度的高溫下排隊等候,影片創造了連映八十四天的新紀錄,由王人美演唱的影片的主題曲《漁光曲》後來也成為了流傳一時的名曲。
通過拍攝《漁光曲》,王人美打破了女演員一旦結婚票房就會立即滑落的觀念,依然處於最受歡迎的女演員的位置,許多電影公司都爭相與她合作。但是婚後的王人美卻沒有與任何一家公司簽約,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中。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金焰非常喜歡打獵,他當時就買了一個雙筒的獵槍,還訂做了皮靴皮褲,他還給王人美呢 也買了小的獵槍,給她也做了小的皮褲啊 皮靴呀,所以他們經常出去,打獵呀、運動啊、鍛煉啊、游泳啊。
(王人美好友) 嚴斐:金焰他自己有小汽車,他開車,是敞篷的,王人美坐在邊上,兩個人有說有笑就去玩去了,你說打獵就打獵,游泳(就)游泳,愛好一樣,共同語言也多,大夥兒都是搞戲搞演員的嘛,所以他們結合得很美滿
王人美和金焰結婚以後,在許多事情上都聽從金焰的安排,人們開始傳說王人美從野貓變成了家貓。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當時我也問過人美這個問題······她說她主要是兩個想法,一個想法呢 她認為金焰比他強,而且金焰比他進步,所以他很信任金焰 這是一個 另外一個呢王人美說她也受一些傳統觀念的影響,愛就是給,所以她覺得她愛著金焰,所以呢 她就應該把一切都讓金焰來安排,而且她就全身心地就投入到家庭裡頭去了。
雖然生活在燈紅酒綠的上海灘,身為電影明星的金焰和王人美當時也都有著不錯的收入,但以清新健康的銀幕形象脫穎而出的兩人在結婚以後,依然保持了他們樸素樂觀的生活態度和健康進步的生活方式。王人美在1980年口述的回憶錄中這樣回憶了自己當時的婚後生活:「當時,我在田老大,金焰他們的影響下,也追求進步。平日里,短衣短裙布鞋,不穿高跟鞋,不塗脂抹粉,不入跳舞廳。夜總會,也不希望招搖過市,嘩眾取寵。」——《我的成名與不幸》
結婚後沒多久,王人美便懷孕了,就在《漁光曲》熱映的時候,金焰開始參加了電影《大路》的拍攝,而此時,王人美卻因為缺乏作媽媽的經驗而住進了醫院。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懷孕了以後人美不太(懂),因為她比較小嘛,那時候,她才二十歲,她不太懂怎麼當一個準媽媽,所以她照樣呢,還是去游泳啊打球啊
就在王人美因為懷孕而住進醫院的時候,金焰隨攝製組來到了江蘇無錫的外景地。當《大路》攝製組來到江蘇無錫的外景地時,成千上萬的影迷潮水般地涌到了外景地,甚至一些正在參加結婚典禮的客人也奔到片場來目睹一下電影皇帝金焰的風采。
電影《大路》是聯華影業公司在1934年拍攝的影片,由孫瑜編導,金焰、陳燕燕、黎莉莉擔任主演,影片描寫了一群年輕的築路工人搶修一條重要的軍事公路,最後在敵機的轟炸下,壯烈犧牲。這是一部聯華男明星群體出演的電影,也是一次對男性力量淋漓盡致的歌頌。影片《大路》是金焰年輕時期演技和個性的代表作。
為了拍攝《大路》金焰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在拍攝之餘,他始終放不下躺在醫院裡的王人美。而此時的王人美也因為丈夫不在身邊,正暗自傷心。
王人美好友 嚴斐:王人美生孩子的時候,跟那個黎灼灼,這是王人美她最難過的,對金焰,她想我第一個生孩子,怎麼不管我呢
這一天,心生歉意的金焰在拍完了自己的鏡頭后,嚮導演孫瑜請了一個假,便急忙回到上海,看望王人美。當金焰趕到醫院時,醫生告訴他,妻子馬上就要臨產了。
(王人美回憶錄《我的成名與不幸》編者)解波:拍完戲以後他沒有休息 就趕來 就照顧王人美 整整照顧了人美一天
但是,金焰在醫院只待了一天,他對王人美說,我不能久留,還得趕回外景地繼續拍攝,金焰走進產房緊緊地握了握王人美的手,安慰了幾句后就匆匆離開上海回到無錫。金焰後來回憶道:人美雖然被臨產前的陣痛折磨得非常虛弱,可還是強忍著痛苦朝我露出了笑容。說實話,我真不忍心把人美一個人留在醫院裡,這是他最需要我的時候啊。
影片《大路》的拍攝接近尾聲的時候,王人美和金焰的兒子出世了。金焰在得到兒子降生的消息后,工作一結束,便立即趕往醫院,來到醫院后,他彎腰將剛剛吃了大苦的妻子王人美扶起來摟在懷裡,慶祝孩子的降臨。
但由於是早產,剛剛降臨的孩子僅僅享受了幾天人世間的陽光后便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個夭折的孩子為王人美和金焰日後的情感裂痕埋下了種子。
王人美好友 嚴斐:王人美的小孩生下來八天就沒有了,沒人管,沒有照顧得好,後來慢慢兩個人呢,也是鬧吧。王人美很怨恨的,所以感情就有些破裂了,
王人美與金焰的孩子夭折后不久,影片《大路》在上海舉行了首映,影片中由金焰領唱、其他演員合唱的《大路歌》、《開路先鋒》,一時間風靡全國,成為了連沒有看過影片的人也會哼上幾句的流行曲。
1937年抗戰爆發后,日本人多次威脅金焰參加日本電影的拍攝,無奈之下,金焰和王人美在吳永剛的幫助下,於1938年搭乘荷蘭的遊船離開上海前往香港。
香港淪陷后,金焰與王人美輾轉到達桂林。金焰去了重慶的中國電影製片廠,而王人美則留在了桂林,當了一名美軍後勤部門的打字員。
1944年底,金焰與王人美在維持了10年婚姻生活后,正式離婚。
1947年12月7日,金焰在香港與採訪:秦怡(金焰夫人)結婚。
1955年,王人美與畫家葉淺予組成了新的家庭。
1983年12月27日,金焰因病在上海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