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督徒如何面對 原生家庭,自己文化,學校教育,社會政治?
信耶穌,就斷子絕孫嗎?祭祖燒香,才能算作光大門楣嗎?
連孔子都說,未知生 焉知死;誰能夠知道 死後會去到哪裡?
佛教說有輪迴;如果都投胎轉世了,那麼子孫在祭拜什麼?
無神論否認鬼神,燒香祭祖的動作或儀式 真的是在記念亡者嗎?
文化差異,文化衝擊,
你不出國,也會有外國人出現在你的身邊,語言怪異,穿著怪異;
即使在國內,也免不了 南腔北調,南嬌北獷;
怪異,就要有對錯優劣嗎?
信教的挑戰,就是迷信,就是不科學,反科學;
信教,不是儀式,不是誦經;
信教,是漫長的修行,有無數的問答,無盡的挑戰;
教育,就是百家齊鳴,就是開拓新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第三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所以,政黨可以限制宗教,但是政府和團體無權強制個人的宗教信仰;
。。。。。。。。。。
宗教,
信仰基督教,最大的衝擊是:那是洋教,列強;
但是反觀,佛教和伊斯蘭教,也是洋教,佛教是印度人不要的宗教;
文化,
禮記說,孝道,放諸四海皆準;
孔子說,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文化的元素,有些是跨區域,跨時空;
更何況,有過五胡亂華,曾經存在 漢化的湖人,胡化的漢人;
唐朝時印度文學大量流入,造成變文,促生後代的章回長篇小說;
近代,中國常用的服飾,社會制度,都是舶來品;
褲子和椅子,都不是源自漢人文化,都來自北胡,胡服和胡床;
科學,
歐洲的教育始於教會,修道院,神學院;
文藝復興起,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神學家,不會因為科學就偏廢聖經,不會因為聖經就偏廢科學;
近代,中國所使用的科技都是歐美科技;
政治,
馬列思想也是歐洲產物;
。。